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
32歲的網約車司機阿維
經常頭痛
幾乎連站立都困難
經醫院一查
居然是腦袋“漏水”了
男子腦脊液突發滲漏
或與一次急剎車有關
據了解,阿維曾在廣東珠海的醫院求醫,醫生說他是頸椎問題,但經過治療都沒效果。于是,他來到了廣東三九腦科醫院,經診斷,阿維之所以頭痛是因為腦“漏水”,也就是腦脊液發生了滲漏。
好端端的,腦部怎么會“漏水”呢?醫生經過了解,懷疑此次滲漏與一次急剎車有關。
原來,阿維所開的網約車有自動剎車功能。有一天,他駕車行經斑馬線時,一名路人突然沖出,“車可能預警到有人要過馬路,我當時沒有防備,所以車很猛烈地剎了一下,我的頭就往前傾了一下。”
廣東三九腦科醫院神經內二科主任鐘水生解釋,“可能有骨刺把他的硬脊膜刺破了,出現了腦脊液的滲漏。”
腦子里進水了?是真的!
腦子里的“水”在醫學上叫腦脊液,是無色的透明液體,人體每天都會產生一定量的腦脊液,其作用是為腦細胞提供營養,并運走腦組織的代謝產物,起到緩沖大腦和脊髓壓力的作用。一般情況下,腦脊液是在顱內產生和循環,與外界不相通。
圖片來源:深圳衛健委
人的大腦其實像個浮球一般漂浮在腦脊髓液之中,這能夠最大限度地緩解外部沖擊。
而腦脊液被硬膜囊包圍,一旦硬膜囊破了,腦脊液逐漸漏出,腦組織就失去了浮力支撐,會跟神經形成拉力,使人出現頭痛、惡心、耳鳴等癥狀。如不盡早處理,容易引起顱內出血、腦疝,甚至威脅生命。
什么情況下腦子會“漏水”?
前文中的阿維由于急剎車導致頭部向前沖引起了腦脊液滲漏,而生活中許多不經意的動作都可能是潛藏的危險因素,如咳嗽、打噴嚏、便秘、不恰當運動、摔跤甚至大笑等都可能導致硬膜上的薄弱處破裂或撕裂,導致腦脊液漏出。
“低頭族”不慎摔倒
讓腦脊液漏出
60歲的林大姐來自安徽,是個徹徹底底的“低頭族”,頸椎經常感到酸脹不適。
某日,林大姐在家摔倒,后腦輕微碰在桌角上。據她回憶,當時不怎么痛,但后來頭越來越痛,只要一從床上下來,就劇烈疼痛,疼到嘔吐,于是到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疼痛科就診。
疼痛科副主任醫師李慶華認為,林大姐的癥狀疑似低顱壓性頭痛。經檢查,其頸椎處有明顯的漏液。醫生表示“是腦脊液漏出導致的低顱壓性頭痛,且破口位置較高,在頸椎處。”
圖片來源:健康杭州
“臨床上,低顱壓患者脊椎相應的漏液部分,經常會發現骨刺。”李慶華表示這與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系,低頭族要特別當心。
女子切辣椒時打噴嚏
致腦脊液從鼻中流出
“那天我在切辣椒,有點嗆,就打了個噴嚏,接著鼻子里就有水滴答滴答流下來……”
王女士說,這“鼻涕”和普通的鼻涕不太一樣,無色、像水,仰睡時會流到喉嚨,側睡時枕頭會濕一大片。
浙江寧波某三甲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李濟平表示,王女士鼻子里流出的不是普通的“鼻涕”,而是腦脊液,也就是說她的顱底有一個“洞”,腦脊液漏到了鼻子里。
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如何辨別是鼻涕還是腦脊液?
經常無故流“清水鼻涕”伴有高燒嘔吐,要當心腦脊液鼻漏。
需要注意的是,腦脊液鼻漏患者流出來的鼻液與普通鼻涕不一樣,它呈水樣、量較多,低頭或側臥時可持續流出。
當鼻孔流出的無色液體干燥后呈不結痂狀,在低頭用力、壓迫靜脈等情況下流量增加,都應考慮腦脊液鼻漏的可能。
腦脊液一旦漏出怎么辦?
臥床休息:腦脊液患者應半臥位休息。
保持鼻腔清潔:保證腦脊液流出暢通,避免填塞導致腦脊液逆流、細菌逆行造成顱內感染。
預防顱內壓增高:避免咳嗽、打噴嚏、便秘等增加顱內壓的動作。
健康飲食:限制水及食鹽攝入以減少腦脊液產生,勿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忌干硬飲食,以減少咀嚼。
日常生活中
應注意避免頭部受到劇烈撞擊
改掉長時間低頭等不良習慣
有顱底疾病的患者
應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
遵循醫囑進行康復和護理
如持續出現體位性頭痛
要及時到神經科就診
以防延誤病情
來源: 國家應急廣播、央廣網
編輯:謝蘇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