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有禮貌?”“禮貌就是幫助別人!”在中共山東省委機關幼兒園小一班近期開展的“文明小天使”活動中,孩子們以純真的視角和溫暖行動,給出了他們理解的答案。通過繪畫表征、生活實踐與集體互動,一群小萌娃用點滴善舉編織出充滿愛意的班級故事,讓“禮貌”的種子在幼小心靈中生根發芽。
活動開始,教師以“什么是有禮貌”為話題,引導幼兒展開自由討論。有的說:早上見到老師要問好;有的說:放學說再見;還有小朋友說:別人講話時要安靜聽……孩子們用畫筆繪畫出一幅幅“禮貌畫卷”:小朋友幫我找到了東西,我要說謝謝;睡覺時不要打擾別人;我摔倒了小朋友把我扶起來,我對他說謝謝你;我的好朋友拼出一艘大船,我為他鼓掌、點贊……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孩子們對禮貌的初步認知,更成為他們理解與踐行“善意”的起點。
在活動開展的浸潤下,班級里涌現出許多令人感動的瞬間。午點時間,淇淇主動幫助剝不開香蕉皮的家童;玩具太沉,兩個小朋友端不動了,然然主動跑過來一起幫忙;戶外游戲時,優優發現珠寶還有很多玩具沒有整理完,趕緊和她一起收納;騎完的小車有兩輛沒有放在“停車位”,阿哲主動把擁擠在一起的小車調整好,再把這兩輛小車按順序擺放整齊……這些舉手之勞的善行背后,是幼兒對“幫助他人即禮貌”的生動詮釋。
為進一步強化教育實效,班級教師將孩子們日常的暖人 瞬間記錄下來,創設于班級環境中。每周由孩子們評選出“禮貌之星”,講述自己幫助他人的故事。通過創設有意義的環境使幼兒在情境體驗中深化了“禮貌”的內涵。
3-4歲是社會性發展的關鍵期。我們希望通過持續性的班級教育活動,通過生活場景再現、同伴榜樣示范及環境育人引導,讓文明禮儀教育融入幼兒一日生活,讓孩子們理解禮貌不僅是規則,更是傳遞溫暖的橋梁,為幼兒社會化發展奠定溫暖基石。
(中共山東省委機關幼兒園 程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