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者則構建了“移動生活空間”的新范式,由華為賦能的ICDC全域線控智慧底盤,以100毫秒級四輪矢量響應與12°后輪轉向角,讓2.5噸級SUV擁有轎車級靈活性;可拓展的車外空間設計,更是瞄準露營經濟風口,將車輛從交通工具升級為“第三生活空間”。這兩款原型車的真正價值,在于展現了DEFINE平臺的“技術彈性”——既能滿足極致性能追求,又能適配多元化場景需求,為后續量產車型構建了覆蓋轎車、SUV兩大萬億級市場的產品矩陣基礎。這款由江汽集團與華為聯合打造的旗艦車型,堪稱“中國智造”的集大成者,華為途靈Ⅱ龍行平臺賦予其全場景智能駕駛能力,天地網聯技術實現衛星通信與5G的無縫融合,即便在無人區也能保持數據互聯;而尊界超級工廠的1500臺智能機器人矩陣,配合86個質量評審門與2.5萬個質量控制點,將豪華車的制造精度推向新高度。更值得關注的是,雙方同步簽署的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協議,已從單一車型合作升級到新能源平臺開發、充電網絡建設、商用車超快充技術等六大領域的深度綁定,預示著“江汽+華為”組合將在技術研發、生產制造、市場拓展形成全鏈路協同優勢。 這種“技術共同體”模式,既規避了傳統代工的短板,又突破了簡單供應鏈合作的局限,為中國品牌沖擊高端市場提供了“生態化破圈”的新路徑。
從技術破局到生態重構:江汽集團在2025上海車展的“雙向奔赴”啟示錄。
當2025上海車展的聚光燈聚焦在國家會展中心時,江汽集團以“時代匠心,全球共贏”為支點,撬動了中國汽車工業向高端化、智能化躍遷的新敘事。在這場持續四天的行業盛會上,這家擁有60年造車底蘊的企業,用兩款DEFINE平臺原型車的技術爆破、百萬級豪車尊界S800的震撼首秀,以及與華為等頂尖伙伴的生態簽約,勾勒出傳統車企轉型的“最優解”。
DEFINE平臺重新定義了智能汽車的“技術坐標系”在新能源汽車從“電動化”向“智能化”深水區邁進的關鍵節點,江汽集團帶來的DEFINE-S超級轎跑原型車與DEFINE-X智能輕旅SUV原型車,堪稱對未來出行的“雙維破局”。
前者以590kW三電機爆發力刷新性能天花板,在保留超跑級3秒級加速能力的同時,通過FAEB前向緊急制動輔助系統與高性能制動套件,實現“速度與安全”的辯證統一。這種將賽道基因與日常實用性的融合,打破了電動車“傻快”的刻板印象。
與華為的深度綁定改寫了百萬級豪車市場的“中國范式”當尊界S800以100萬-150萬元預售價格駛入展臺,其意義早已超越單一車型的發布——這是中國品牌首次在超豪華市場向BBA發起的系統性挑戰。
院士天團+供應鏈聯盟構建“產學研用”超級生態圈在智能化與碳中和的雙重賽道上,江汽集團展現出“生態聚合者”的戰略視野。與四大院士團隊的簽約,堪稱此次車展的“智力核爆”來自李亞棟院士的單原子催化平臺技術,將為新能源汽車的燃料電池系統帶來革命性效率提升;以及鐘志華院士團隊在智能駕駛與整車架構的合作,直指未來汽車的核心算力與電子電氣架構;項昌樂院士聯合阿爾特汽車的低空無人智能裝備研發,更是提前布局“車路空”一體化的立體交通生態;蘇東林院士的電磁安全聯合實驗室,則為智能汽車的可靠性筑起“隱形防護盾”。與此同時,與寶山鋼鐵、寧德時代、舍弗勒等全球供應鏈巨頭的合作,構建起從原材料到核心部件的全產業鏈護城河。這種“院士智庫+產業巨頭”的雙向賦能,讓江汽的技術研發既保持學術前沿性,又確保工程化落地效率,形成“研發-驗證-量產”的閉環生態。
傳統車企轉型的“破局三重奏”江汽集團的車展表現,為行業提供了清晰的轉型方法論:拒絕“噱頭式創新”,以DEFINE平臺的底盤、三電、智能駕駛等核心技術突破,構建不可復制的產品力;生態破圈:從單一合作到生態共建,通過華為等戰略伙伴實現技術跨界融合,借院士團隊搶占未來技術高地;全球視野:無論是原型車的全球市場適配,還是尊界S800的百萬級定價,都彰顯了“從中國市場到全球競爭”的格局升級。 當汽車產業進入“淘汰賽”階段,江汽集團的“雙向奔赴”——既向技術前沿奔赴,又向用戶需求奔赴——或許正是傳統車企穿越周期的關鍵密碼。隨著尊界S800二季度的正式交付,以及DEFINE平臺量產車型的陸續落地,這個始于1964年的汽車品牌,正在智能新能源時代書寫屬于自己的“二次創業”傳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