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清照泉城詩歌之夜暨呂德安作品展,于濟南市章丘清照泉城·明水古城國際泉水旅游度假區順利開幕。陶淵明筆下的虛室之境,在柔和的春風與清泉里,化作了一場詩畫交織的哲思盛宴。
嘉賓云集:詩壇藝界共聚泉畔
本次活動匯聚文學與藝術領域的重量級嘉賓。其中,呂德安作為核心人物,四十年的創作生涯沉淀出獨特的“隱士詩人”氣質;《飛地》主編張爾以跨界策展推動詩歌與藝術的對話;山東大學教授亞思明深耕漢語新詩研究,為學術注入了詩意;全網擁有30萬粉絲的博主談亦默,則以新媒體為媒介,重新定義詩歌的傳播方式。青年詩人段敬茹、周雨樺等亦紛紛亮相,展現了新生代詩人的創作活力。
虛空之境:留白山水中的現實回響
詩人、藝術家呂德安攜其繪畫與雕塑作品,以“虛室”為題,在清照泉城·明水古城Art Base中開啟一場跨越藝術與文學界限的對話。“匿名的山水”系列作品以抽象筆觸解構傳統水墨、拼貼與留白的藝術語言,呈現藝術家對傳統文人精神的當代詮釋,亦為觀者打開一扇通往詩意棲居的窗口。開幕當日,藝術家呂德安親臨現場,分享創作靈感和創作歷程,策展團隊悉心導覽,解讀作品背后的深意。
跨界詩話:詩性在多元文體中流淌
詩不止是一種文體形式,更是一種流動的形態。詩歌對談環節,以“我們的聲音中總有一句詩”為題,聚焦詩性的多元呈現。馬來西亞作家林雪虹、小說家陳志煒、小說家蔣在、藝術表演者張釋瀚、小紅書詩人博主談亦默等嘉賓與一眾青年詩人、作家一起,展開了一場深度對談。從小說中的詩意元素到新媒體時代的詩歌生態,從藝術表演的詩性融合到學術研究中的詩學探索,這場對話了打破文體的界限,讓所有藝術形式的邊界都在詩意的光照下變得透明。
夜晚時刻,詩歌之夜朗誦會在泉樂餐廳內舉行。以“春天就該讀一首詩”為題,呂德安、張爾、亞思明等十余位詩人將在泉樂餐廳以聲傳情,朗誦原創作品。醇厚的詩聲喚醒了春夜,也讓在場的聽眾觸摸到了春天的脈搏。
在虛室中,遇見詩與遠方的自己
“虛室”不虛,它是藝術家的精神容器,亦是觀者的共鳴之地。呂德安筆下的留白山水,映照著每個人內心未言的風景;詩人的深情吟誦,如清泉流淌喚醒了沉睡的感知。 4月26日至6月26日,詩人藝術家呂德安的主題作品展"虛室"在清照泉城·明水古城Art Base中持續展出,期間面向廣大游客朋友免費開放,誠邀藝術愛好者前來觀展。
在清照泉城·明水古城的春色里,以詩畫照見內心,讓詩歌抵達遠方。或許詩與藝術的意義,正是讓我們在喧囂之外,觸摸生命的本真——在虛室的一方靜謐里,照見自己,也抵達更遼闊的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