文|輕島
編輯|洲洲影視娛評
“餓了么宣布對外賣配送規則改革,或將利好旗下送餐騎手。”
當京東和美團為了騎手和商家殺得頭破血流時,餓了么卻悄悄搞了波大的:
超時不罰、補貼暴漲、還簽勞動協議……
條條利好“外賣小哥”的舉措,也代表著“餓了么”決心從“外賣之爭”里分一杯羹!
曾幾何時,美團在外賣江湖穩坐“鐵王座”,餓了么苦追十年難望其項背。
京東則在外賣領域毫無存在感,仿佛只是個“吃瓜群眾”。
如今突然紛紛化身為“騎手守護者”,替小哥們“加薪加福利”。
這場圍繞 “最后一公里” 的戰爭,到底是行業進步,還是另一場資本狂歡?
是進取,也是自保
4月25日,“餓了么”召集行業精英,在上海總部召開年度算法協商會議。
會議討論卓有成效,推出了許多有利于外賣配送員的舉措。
其中就有“逐步取消超時處罰”“簽訂勞動規則協議”“提高惡劣天氣補貼”等舉措。
而關于“餓了么”如此“大刀闊斧”提升福利的原因,互聯網上一直眾說紛紜。
新聞節選|來自大象新聞
有網友認為,這是“餓了么”打算親自下場,打算從“外賣之爭”中分一杯羹!
也有人覺得,“餓了么”此舉正是“趁病要命”,趕在京、美疲軟時期,一舉成為行業老大!
實際上,網友的猜測不無道理。
這場“外賣戰爭”,已經演變成了一場漫長的拉鋸戰。
無論是外賣領域“龍頭老大”美團,還是“初生牛犢”的京東配送。
為了徹底打倒對方,他們已經墊付了足夠的商業代價。
京東logo
雖然雙方依舊通過“規則”“福利”等舉措,繼續你來我往。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這場商業戰爭,已經讓京、美雙方十分疲憊!
此時對于“餓了么”來說,正是擴展版圖的最佳時機!
靠著最新出臺的福利舉措,餓了么或許在外賣員群體中,能收獲到眾多“小哥”的青睞。
同時它推行的諸多改革,更是搶了“外賣之爭”先手,打京、美雙方一個“出其不意”!
無論是分一杯羹,還是占據龍頭老大,對于餓了么來說,都是獲益頗多。
除了平臺謀求“進步”之外,也有網友提出了自己的猜測:
餓了么此舉,是不是也在謀求“自?!薄?/strong>
這個觀點的提出,也迎來了廣泛贊同。
一直以來,外賣員是“外賣戰爭”的重要資源。
京東與美團的明爭暗斗,牽動了他們的切身利益。
而作為同為外賣領域的“餓了么”,也難免被戰爭所波及。
旗下外賣員配送員被美團、京東所吸引,從而轉投別處的案例,并不是沒有。
為了保全自身,“餓了么”推出福利改革的行為,也無可厚非。
不管是處于何種目的,眼下這場本趨于穩定的“外賣之爭”,因為“餓了么”強勢介入,或將再度白熱化!
如此種種,也不難引起網友好奇。
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究竟是怎么打起來的?
有一條“鯰魚”,叫做京東
一直以來,中國的外賣市場,可謂是一片汪洋大海!
據有關商業機構統計,2024年我國的外賣市場規模,就達到了驚人的16000余億。
無論是衣食住行,還是醫療保健,都被涵蓋其內。
文章節選|來自“艾媒”咨詢
而在這片廣袤天地中,美團無疑是當之無愧的“王”。
旗下不光是有諸多合作商家,更是擁有堪稱驚人的騎手團隊!
光是2023年,美團的騎手規模就已達到了745萬,遠超同類競品“餓了么”的400余萬!
靠著龐大的用戶群體,與配送成員,美團在一家獨大之余,也出現了許多“不正當行為”。
漸漸地,一些商家開始被強制“二選一”,促成他們與平臺的“獨家協議”。
這樣的行為,也招致了有關部門的打擊。
2021年4月,市場監管總局依照《反壟斷法》,向它開出了巨額罰單,并嚴令進行整改。
可即便如此,靠著龐大的配送員團隊,美團依舊穩坐外賣市場“頭把交椅”。
直到,有一家名叫京東的企業,邁進外賣領域。
在管理學領域,有一個“鯰魚效應”。
它指的是一個行業或市場,因為新鮮血液的進入,從而保持迸發出潛在的活力!
就像是水箱里的沙丁魚,在鯰魚的追趕下,反而存活的更多。
而對于外賣行業,京東就是那條“鯰魚”。
2025年4月15日,京東宣布“秒送”大擴張,招收5萬余名外賣員,掀開了“外賣戰爭”的序幕!
為了吸引人才進入,它推出了一項震驚大眾的舉措。
為所有全職外賣員繳納全額社保!
新聞節選
之后京東更是操作不斷。
從對商家低傭金甚至“0傭金”,到超時“免單處理”。
擺出了一副和美團“不死不休”的態度!
面對京東的挑戰,美團也不甘示弱
它一方面開出優惠福利,提高騎手待遇,另一方面與京東在用戶與外賣員群體不斷競爭!
直到餓了么的進入,這場戰爭依舊沒有平息!
可即便他們三方爭得頭破血流,真正的勝利者,永遠只有一個。
那就是奔波于路上的“外賣小哥”。
漁翁,真的得利?
對于外賣行業,最重要的不是賣家與買家。
而是連接起兩者、數量龐大的外賣配送員們。
但因為外賣配送這一行業的靈活性,以及企業出于降本增效的考慮。
配送員的福利待遇不高,流于形式。
他們頂著最熱的日頭,穿梭于最忙碌的時段。
不僅得不到應有的報酬,更是在面對危險時沒有應有保障。
這樣的行業怪象,也備受社會大眾的關注。
為了提高外送小哥的福利待遇,甚至有領導干部親自“兼職”騎手。
在一次次穿梭街道中,為配送員的利益搖旗吶喊。
即便努力到如此,卻仍是收效甚微。
副處長王林體驗騎手生活
而京東正是瞄準了這一點,從外賣配送員福利出發,解決了“小哥”們的后顧之憂。
之后美團、京東,乃至餓了么三方“斗法”,也將為他們帶來許多優惠改動。
或許,一個短暫的“外賣員春天”,就要到來了。
可從長遠來看,“外賣小哥”們的未來,依舊破朔迷離。
他們福利待遇的提高,是基于平臺之間相互斗爭的產物。
一旦“戰爭結束”,勞動者們能否繼續享有優惠福利,仍然要畫個問號。
此外,就像著名經濟學家哈耶克,所說過的那樣:
“問題無解,因為解題人正是出題人?!?br/>
由此增加的成本,必然會被外賣平臺轉移到客戶、小哥身上。
哈耶克
早在京東提出福利措施之后,就有小哥反映,自己的工作時長有所增加,甚至達到了10小時。
對應的報酬,卻遠低于同行水平。
用酬金換保障,這筆賬,究竟應該誰承擔?
結語
外賣平臺的戰爭或許終將平息,但那些在街巷中穿梭的身影,永遠是城市最鮮活的注腳。
可無論是誰笑到最后,我們想看到的不僅是商業博弈,更是一個行業對 “勞動者” 的重新審視。
只要小哥的配送箱里多了份保障,電動車上多了份安心。
這場 “戰爭” 就有了最溫暖的結局。
畢竟,比外賣準時更重要的,是生活的 “準時抵達”。
愿每個奔波的 “城市游俠”,都能在風雨中等來屬于自己的“晴天”!
部分參考資料
大象新聞:京東美團商戰繼續,餓了么宣布:逐步取消超時扣罰、優化惡劣天氣補貼
界面新聞:京東:不打口水仗,本季度將再招收不低于5萬名全職外賣員
縱覽新聞:縱覽快評|中國外賣市場足夠大,容得下更多玩家
市場監管總局:市場監管總局 依法對美團在中國境內網絡餐飲外賣平臺服務市場 實施“二選一”壟斷行為作出行政處罰
澎湃新聞:外賣小哥進入“社保時代”五險一金為何卻成“選擇題”?
百度百科
圖片源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