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2℃!馬圭省稍埠鎮成緬甸“最熱城市”
緬媒報道,據氣象與水文管理局4月26日公告,馬圭省稍埠鎮4月25日日間氣溫飆升至45.2攝氏度,創下歷史紀錄,較今年四月平均氣溫高出2攝氏度。
突破歷史極值的異常高溫數據為,稍埠鎮45.2攝氏度、敏巫鎮43.2攝氏度、敏務鎮43.1攝氏度、馬圭市及甘高鎮均為43.0攝氏度。
此外,敏建鎮達42.8攝氏度、新彪遵鎮與敏金鎮均為42.5攝氏度、阿蘭謬鎮與葛禮瓦鎮均為42.3攝氏度、蒙育瓦市則為42.2攝氏度。
氣象部門指出,實皆省北部地區日間氣溫較四月平均水平高出5攝氏度;曼德勒省、馬圭省、實皆省下部、伊洛瓦底省、克耶邦及撣邦等地則較四月平均氣溫高出2攝氏度;其余省邦氣溫基本與四月平均值持平。
高溫兇猛,緬甸曼德勒、實皆近一周約20人被“熱死”,多地氣溫超40℃引死亡
緬媒報道,緬甸中部地震災區因高溫天氣和居住條件惡劣,已出現多起因熱射病(中暑)(Heat Stroke)導致的死亡病例。
自4月中旬以來,白天氣溫持續攀升,近期情況進一步惡化,災區民眾表示難以忍受。
皎施鎮一名居民表示,“高溫非常嚴重,以前還能躲在房屋或地下室避暑,但現在連住處都沒有。人們在倒塌的房屋廢墟間無處容身,臨時避難所也嚴重不足。有些人甚至在路邊睡覺時死亡?!?/p>
3月28日發生的曼德勒大地震導致曼德勒省、實皆省、內比都、勃固省和撣邦南部多地受損。其中,實皆省和曼德勒省氣溫較常年偏高,馬圭省同樣面臨高溫問題。
實皆市一名居民表示,老人和兒童最難以承受高溫,他們缺乏合適的庇護所。
另一名災民在社交媒體上寫道:“沒有樹蔭,許多房屋因地震損毀,連遮陽的地方都難找。電力中斷,夜晚蚊蟲叮咬,炎熱難眠。白天高溫又導致食欲不振,免疫力下降。人們因過度脫水而虛脫,健康問題接踵而至。
為預防熱射病,專家建議高溫地區居民盡量待在陰涼處,避免正午直接暴曬。若出現體溫升高、頭痛、頭暈、嘔吐或皮膚干燥等中暑癥狀,需及時就醫。
救援組織指出,當前災區民眾亟需生活物資和醫療支持,如果高溫持續,情況將非常危險。
曼德勒某民間組織負責人透露,我們統計的數據顯示,僅過去一周,曼德勒和實皆省就有約20人死于高溫相關疾病,援助工作面臨巨大挑戰。
災民反映,國管委軍方主導的重建工作進展緩慢,而民族團結政府(NUG)控制區的援助亦不足。
氣象預報顯示,未來幾天緬甸大部分地區可能出現降雨,氣溫略有下降,但后面仍持續高溫。
世界衛生組織(WHO)警告,中部地震災區可能爆發嚴重的次生健康危機,急需緊急援助。
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UNOCHA)稱,超過430萬災民需要食品、住所、清潔飲用水和醫療支持。
緬甸仰光一名出租車司機中暑死亡
緬媒報道,據仰光救援組織(YRO)消息,2025年4月26日中午時分,在仰光省達吉大鎮區伊洛瓦底大道附近的達戈達工業區加油站旁,一名出租車司機因中暑突然去世。
據悉,該名司機在當天中午天氣炎熱時,飲用冰涼的甘蔗汁后出現中暑現象,隨后突然死亡。
此次事件,由YRO成員協同信實救援協會、昂奈杜社會救援協會、Thawtar Fire社會救援協會等組織到場,并與相關責任單位一同進行了核查,隨后由昂奈杜社會救援協會使用車輛將遺體送往仰光人民醫院。
因高溫酷暑而引發不適、甚至更嚴重癥狀的病例越來越多。熱射病就是中暑里最嚴重的一種,我們要特別警惕!
"熱射病"不是簡單的中暑
可能有很多人都沒把中暑當回事,認為只要多喝點水,吃點解暑藥,到陰涼的地方歇一歇就好了。但是,中暑也分輕重,嚴重了真的會要人命。
根據臨床表現,中暑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癥中暑、重癥中暑。
先兆中暑
在高溫環境下,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體溫正?;蚵杂猩摺?br/>
如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降溫,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即可恢復。
輕癥中暑
除上述癥狀外,體溫往往在 38 ℃以上,伴有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或出現四肢濕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表現。
如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平躺解衣,降溫,補充水和鹽分,可于數小時內恢復。
重癥中暑
重癥中暑又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
熱痙攣:
常發生于初次進入高溫環境工作,或運動量過大時,大量出汗且僅補水者。
常表現為訓練中或訓練后出現短暫性、間歇發作的肌肉抽動。
迅速轉移到陰涼通風處平臥,補充鹽水或飲用電解質溶液可迅速緩解熱痙攣癥狀。輕癥者可口服補液鹽,脫水者應靜脈輸注生理鹽水,并做好積極轉運準備。
熱衰竭
常表現為多汗、疲勞、乏力、眩暈、頭痛、判斷力下降、惡心和嘔吐,有時可表現出肌肉痙攣、體位性眩暈和暈厥。
熱衰竭如得不到及時診治,可發展為熱射病,所以應立即送往醫院救治。
熱射病
也是最嚴重的一種,典型的臨床表現為高熱、無汗、昏迷。
熱射病之所以危險,是因為人體器官都需要在一定正常溫度下才能正常運作,這和各個酶的生物活性及機體代謝有關,而一旦器官損傷造成了,并不是總是可逆,當出現多器官功能衰竭時,死亡率極高就不難理解了。
并不只有暴曬才會中暑
有的人認為只有長時間暴曬才會中暑,其實不然,引發中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暑的發生不僅與氣溫過高密切相關,也與空氣濕度有關。
比如,人們在看似"涼爽"的悶熱潮濕的天氣下,容易放松防暑的警惕性,這時即便人體大量排汗,熱量也很難散發出去,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分,體溫會迅速上升,進而引發中暑。
另外,高溫來襲,空調成為很多人的避暑利器,但是空調的出現,使人們的熱耐受能力普遍下降,對高溫氣候的恐懼感也在加大,一旦出現異常高溫天氣,高危人群就容易出現中暑,死亡率很高。
熱射病急救:迅速降溫
● 一旦發現身邊的人出現了“熱射病”的癥狀,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急救,首先要做的就是迅速降溫。
● 將患者移至陰涼通風處,有條件的話移到空調房間。在腋窩、頭部、腹股溝大動脈明顯處放置冰袋或用30%~40%酒精涂擦,同時用電扇或扇子等吹風以快速散熱。
● 如果患者意識清醒,可讓其飲用些淡鹽水。已經昏迷者不要強行喂水,以免引起氣道梗阻或嘔吐窒息。
● 出現心跳驟停時,要立即做心肺復蘇。同時聯系120,轉運到有血液凈化治療條件的重癥醫學科進行治療,通常要在2個小時內把患者體溫從40℃以上降低到38.5℃以下。
● 熱射病雖然不多見,但大家也不能掉以輕心,如果溫度超過35度,最好不要長時間在室外活動,以免中暑。
遇到普通中暑我們該怎么做呢?
◆ 將患者扶到陰涼處躺下;
◆ 補充水分和電解質,最好是淡鹽水;
◆ 用濕毛巾、冰袋、冰塊、風扇降溫;
◆ 把患者腳部抬高,有助于靜脈回流,緩解休克狀態。
◆ 如情況嚴重,將患者送至醫院,醫生會采取更專業的綜合與對癥治療措施,處理并發癥,防止腦水腫和抽搐等特殊情況。
緊急救助中的注意事項
◆ 運動飲料、綠豆湯均可以選擇,但冰鎮飲料雖可以降溫,但要注意兩點:一是對糖尿病人會造成血糖升高,二是對胃腸道疾病患者會造成腸胃不適。
◆ 冰袋放置的地方要在頸部兩側、大腿根或腋下,這些地方血管豐富,降溫效果好。
◆ 藿香正氣水或十滴水都可以起到解暑作用,但要考慮病人是否能夠耐受。神志不清的患者可能不具備服藥條件;兒童、孕婦則需遵醫囑;駕駛員和高空作業人員要考慮酒精因素;同時服用頭孢類抗生素的患者不能同時服用藿香正氣水。
◆ 極端情況下,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可使用沖涼水澡、用礦泉水澆頭、冷水浸泡等極端方式迅速降溫。
天氣炎熱,大家注意防暑降溫!一旦身體出現中暑等情況,一定要第一時間接受治療!
轉載是一種動力 分享是一種美德
和緬甸中文網一起看緬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