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芝將那份寫著“3000萬,不二價”的收購協議推到女婿面前,臉上沒有一絲表情。
“接受或破產,你選一個吧。”
會議室內一片死寂,女兒驚恐地叫道:“媽!我們不是一家人嗎!”
張桂芝微微一笑:“當我中風躺在醫院時,當你們父親提出離婚時,當我被扔進那個破舊公寓時,你們怎么不記得我們是一家人?”
誰能想到,這個一年前還臥病在床、被全家拋棄的63歲老人,如今掌握著他們的命運。
01
張桂芝六十三歲那年,一場突如其來的中風徹底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
那是個普通的清晨,陽光透過廚房的窗戶照進來,張桂芝正忙著給全家準備早餐。
她突然感到一陣劇烈的頭痛,接著右半邊身體失去知覺,整個人重重地倒在了地上。
幸好鄰居聽到了異常的聲響,及時破門而入,將她送往了醫院。
醫生的診斷結果很明確:中度腦梗死,右側肢體偏癱,需要長期康復治療。
住院期間,丈夫陳德才來得并不勤,每次來都是匆匆離去,臉上寫滿了不耐煩。
“你好好養病,我工作忙,學校的事情走不開。”陳德才總是這樣解釋,眼神卻始終游移不定。
張桂芝注意到丈夫的手機總是緊緊握在手里,一有信息就迫不及待地走出病房接聽或回復。
兒子陳建國和女兒陳芳的探望也越來越少,每次來都是草草了事,像是完成任務一般。
“媽,你別擔心,我們都很忙,有阿姨照顧你就行了。”兒子陳建國這樣說道,遞給她一個蘋果就算是盡了孝道。
出院后,張桂芝被安排回家休養,卻發現家里的氣氛已經完全變了。
丈夫陳德才整日不著家,借口學校工作繁忙,有時甚至整夜不歸。
兒媳吳曉麗對她的態度更是冷淡,照顧她時總是一副勉為其難的樣子。
“媽,你自己能動就自己動動,我和建國工作都很累。”吳曉麗常常這樣抱怨。
女兒陳芳雖然表面上還算關心,但每次來看望都不會停留太久。
“媽,小軍的公司最近遇到些麻煩,我得去幫忙,改天再來看你。”女兒總是這樣匆匆離去。
張桂芝慢慢意識到,自己成了全家人的負擔,一個沒人真正關心的存在。
一天晚上,當她艱難地挪到客廳想喝口水時,無意中聽到了丈夫的電話內容。
“小燕,再等等,等她情況穩定點,我就提離婚,到時候咱們就能光明正大在一起了。”陳德才壓低聲音說道。
那一刻,張桂芝感覺心臟像被人狠狠捏了一下,四十年的婚姻,就這樣被輕易拋棄。
她沒有聲張,而是默默地回到床上,眼淚無聲地滑落。
第二天,她假裝無事發生,但開始更加留意家人的一舉一動。
很快,她在丈夫的公文包里發現了一份房產評估報告和銀行存款明細。
“原來他早就準備好了,就等著我出事。”張桂芝苦笑著想。
果然,在她出院后的第三個月,陳德才正式提出了離婚。
“桂芝,我們都這把年紀了,你現在這種情況,我照顧不了你,不如各自安好。”陳德才的話聽起來冠冕堂皇。
離婚協議上的條款讓張桂芝心涼透了:四十年積蓄幾乎全歸陳德才,她只能分得一套60平米的老舊公寓和少量存款。
“媽,您就簽了吧,拖下去對誰都不好。”兒子陳建國竟然站在父親一邊。
女兒陳芳則默不作聲,眼神躲閃,顯然也是支持父親的決定。
無助之下,張桂芝簽了字,結束了四十年的婚姻。
離婚后,她被安排住進了城郊的老舊小區,每月只有一千元的生活費。
那套公寓陰暗潮濕,電梯經常壞,對一個半身不遂的人來說簡直是噩夢。
搬家那天,除了請的搬運工,沒有一個家人來幫忙。
張桂芝獨自一人坐在空蕩蕩的新家里,第一次感到了徹底的絕望。
“難道就這樣等死嗎?”她望著窗外發呆,淚水模糊了雙眼。
那一刻,一股不甘心的情緒在她心中升起。
“不,我要活下去,而且要活得比他們都好。”張桂芝擦干眼淚,在心中暗暗下定決心。
第二天清晨,她掙扎著起床,開始了自己的康復計劃。
小區花園里有個小涼亭,她每天扶著墻,一步一步挪過去,坐著曬太陽。
開始時,她走幾步就氣喘吁吁,右腿像灌了鉛一樣沉重。
但她沒有放棄,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走幾步,多練習幾次。
“老姐姐,你這么堅持,挺不容易的。”小區的保安老張看到她每天的努力,忍不住夸贊道。
小區里有位退休會計劉阿姨,看到張桂芝的處境,主動來幫忙。
“桂芝,我看你以前也是做財務的,現在電腦這么發達,你可以在家接點活干啊。”劉阿姨建議道。
張桂芝眼前一亮,年輕時她確實在國營紡織廠做過財務工作。
“可是我不會用電腦,手也不太靈活。”張桂芝有些擔憂地說。
劉阿姨笑了:“沒事,我教你,慢慢來,總能學會的。”
就這樣,張桂芝開始了新的學習。
起初,她連鼠標都握不穩,更別說操作電腦了。
但她不氣餒,每天花幾個小時練習,慢慢掌握了基本操作。
劉阿姨還教她使用智能手機和各種APP,讓她重新連接上外部世界。
三個月后,張桂芝已經能熟練使用財務軟件,甚至學會了網上接單。
她通過一個自由職業平臺,開始接一些小型企業的財務咨詢工作。
起初,收入微薄,但總算能貼補一點生活。
更重要的是,這給了她生活的希望和目標。
與此同時,她的身體狀況也在慢慢改善。
右腿已經能支撐她走更遠的路,右手也能拿起較輕的物品了。
說話不再含糊不清,笑容重新回到了她的臉上。
這一切的變化,沒有一個家人知道。
他們以為她還是那個臥病在床、需要人照顧的可憐老人。
偶爾兒女來看望,她也只是默默接受他們敷衍的關心,從不提及自己的進步。
02
半年后的一天,張桂芝在小區門口的小超市買東西時,發現老板正為財務問題發愁。
“黃老板,需要幫忙嗎?我以前做過財務。”她主動提出。
黃志明,這家小超市的老板,原本有些懷疑,但還是給了她這個機會。
“你看看這賬目,我總覺得哪里不對,但找不出來。”黃志明指著電腦屏幕說。
張桂芝認真查看后,很快發現了問題所在。
“這里進貨賬目有問題,金額對不上,可能被人動了手腳。”她指出關鍵點。
黃志明一查,果然發現了員工貪污的證據。
“張大姐,你真厲害!要不要來我這兒做個兼職財務顧問?”黃志明誠懇地邀請道。
就這樣,張桂芝有了一份穩定的兼職工作。
隨著時間推移,黃志明發現張桂芝的財務能力遠超想象,不只是基礎記賬,在財務分析和商業決策上也有獨到見解。
原來黃志明不只經營這家小超市,他還有一家名為“誠信財務咨詢”的小公司。
“張大姐,要不要來我公司上班?雖然公司不大,但正規,待遇肯定比兼職好。”黃志明某天突然提議。
張桂芝有些猶豫:“我這身體狀況,能勝任嗎?”
“能走能說會思考就行,咱們又不是體力活。”黃志明鼓勵道,“而且我見你這幾個月恢復得不錯。”
經過一番考慮,張桂芝接受了這個提議。
誠信財務咨詢公司雖小,但業務范圍卻不窄,主要為中小企業提供財務咨詢和稅務規劃。
公司里的同事都很尊重這位年長的新同事,給了她充分的時間適應。
張桂芝也沒有讓大家失望,她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經驗很快得到了認可。
一個月后,她已經能獨立負責幾個客戶的業務,并為公司拓展了新的服務領域。
“張姐,我真是撿到寶了。”黃志明常常這樣夸贊她。
張桂芝的生活漸漸步入正軌,收入也穩定增長,不再靠那微薄的生活費過日子。
她搬離了那個陰暗潮濕的公寓,租了一套小區內部設施更好的房子。
身體的康復也取得了顯著進展,走路已經幾乎看不出異常,只有在疲勞時才會略微跛行。
這一切的變化都被她刻意保密,連小區的鄰居都以為她只是去女兒家住了。
某天,公司接到一個新客戶的咨詢請求,需要評估一家電子產品公司的財務狀況和價值。
在資料篩選過程中,張桂芝愣住了——這家公司正是女婿吳軍的公司。
“怎么了,張姐?有問題嗎?”同事小李注意到她的異樣。
“沒事,只是眼睛有點累。”張桂芝強作鎮定地回答。
她仔細審閱了所有資料,發現女婿的公司經營狀況遠比想象中糟糕。
大量資金被不明用途消耗,負債累累,隨時可能面臨破產。
晚上回到家,張桂芝坐在窗前發呆,思緒萬千。
過去一年的痛苦和掙扎在腦海中閃過,家人的冷漠和拋棄依然刺痛著她的心。
“命運給了我這個機會,是巧合還是注定?”她自言自語道。
第二天的業務會議上,公司在討論是否接受這個新客戶的委托。
“這家公司情況不太好,我們要慎重考慮。”財務主管表達了擔憂。
黃志明看向張桂芝:“張姐,你看了資料,有什么看法?”
張桂芝平靜地說:“這家公司確實問題很多,但我認為有另一個機會。”
會議室里所有人都望向她,等待下文。
“我們可以考慮收購它。”張桂芝的話讓大家都吃了一驚。
黃志明皺眉:“收購?這不是我們的業務范圍啊。”
張桂芝胸有成竹:“黃總不是一直想進軍電子產品銷售嗎?這是個現成的渠道。”
“可是這家公司負債那么多,值得嗎?”財務主管質疑道。
張桂芝拿出一份詳細分析:“它的核心資產和銷售渠道其實很有價值,只是經營不善。”
“如果以合適的價格收購,控制住債務風險,完全可以扭虧為盈。”
她的分析詳實有力,讓會議室里的每個人都陷入了沉思。
黃志明思考片刻:“你說的有道理,但什么是”合適的價格“?”
張桂芝早有準備:“市場評估大約在一億左右,但考慮到它的債務情況和經營風險,我建議出價不超過3000萬。”
“這么低?對方會接受嗎?”黃志明有些驚訝。
張桂芝面無表情:“他們沒有選擇,再拖下去只會破產清算,到時候連3000萬都拿不到。”
黃志明突然想起什么:“等等,這家公司的法人代表吳軍...他是不是...”
“是的,他是我女婿,”張桂芝平靜地承認。
會議室里一片嘩然,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黃志明直視著張桂芝的眼睛:“張姐,這...這不合適吧?”
張桂芝的目光堅定而冷靜:“商場如戰場,沒有親情可言。”
“更何況,他們早就沒把我當家人了。”
她的聲音平靜,卻透著一股讓人心驚的決絕。
會議室里陷入了長久的沉默,每個人都能感受到這句話背后的故事。
黃志明最終點了點頭:“好,我尊重你的決定,但談判時你要回避。”
張桂芝搖頭:“不,我要親自談,就讓他們看看,當初他們拋棄的是什么樣的人。”
03
張桂芝坐在誠信公司總監辦公室里,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回想著今天會議上那一刻。
她打開電腦,調出女婿公司的詳細財務報表。
屏幕上的數字觸目驚心:資金鏈斷裂、應收賬款高筑、負債率接近80%。
“真是一團糟,”張桂芝自言自語,手指在鍵盤上敲擊著,記錄下關鍵數據。
另一份內部文件更是讓她眉頭緊鎖:公司有大筆資金去向不明,很可能被挪作他用。
她調出女婿吳軍最近的消費記錄:豪車、奢侈品、高爾夫會所,儼然一副成功企業家的派頭。
“外強中干。”張桂芝冷笑一聲,關閉了文件。
時鐘指向晚上十點,公司已經空無一人,只有她的辦公室還亮著燈。
她拿起手機,翻看著一年來收集的照片:女兒一家外出度假的奢華朋友圈、兒子新買的豪宅、前夫與新歡的親密合影。
這些都是她通過社交媒體或朋友側面了解到的,曾經刺痛她心的畫面,如今卻成了她復仇的燃料。
夜深人靜,張桂芝獨自站在落地窗前,俯瞰城市夜景。
“你們以為我就這樣被打敗了,被遺忘了?”她對著玻璃窗中自己的倒影說道,眼神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第二天一早,張桂芝召集了公司核心團隊,詳細闡述了收購方案。
“吳軍公司的主營業務其實很有價值,只是管理混亂,資金使用不當,”她指著投影上的數據分析說道。
財務部經理劉明提出質疑:“張總監,我們是財務咨詢公司,沒有運營電子產品的經驗啊。”
張桂芝胸有成竹:“電子產品市場最缺的是什么?渠道和品牌認可度。”
“吳軍公司雖然經營不善,但已有成熟的渠道和客戶群,這正是我們缺少的。”
市場部主管李玲也表示擔憂:“低價收購一家負債累累的公司,風險太大了吧?”
張桂芝微微一笑:“所以我們只收購核心資產和銷售網絡,其余負債可以在談判中剝離。”
黃志明聽完她的分析,不禁點頭贊許:“張姐說得對,這是個難得的機會。”
“如果成功,我們不僅能拓展業務范圍,還能迅速進入電子產品市場。”
會議結束后,張桂芝單獨留下了黃志明。
“志明,這次收購會面,我想親自出馬,”她的語氣異常堅定。
黃志明皺眉:“這不合適吧?畢竟涉及到家人,可能會影響談判。”
張桂芝的眼神變得銳利:“正因為是家人,我才要親自面對。”
“讓他們看看,當初他們拋棄的是什么樣的人。”
黃志明從未見過她這種表情,既冷靜又帶著一股讓人心驚的決絕。
“好吧,”他最終點頭,“但我會全程陪同,以防情況失控。”
張桂芝微微一笑:“謝謝,不過我想你會看到一場精彩的表演。”
接下來的幾天,張桂芝帶領團隊制定了詳細的收購計劃和談判策略。
她甚至親自拜訪了吳軍公司的幾個主要客戶,以咨詢顧問的身份了解實際情況。
客戶們紛紛表示對吳軍公司最近的服務質量不滿,有些甚至考慮終止合作。
“不用急著換供應商,可能很快就會有變化。”張桂芝暗示道,留下一張名片。
一周后,公司法務部擬好了收購協議,條款極為苛刻:以3000萬收購全部股權,但保留追究原管理層責任的權利。
張桂芝審閱后滿意地點點頭:“就這樣,不需要任何修改。”
公關部已經聯系了吳軍,約定第二天上午進行正式談判。
“他們已經答應來了,似乎非常急切,”公關經理匯報道。
張桂芝冷笑一聲:“當然急切,他們的資金鏈已經斷了,銀行催債,員工鬧薪資,就等著這根救命稻草呢。”
04
談判當天早晨,張桂芝比平常更加精心打扮:一套剪裁合體的深藍色套裝,優雅而不失鋒芒。
她對著鏡子最后檢查了一下妝容,目光堅定而冷靜。
“今天,就是我等待已久的時刻。”
公司會議室已經準備就緒,文件整齊地擺放在每個座位前。
黃志明和核心團隊早早到位,等待著這場不同尋常的談判。
“張姐,你真的沒問題嗎?”黃志明最后一次確認。
張桂芝微微一笑:“放心,我比任何時候都清醒。”
九點整,前臺通知吳軍和陳芳已經到達。
“請他們稍等,”張桂芝示意道,“讓他們多等幾分鐘。”
這是談判的小技巧,讓對方略感焦慮,更容易接受條件。
十五分鐘后,張桂芝才慢步走向會議室,每一步都充滿了自信和力量。
推開門的那一刻,她看到吳軍和陳芳正焦急地低聲交談,神情憂慮。
黃志明已經簡單介紹了公司情況,正等著她出場。
“抱歉讓各位久等了,”張桂芝緩步走進會議室,聲音清晰而有力。
吳軍和陳芳抬頭看向門口,瞬間如遭雷擊,臉色瞬間變得煞白。
“媽?!”陳芳失聲叫道,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吳軍瞪大了眼睛,一時說不出話來,嘴唇微微顫抖。
張桂芝微微一笑,優雅地走到主位坐下:“好久不見,女兒,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