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見過最堅強的媽媽,因為她要從美國政府手里爭取回自己的孩子。”
旅行記錄者木蘭在美國結識了一位花費整整8年時間與美國政府對抗、只為奪回孩子撫養權的母親。這位母親名叫路易斯,兩人第一次見面時的情景十分戲劇化。
那天,博主不小心把路易斯用來送貨的小車撞了,車子受損嚴重,零件都開始脫落,甚至車燈也搖搖欲墜,看起來情況很糟糕。
看到自己的愛車被撞成這樣,路易斯非常生氣,腳步匆匆地朝木蘭走來,臉上寫滿了不滿和難以置信。
“到底怎么回事?你在這里干什么?”
這一連串的問題讓木蘭感到一陣慌亂。按照常理來說,這種情況下通常需要賠償,而且數額可能還不小。
幸運的是,盡管路易斯語氣不太好,但她并沒有要求木蘭賠錢,只是心疼地看了看自己的車子后說:
“算了,你走吧。我這車頭本來就有問題,跟你沒關系。”
見路易斯沒有追究這件事,木蘭心中升起了一種想深入了解這位女性的想法。這是她在紐約認識的第14個陌生人,而路易斯是其中最忙碌的一位。她每天至少要做三份工作,高峰時期甚至同時干過八份活兒。
送外賣、跑腿服務、清潔衛生、美發造型、修理下水道等,似乎沒有什么工作是她不做的。對她而言,只要能賺錢,任何事情都愿意嘗試。
雖然路易斯對金錢充滿渴望,但她從來都不舍得為自己花一分錢。能省一頓飯就省一頓飯,賴以生存的汽車壞了很久也不舍得送去維修。
這些行為引起了木蘭的好奇心:到底是什么原因讓路易斯如此拼命地工作呢?
面對這個問題,路易斯的神情有些悲傷,也有幾分無奈。她正在努力從美國政府手中“奪回”自己的孩子們。
“過去八年里,我一直不停地在法庭上為我的孩子們抗爭。”
這種情況在中國幾乎聞所未聞,但在美國卻相當普遍。
路易斯是一位單親母親,獨自養育著五個孩子。盡管生活艱辛,但路易斯依然覺得無比幸福。
轉折發生在十年前,因為身體原因,路易斯接受了一場大手術,這對她的家庭來說無疑是一次沉重打擊。
失去工作并耗盡積蓄后,她無法支付房租,最終被房東趕出了家門,成為了無家可歸的人。
成為流浪漢后,路易斯被認為不再具備撫養五個孩子的資格。于是,政府將她的五個孩子接走,分別安置到了不同的寄養家庭。
所謂的寄養并不是收養,而是代替政府照顧孩子(政府每月會向寄養家庭提供1000美元的補貼)。這就導致一些寄養家庭僅僅是為了領取補貼才愿意接納這些孩子。
路易斯的孩子們起初還給她發短信訴苦,說自己經常吃不飽飯還會挨打,甚至發來的照片中臉上滿是傷痕。
看到孩子們遭受這樣的待遇,路易斯內心痛苦萬分。她不斷向有關部門投訴,但始終沒有結果。
更糟糕的是,她的大女兒在換了好幾個寄養家庭之后,徹底失去了聯系。這對路易斯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冷靜下來的她決定聘請律師起訴政府,只為把孩子們接回來。
然而,在提起訴訟之前,她必須先證明自己有能力撫養孩子。為了做到這一點,她開始瘋狂打工賺錢,無論什么工作只要給錢她就干。
即便有了存款,拿回孩子的撫養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她需要通過社區服務來證明自己是一個合格的母親(路易斯為此做了兩年的社區服務),才能獲得立案資格。
可由于案件更換了法官,路易斯不得不重新開始做社區服務。八年過去了,很多人都勸她放棄,但她依然堅定地想要找回屬于自己的孩子。
聽完路易斯的故事,木蘭心里感慨萬千,帶著路易斯去了修車行,把她的車子修好了。
作為感謝,路易斯特意騎上自己的小車帶著木蘭兜風,這讓兩人的關系更加親近了。
對于路易斯的經歷,很多網友表達了各自的看法,有些人提出了質疑:
“大多數孩子被帶走并不是因為經濟問題,因為他們可以申請多種經濟援助。孩子被搶走的唯一原因就是虐待。況且律師費用也可以申請免費辯護律師,所以她可能是在撒謊。”
“可能是之前不懂得如何照顧孩子,對孩子造成了疏忽,被兒童保護局上門警告,最后談崩了,孩子就被強行帶走了。”
無論如何,現在的路易斯已經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且希望她能夠早日與孩子們團聚。
資料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