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京城,悅讀春天”,4月26日上午,乘著2025北京書市的東風,“魯迅的非凡與平凡——汪兆騫作品分享會”在北京市朝陽公園文化活動區隆重舉行。在分享會現場,作家汪兆騫與讀者展開深度對話,二十名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碩士生專程到會聽講,并踴躍參與交流互動。為春日的京城開啟一場思想碰撞,送來一場文化盛宴,注入一縷人文書香。
汪兆騫先生是著名的文學評論家、編輯家,是出版界的前輩。汪先生的交往圈子,可謂“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輻射到了整個中國當代文壇。經汪先生孵化的作品,大多是讀者耳熟能詳的名作;經汪老做過嫁衣的作家尤其是文學大家,幾乎占據中國當代文壇的半壁江山。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由汪先生來寫中國文壇人物,剖析人物的性格與人格,自然游刃有余、特色鮮明。
退休之后,汪兆騫先生厚積薄發,經過十多年準備,撰寫了中國近現代文人的集體傳記《民國清流》系列。汪先生雖是耄耋之年,猶筆耕不輟,新作不斷,佳作頻出,在現代出版社先后出版了《民國清流》系列、《李叔同傳》、《紙上起風雷》、《梁啟超在飲冰室》等作品。
汪兆騫先生的每一部作品的問世,都展現了他在尋求更多的寫作可能性。他一直在不斷地突破自我,拓展他關注的文化、歷史領域,這也是他的作品深受廣大讀者歡迎的重要原因。
在分享會上,汪兆騫先生就其即將出版的新作《魯迅正傳:非凡與平凡》做了精彩分享。汪兆騫先生介紹,這部新作以“雙線交織”的敘事策略重構魯迅形象。主線聚焦魯迅從紹興少年到文學巨匠的生命軌跡,副線則以被歷史遮蔽的朱安夫人為切口,展現其作為丈夫、兒子、兄長的復雜身份,展現魯迅平凡、溫情、小氣的另一面,讓魯迅從“神壇”回到“人間”。通過朱安的視角,剖析傳統婚姻制度對知識分子的精神桎梏。這種“去神化”的書寫,讓魯迅的“立人”思想與個體困境形成張力。
在互動環節中,來自中國人民大學的一位讀者提道:“中學時閱讀過許多魯迅作品,但一直對魯迅先生的學歷不甚明了。”汪兆騫先生說,魯迅先生后來在北大任教職,盡管魯迅先生不像其他同事一樣是留美、留德博士,他只是畢業于仙臺醫專,但是他胸中的文學積淀并不比別人少,甚至更多。
當現場的另一位讀者問及“魯迅先生有那么多的面,汪先生您喜歡他的哪一面”這個問題時,汪兆騫先生回應說,魯迅先生溫情的一面讓他非常感動。比如對海嬰的孺子牛般的寵愛,比如對許廣平的專一,他在信中曾說:“女生共五人。我決定目不斜視,而且將來永遠如此。”
這場持續一個小時的分享會,以《魯迅正傳》為媒介,串聯起歷史現場、學術對話與青年互動。分享會后,汪兆騫先生應廣大讀者之邀,現場為讀者簽名鈐印,同時還接受了北京電視臺讀書頻道的專訪。
在這個美好的春日,與一本好書相遇,與一位睿智的寫作者相遇,與眾多志同道合的書友相遇,享受一段美好的慢時光,這無疑是分享會現場各位讀者周末生活中的一場小確幸。
汪兆騫老師的好書
《李 叔同傳:從風華 才子到云水高僧》
ISBN 978-7-5143-9951-6
作者:汪兆騫
定價:78.00元
李叔同是新文化運動的先驅,開現代藝術啟蒙教育之先河。他在國學、詩詞、音樂、美術、戲劇、書法、篆刻等方面都具有極高的造詣,是一位中國20世紀前半葉光耀一時的藝術家和風華才子。后來,他斬斷塵緣,又成為一位拔乎其萃的佛門代表人物,被譽為僧德昭昭的云水高僧。
可以說,無論入世還是出世,他都向世人呈現了他凡事認真、勇猛而精進的一生。
作者汪兆騫先生從與李叔同親友、學生的交往回憶中,從紛繁龐雜諸多史料的考偽辨正中,尋訪李叔同鮮為人知的人生蹤跡,和隱秘曲折的心路歷程,力圖還原一個真實、有溫度、去神化的弘一大師,呈現了他將豐富、復雜和諧統一于一身的人性特質,摹畫出百年中國由傳統向現代轉型中的生動側影。
《紙上起風雷:中國文人1900—1949》
ISBN 978-7-5231-0532-0
作者:汪兆騫
定價:68.00元
《紙上起風雷:中國文人(1900—1949)》以新聞史的視角,按照時間線索打撈和挖掘了近現代史上的諸多細節和歷史真相,詳細梳理了1900—1949年的中國新聞人、報刊和重要新聞事件,涉及王韜、梁啟超、魯迅、胡適、徐志摩、邵飄萍、林白水、張季鸞、鄒韜奮、王蕓生、瞿秋白等近現代重要的歷史人物,以及《新民叢報》《大公報》《新青年》《新月》《語絲》《民立報》《現代評論》《申報》等知名報刊,還原了現代中國新聞史的發展歷程以及中國文人的時代氣質。
作者從現代中國新聞史的興起開始梳理,從重點新聞報刊、人物、事件等入手去進行研究,選取每一個年度發生的對現代中國歷史極具影響力的新聞事件去書寫,系統、全面地呈現了現代中國新聞史的全貌,同時也折射出中國向現代社會轉型進程中風雷激蕩的歷史樣態。
《梁啟超在飲冰室》
IS B N 978-7-5231-0836-9
作者:汪兆騫
定價:72.00元
“知名當世,所至有聲”,梁啟超在戊戌變法時橫空出世,在歷史舞臺上活躍了三十余年,對中國的歷史、政治、文化產生過非常重要的影響。
本書力圖呈現梁啟超自海外歸國,住進天津自建寓所飲冰室,直至辭世近十五年的生命狀態。“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與”,飲冰室是梁啟超生命的最后驛站,其用世之志一刻未忘。作者從文獻、手稿、信札等原始資料中鉤稽,以年代編織的手法,細心描摩了梁啟超的政治活動、學術思想和生活日常,生動立體地呈現了學者、思想家、政治家梁啟超的真實面貌和生命歷程。
撰寫:姚冬霞
初審:羅明鋼
復審:郭偉
終審:李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