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尹薇 王艾冰)根據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上海)發布的2024年全國臨床呼吸道病原體三級監測與分層精準檢測報告,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注意到,2024年全年,三級臨床病原監測系統未發現新發呼吸道病原體。專家表示,隨著檢測體系的不斷完善,若能形成領域內規范共識,則可在門急診、發熱門診、病房等臨床就診場景中實施。
報告依托19家臨床病原微生物網絡核心單位,建立三級臨床病原監測系統,共檢測11864份呼吸道樣本。一級臨床病原監測系統覆蓋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乙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新型冠狀病毒。二級臨床病原監測系統集中分析18種重點呼吸道病原體。三級臨床病原監測系統進一步明確是否出現新發傳染病。
據研究報告顯示,不同月份病原體檢出率存在南北方差異。總體而言,南方陽性病原體類型多于北方,北方病原體檢出率具有更明顯的季節性;病原體多數月份的檢出率呈現明顯的年齡差異,兒童中檢出的病原體主要為鼻病毒、肺炎支原體、肺炎鏈球菌、腺病毒等;其中,腺病毒檢出率在1月和8月達到高峰,肺炎鏈球菌檢出率高峰集中在10月,肺炎支原體檢出率幾乎全年水平較高;鼻病毒檢出率全年水平均較高,兒童其他病原體檢出率在個別月份呈現出暴發的特征。成人檢出的病原體主要為肺炎鏈球菌,其他病原體檢出率全年處于較低水平。
“三級監測與分層精準檢測體系最大的特點就是分級,根據呼吸道病原體發病率及臨床意義,分為一級、二級及三級檢測,每級檢測的技術手段也從常規的分子及免疫學快檢,逐步升級為高通量測序。”4月25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副研究員艾靜文介紹,這一分級對臨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診斷有一定借鑒意義,方便臨床醫生實際操作,也將減輕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醫療負擔支出。最重要的是三級檢測體系為臨床端口早期發現可疑新發傳染病,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撐。“如何做好‘平戰結合’,做好持續的臨床端口監測,同時提升常規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診斷率和診療成功率,將是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