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外歷史看,膽汁質領袖性格具有敏感、躁動不安、焦慮、興奮、多變、沖動、過度樂觀、過度活躍等行為。我們以中外歷史人物行為特征為鏡子,比較特朗普政策邏輯,從中找出美對中關稅戰的破解之道。
一、膽汁質領袖的行為特征與歷史映像
從古希臘希波克拉底的氣質分類到現代心理學研究,膽汁質性格的核心特征可概括為:目標導向、決策果決、行動力強、易情緒化、對抗性思維突出。中外歷史中的膽汁質領袖在政策制定中展現出以下共性:
1、決策直覺化:如漢武帝劉徹在匈奴問題上的“全面出擊”戰略、彼得大帝的西化改革,均體現出對復雜系統的簡化處理,依賴個人判斷而非系統分析。這種直覺思維決策,在日益復雜多變多維的現代社會,已與決策科學化相悖。現代信息社會,地球已是一個各種利益網絡密集的平臺,一個直覺而非理性決策,將產生珠網漣漪般幾何級數影響,絕非農耕社會兩利益集團的對決。
2、政策工具極端化:拿破侖的大陸封鎖的激進推進,顯示其偏好"非黑即白"的解決方案,通過制造危機獲取控制權。這是西方哲學主客二元對立思維的體現,不是中國陰陽對立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思維,更沒有化敵為友的包容、圓融、和合思維。
3、交易思維主導:威尼斯商人帝國的擴張策略、洛克菲勒壟斷時代的資本運作,展現將政治博弈降維成利益交換的思維定式。西方的交易思維重點是將資本基因化,以基因的不斷自然繁殖作為行為指南,將非西方國家將作奴役對象,即使包裝了民主自由等外衣,仍然自視甚高,俯視其它發展中國家,將發展中國家被視為可以榨取剩余價值的“鄉巴佬”(美國副總統對中國人的稱呼)。
4、自我強化機制:成吉思汗的征服循環、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驗證了此類領袖在政策受挫時往往選擇升級對抗而非妥協調整。《道德經》提倡“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事物的發展規律是循環往復的,而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 在國際交往中,只有”用弱“,即掌握規律運用規律,才是王道,而非一味以強對強,兩敗俱傷。特朗普現在的關稅政策動作一味作強,霸凌全世界,其行為必然會受客觀規律反噬。
二、特朗普的膽汁質人格與政策行為分析
作為美國壟斷資本的人格化代表,特朗普的行為模式完美契合膽汁質特質,其”莽張飛行為“將在全球化變局中演化出特殊政策形態:
1、決策機制的"交易藝術化"
特朗普將《The Art of the Deal》中房地產交易的"極限施壓"策略升級為治國方略,如2025年4月對全球加征的"對等關稅",通過制造政策懸崖倒逼談判對手讓步。但特朗普忘記了自己是一個破產常客,只不過是善于鉆破產法的漏洞,將債務轉移別人,將資產轉移自己。
特朗普政策工具選擇呈現"杠桿最大化"特征,無所不用其極,關稅稅率設定(中國245%、歐盟20%)精準對應各經濟體對美貿易依存度,體現資本回報最大化的商人思維。特朗普商人治國,考慮最多的是家族利益最大化,其中包括連任需要的選票,因此,凡是忽悠選民的對外政策、能夠轉移矛盾的對外政策,他都極限使用,將中國定義為”敵對貿易國“,就是明證。
2、信息處理的"選擇性偏執"
如對俄烏沖突的表態在三天內從"史無前例制裁"轉向"與普京保持良好關系",本質是制造信息不對稱以獲取議價權,同時企圖聯合俄羅斯來制裁中國,忘記中俄高水平的戰略合作關系。
對關稅政策的執著源于其商業經歷中對"數字改寫現實"的迷信,2025年關稅清單的全面性(覆蓋98%進口商品)遠超傳統貿易保護范疇,實為重構全球價值鏈分配規則的嘗試。對原產地溯源、對轉口貿易精準打擊,企圖將中國外貿徹底隔離于美國市場,但忘記了美國大量依賴中國稀土、稀有金屬對其軍工及高科技的重要性。
3、權力運作的"劇場政治化"
特朗普通過Truth Social平臺制造"政策預期-市場震蕩-妥協獲利"的閉環,如2025年2月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的反復表態,引發離岸人民幣匯率單日波動超600基點。對Tiktok態度反復,企圖吞并中國高科技應用技術平臺。
特朗普"美國優先"的話語體系實質是美國國際壟斷資本本土化的政治包裝,SpaceX案例中"只有美國能做到"的敘事,服務于技術壟斷資本的利益訴求。特朗普作為新科技壟斷資本的代表,對美國原先的金融-軍工復合體利益集團進行解構,重構新的科技-軍工復合體,并以”政府效率部“名義,用現代大數據和智能化手段清洗民主黨代表的利益集團,造成政治地震。
三、政策趨勢的膽汁質演化路徑
基于膽汁質人格特質與壟斷資本利益代表的雙重驅動,特朗普政策將呈現以下趨勢:
1、關稅工具的武器化升級
從商品關稅向數字服務稅、碳關稅延伸,預計2025-2026年推出"數據流動補償稅",針對中國跨境電商平臺征收15-20%的數字關稅。
為鞏固美元地位,構建"關稅-金融"聯動機制,可能將SWIFT系統準入與關稅優惠掛鉤,迫使第三國在中美間"選邊站隊",阻滯人民國際化,遏制數字人民系統在國際清算、結算、儲備中的應用。
2、產業鏈重構的強制化
通過《關鍵礦產來源法》等立法,要求新能源汽車等戰略產業對華供應鏈剝離度達50%以上,否則征收懲罰性關稅。
建立"近岸-友岸"生產認證體系,給予墨西哥、越南等"安全來源地"15%關稅減免,實質推動全球生產網絡"區塊化"。
3、金融博弈的不可逆化
加速美元武器化,可能凍結中國持有的美債利息支付,迫使人民幣資產國際循環路徑重構。
推動數字美元與鏈上穩定幣的監管套利,通過STABLE法案限制數字人民幣在美清算通道。美聯儲同時大量罰沒、收購、儲備加密貨幣,以鞏固美元在區塊鏈等技術廣泛應用時的霸權地位。
四、中國的戰略應對框架
面對特朗普這種膽汁質決策模式帶來的非線性非理性沖擊,中國需構建"韌性-創新-制衡"三位一體應對體系:
1、制度韌性建設(抗沖擊維度)
關稅反制工具箱升級:建立"技術敏感度-替代彈性"雙維度反制清單,對芯片制造設備等不可替代品實施"關稅緩征+技術對沖",加快自主技術開發,爭取芯片制造設備國產化率快速提升;對農產品等可替代品實施"關稅翻倍+儲備調節",同時開辟非美國原產地如巴西等國的農產品進口。
金融防火墻工程:擴大CIPS系統與數字貨幣橋的接入范圍,2026年前實現與東盟、金磚國家、主要絲路沿線國家的本幣清算全覆蓋,建立"數字人民幣+戰略資源"的儲備緩沖池。
2、規則創新能力(破局維度)
構建新貿易語法:在RCEP框架內試點"發展權關稅"機制,對參與中國技術標準體系建設的經濟體給予5-15%的梯度關稅優惠,重構國際貿易價值分配規則。
打造數字治理范式:通過"數字絲綢之路"項目輸出區塊鏈跨境支付標準,在東盟建立3-5個數字自貿試驗區,形成與美國"鏈上美元"體系并行的技術治理體系。
3、系統制衡藝術(博弈維度)
精準利益綁定策略:在歐盟布局"碳中和供應鏈共同體",給予參與中歐綠色技術聯盟的企業15%增值稅減免,分化美歐技術聯盟。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與歐盟碳市場(EU ETS)建立直接的交易聯網,形成中歐一體的碳中和標準交易體系。
創設對沖性制度工具:建立"戰略不確定性基金",當美方政策波動引發市場震蕩時,通過定向流動性注入穩定預期,2025年基金首期規模建議達5000億元。
五、決策者行動指南
1、 企業層面:
構建"雙鏈韌性模型",在半導體等關鍵領域形成"東亞研發+中東歐制造+拉美資源"的三角供應鏈布局,將單一環節對美依賴度控制在30%以內。
開發"政策波動率對沖"金融產品,與政策性銀行合作推出關稅險、匯率聯動遠期合約等工具。
2、 智庫層面:
由相關大模型設計并建立"膽汁質決策模擬系統",通過強化學習算法預判特朗普政策的300+種博弈路徑,2025年前完成決策樹模型構建。
定期發布《非對稱制衡指數》,量化評估各領域對美反制措施的成本收益比,為政策制定提供動態坐標系。
3、政府層面:
建議啟動"制度彈性工程",在外匯管理、數據跨境等領域建立"壓力測試-彈性調節"機制,確保系統能在48小時內響應極端政策沖擊。
建議設立"全球南方技術轉移基金",通過共享專利池、技術特許經營等模式,將中國標準嵌入發展中國家產業升級進程。
建議設立股市穩定(平準)基金,地產穩定基金和消費促進基金,做好內部三穩定,才能全力以赴對特朗普不確定的貿易關稅政策變化。
歷史的經驗表明,膽汁質領袖的強勢政策往往成為體系變革的催化劑。中國需要在兩個結合前提下,將特朗普時代變幻莫測的政策行為,當作新時代的壓力測試,并將其轉化為制度創新的動能,在動態博弈中鍛造出兼具東方智慧與現代性的全球治理新范式,最終形成中國智慧與新時代結合的治國理政新智慧。這既是對五千年文明積淀的創造性轉化,更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實踐突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