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平潭綜合實驗區實施一系列民生補短板、品質提升工程,加快推動城市有機更新——以“繡花功夫”雕琢精致海島
福建日報4月27日報道(張哲昊 郭雅瑩)16日,平潭老城區,東大街西段城市更新項目(二期)——僑聯大廈正在加緊建設中,工人進行結構加固作業,預計5月底完工。
該項目主要對東大街西段街區進行成片開發,引入酒店、餐飲等業態,進一步提升街區品質,建成后將打造涵蓋吃住行的“網紅打卡點”,助力平潭國際旅游島建設。
老街區即將“蝶變”網紅街,在平潭,越來越多類似的可喜變化正在悄然發生。
堅持靚“面子”、夯“里子”,近年來,實驗區大力推進城市建設品質提升暨城市更新行動,優化改善人居環境,豐富文旅消費業態,以精細入微的功夫,“繡”出高水平城市品質。
“微更新”提升居住品質
4月的平潭,春光明媚。走進地處海壇街道的西觀園小區,映入眼簾的是整潔平坦的道路、整齊劃一的停車位。
2005年交房后沒多久,居民劉蘭欽就搬進了西觀園小區,一眨眼房齡已有20年。今年65歲的她清楚地記得,這個小區曾是周邊最好的樓盤之一,但隨著年限增長,路面積水、停車雜亂、設施老化等問題頻發,亟待一場徹底的改造。
改善居住環境,居民翹首以盼。去年起,平潭交建部門以老舊小區改造(四期)項目建設為抓手,重點改造2000年至2005年建成的小區,實施小區雨污管道改造、休閑設施完善等,惠及10個小區1600余戶居民。
經過一番精心改造,西觀園小區已然脫胎換骨。小區的公共活動空間進一步拓寬,鄰里關系更親密了。“只要天氣好,我就和鄰居約著下樓鍛煉,可方便了。”見證小區“顏值”提升,劉蘭欽眼底藏不住笑意。
老舊小區“向新而生”,是平潭推動居住品質提升的生動例證。與推倒重建不同的是,實驗區積極探索完整社區建設,實施海壇街道城市更新完整社區(一期)項目等一系列行動,以“見縫插針”式的“微更新”,不斷提升生活品質,優化公共服務,增強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
在海壇街道臺康社區,這塊0.52平方公里的街區正上演一場“內外兼修”的蛻變,群眾理想中的社區生活將變得觸手可及。
去年以來,平潭加緊建設臺康完整社區建設樣板工程,引入臺灣社區營造理念,推動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公共空間配套設施提升等工程建設。“我們進一步整合‘一店一早’‘一菜一修’等資源,助力打造閩臺融合、宜居宜游的‘完整社區’典范。”臺康社區黨支部書記劉愛英說。
如今的臺康社區,政務服務點、商鋪、同文書閣、嵐臺夜間課堂等接連涌現,龍山俚歡樂街夜市、臺灣風情影視基地等新業態、新場景“熱”力十足,社區“完整度”不斷提高,一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已經成形。
“口袋公園”扮靚市容市貌
近日,記者來到平潭海事局附近,這里坐落著一座以廉潔文化為主題的口袋公園。走入其中,喬木、灌木等綠植迎風搖曳,錨、舵、帆等船政元素的景觀裝置令人眼前一亮,寓意深刻的廉潔主題宣傳欄引人駐足。坐在這里,可享受一份難得的寧靜。
在平潭,把公園裝進“口袋”,正成為一種新風尚。2021年起,平潭充分利用城區街頭的邊角地、零碎地、閑置地等,打造了13個口袋公園,共新增公園綠地約3.859公頃。
漫步平潭,細心之人或許會發現,每個口袋公園都擁有獨一無二的主題。“比如,金井片區安海路與如意路交叉口的健康口袋公園,打造了二十四節氣養生墻、健身區等,憑借‘運動+養生’的多元功能,迅速成為周邊居民的聚集地。”實驗區交通與建設局市政處工作人員高凡介紹。
此外,實驗區還在環島路等交通節點布置時令花卉,運用新型有機彩色覆蓋物、花柱、花球等,改造道路綠化約8000平方米,布置花卉約40萬株,整座城市洋溢著生機與活力。
推窗見綠、開門見景,這折射出城市治理理念的溫度與智慧。在城市更新中,平潭不僅堅持還綠地于人民,更加大力度還空間于城市。
拐個彎就能到達人民體育場,不遠處是煙火氣十足的海壇步行街,金壇路是一條鬧市中的小巷,四周商鋪林立,一條數米寬的水泥路人流、車流密集,這也導致路面破損嚴重,一到下雨天更是污水橫流,令行人叫苦連天。
新增兩條人行道、加裝7盞路燈、實施雨污分流改造……得益于背街小巷改造工程,金壇路褪去了舊面貌,取而代之的是平整美觀、文明有序的瀝青路。“路美了,出行暢快了,這條路改到了咱們心坎上。”周邊商戶念勇贊不絕口。
街道,是城市文明的載體。從細微處下筆,平潭以修補、提升、維護為主,接連完成明珠路、龍景路、湖新路等城市道路提升改造,累計完成改造里程約3.6公里。同時,大力開展福耀新莊大門到金井大道等40條背街小巷的提升改造,累計完成改造里程約8公里。
人文資源涵養好“氣質”
一城之美,始于顏值,源于氣質。
平潭,一座典型的海島城市,其旖旎的濱海風光聞名遐邇。如何用好寶貴的人文資源,修煉城市“內在美”?
乘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東風,近年來,當地深度提煉文化元素,引進特色節展賽事,并加快構建“快進”“慢游”交通網絡,逐步打造郵輪游、游艇游、賽事游、“追淚”游等特色業態,賦能城市功能品質活力提升。
臨近旅游旺季,平潭正緊鑼密鼓推進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開展一系列文旅活動,催旺旅游市場。這段時間,龍王頭海洋公園啟動多項改造工程,涵蓋智慧廁所建設等項目,將打造更舒適、智能的旅游環境。無獨有偶,當地還啟動藍眼淚民謠季,打造集音樂、美食、休閑于一體的主題活動,邀請優質歌手前來獻唱,進一步涵養海島文藝氣質。
最近,位于蘇平片區白勝村的北部生態廊道游客服務中心正在進行主體建筑周邊設施建設,項目建設面積超2800平方米,將打造“文旅會客廳”。“我們將以中心為陣地,提供住宿、餐飲、娛樂等多元化服務,提升游客游玩體驗。”蘇平片區白勝村村委會常務副主任林忠卿說。
記者了解到,平潭將持續完善交通設施、停車場及接駁中心等,植入文化、體育、創意、餐飲、休閑娛樂等公共配套和商業服務功能,加緊開展纜線規整示范工程,著力塑造城鄉新風貌,全面提升城市綜合品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