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27日)下午,2025海淀區幼升小、小升初入學政策正式出爐(相關政策詳見文末“閱讀原文”)。
據了解,今年義務教育入學工作,海淀區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入學條件和方式基本不變。繼續堅持免試就近的原則,小學入學以登記入學為主、單校劃片和多校劃片相結合的方式,小升初按志愿派位方式入學。隨著生源波峰持續向中學推進,海淀區中學學位壓力將持續增大,中學學段將迎來連續十年的人數高峰。為緩解初中入學壓力,海淀區初中將通過深度挖潛、加快新建改擴建力度、加大集團資源統籌力度,多措并舉確保中學學位供給。
積極應對中學生源高峰
多措并舉增加優質學位供給
隨著入學高峰向初中學段遷移,作為教育大區,海淀區初中學位將面臨整體和局部“雙緊張”的局面。
近年來,海淀中小學在校生規模持續擴大,今年將達到35萬人以上,預計“十五五”期間一直保持34萬人以上高位運行,隨著生源波峰持續向中學推進,中學學位壓力將持續增大。
為緩解學位緊張問題,海淀區正加快推進學校新改擴建工程,2024年完成新建改擴建及改造項目12項,完工建筑面積16.55萬平方米,新增中小學學位8000余個。
相關負責人透露,為保障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有學上,海淀區教委將全力做好學位保障,持續優化教育資源布局,努力擴大優質學位供給。
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利好消息,明后年,海淀還將完成新建和改擴建一批中學,大幅增加中學學位。
今年幼升小入學條件和方式基本不變
未來將根據人口數量進行研判
今年海淀區小學入學總體平穩,今年小學入學人數約為3.1萬人,相比去年減少了約2000人,預計明年幼升小人數減幅將更為明顯。海淀區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區目前小學學位數將能滿足今年幼升小的人數需求,但部分熱點區域小學入學仍然面臨學位緊張問題,比如萬壽路、西三旗、上地等區域仍面臨不小的入學壓力。
今年海淀區義務教育入學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入學條件和方式基本不變。在幼升小,海淀今年繼續明確,具有海淀區戶籍的適齡兒童少年,實際居住地址與其法定監護人在京合法住宅類房產地址不一致的,在區內協調解決。
繼續執行“2022年1月1日后,戶籍從外省市或本市其他區遷入海淀區的適齡兒童申請入小學時,不再對應登記入學劃片學校,在區內協調解決”“2022年1月1日后,海淀區戶籍但學籍不在海淀區的本市就讀小學畢業生,其戶口所在地址與法定監護人在京合法房產地址不一致,申請在海淀區升入初中的,在區內協調解決”等政策。
繼續執行“六年一學位”政策:將適齡兒童入學登記地址、就讀學校信息與2019年以來該登記地址入學信息進行比對,自該登記地址對應住房用于登記入學之年起,原則上六年內只提供一個入學學位。(符合國家生育政策的適齡兒童除外。)
繼續執行“九年一貫制學校九年一學位”政策:2022年起,所有用于九年一貫制學校登記入學的住房,自該套住房地址用于登記入學之年起,九年內只提供一個入學學位。(符合國家生育政策的適齡兒童除外。)
繼續執行“2019年1月1日后在海淀區新登記并取得房屋不動產權證書的住房用于申請入學的,繼續通過電腦派位的方式多校劃片入學”政策。
2020年后新建的中小學(含增設的初中部、小學部),繼續實施多校劃片,通過電腦派位的方式招收新生。新設立的公辦學校參照新建校執行。經區教委批準與中學建立對口直升機制的小學,其新招收的小學生,六年后畢業升學按照區教委批準的中學對口直升計劃登記入學。
將來隨著入學人口的減少,目前采取的入學政策是否面臨調整?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根據人口變化的趨勢對政策進行研判,并根據全市的整體部署來安排相關政策。
另外,今年海淀區還將在北部和西部地區增加新建優質小學,進一步擴大小學學位數量。
“長幼隨學”穩步推進
集團化辦學今年還有新動作
據介紹,海淀區將進一步優化入學服務平臺,借助政務數據共享應用,推進義務教育入學“一網通辦”便民服務,讓數據“多跑路”、家長“少跑腿”;積極穩妥推進“多孩家庭子女”小學階段長幼隨學,以及區級公共集體戶子女在海淀區接受義務教育相關工作,不斷提升教育公共服務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
相關負責人透露,從去年起,海淀區在小學入學信息采集時便收集大孩及二孩等信息,去年該區小學階段多孩子女家庭中有絕大多數的兒童實現了小學學段內長幼隨學。今年該區還將穩步推進小學階段長幼隨學的工作。
為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海淀區加快推進集團化辦學,率先實現了公辦中小學全部集團化辦學,今年還試點將一批民辦學校納入公辦教育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海淀集團化辦學已將重點聚焦于學校內涵發展,充分發揮集團化辦學體制機制優勢,注重集團整體質效提升,促進優質資源共建共享;發揮集團化辦學“多渠道、新載體”作用,探索人才貫通培養、聯合培養。
相關細節預計近期發布,京城教育圈將及時跟進分享。
海淀區2025年小學入學工作時間表
海淀區2025年初中入學工作時間表
一圖讀懂海淀區2025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工作
編輯 | 京教君
素材來源 | 海淀教育官網,京城教育圈進行內容補充及整理編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