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沖突又要開始了。
伴隨著4月22日,印度管轄的克什米爾區域發生的恐怖襲擊事件,印度政府以此為由對巴基斯坦重拳出擊。
隨后,正在沙特訪問的莫迪火速殺回首都,并立刻召開緊急會議,對巴基斯坦進行了一系列制裁措施。
尤其當印度政府宣布要暫停《印度河河水條約》后,所有人都知道,印巴戰爭或許已是一觸即發。
那么,這份河水條約到底意味著什么?而在南亞局勢中,又到底是誰在搗鬼?
一,以水為兵
從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從英國人手上獨立后,由于兩國的歷史恩怨,以及英國在印巴分治時埋的雷,使得兩國經常爆發武裝沖突。
而在數次大戰中,巴基斯坦一直都處于下風,甚至還失去了東孟加拉國。
但在過去數十年的斗爭中,印度和巴基斯坦卻都在《印度河條約》上達成了默契。
即,印度不會通過切斷河流水源的方式,對巴基斯坦實行毀滅性打擊。
畢竟,巴基斯坦手上可是有核武器的,真要弄到魚死網破,印度也討不了好。
然而,令人詫異的是,就在日前,印度以巴基斯坦涉嫌支持恐怖分子,對移居克什米爾區域的印度公民進行恐怖襲擊為由,宣布終止了這一條約。
這對巴基斯坦而言,那可真是晴天霹靂呀!
因為,流經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印度河及其支流,為巴基斯坦80%的農田提供了灌溉水源。
而作為一個落后的農業國,巴基斯坦的1.2億人口中,有66%以上都是農民!
可以想象,一旦真讓印度人把水源給斷了,那對于巴基斯坦而言是何等恐怖的場景!
事實上,早在2019年,當印度威脅要修筑大壩,改變河流方向時,巴基斯坦政府就立刻強硬回應:這等同于侵略!
只不過令人比較尷尬的是,印度耗費了40年時間修筑的水壩,竟然在使用一天后就直接垮了。
可以想想當時的印度政府臉上有多尷尬。
不過尷尬歸尷尬,這一次印度還是決定再次通過控制水源,來向巴基斯坦進行威脅。
更令人發指的是,印度已經開始向巴基斯坦泄洪了!
對,沒錯,就在日前,印度在沒有任何官方通知的情況下就對河流下游進行泄洪,給巴基斯坦民眾招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
畢竟,巴基斯坦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印度那真是半斤八兩,誰也別說誰。
如果再考慮到,如今已經快進入南亞地區的雨季,那不得不說,印度這一招當真好毒啊!
此時,誰都明白,這一次印度是要以水代兵對巴基斯坦施壓了,那對此,巴基斯坦又該如何應對呢?
二,印度人唯一能聽懂的語言
要說在這一次印巴沖突中,巴基斯坦政府的表現確實是可圈可點。
無論在4月22日的恐怖襲擊事件后,還是在莫迪宣布要斷水,讓印度軍隊高度警戒后,巴基斯坦政府都保持了難得的理智。
對于印度政府的指責,巴基斯坦給予否認,并多次喊話印度莫迪,希望能夠和平解決爭端。
另外,雖然在不久前印度軍方宣稱,巴軍已經開始在夜間對克什米爾什控線附近的印軍哨所進行襲擊,但對此,巴基斯坦也表示了否定,并繼續希望和印度政府進行協商談判。
不過,印度政府明顯是不太在乎真相的,正如巴基斯坦的那句諺語,印度人唯一能聽懂的語言就是槍炮。
可能是看到,巴基斯坦政府并沒有在第一時間就硬剛,又覺得以如今印度的軍事、經濟實力都穩壓巴基斯坦,所以莫迪大手一揮,海陸空三軍全部出動。
當巴基斯坦的空軍,只是加大對兩國邊境線的空中偵察時,
印度空軍已經搞起了打擊演習,
此外,巴基斯坦到底有沒有襲擊邊境上的印軍哨所,這個不好說,但印軍確實很不老實,頻頻進行挑釁。
可以說,印度和特朗普一樣,都屬于得寸進尺的類型,你越退讓他就越是起勁,越覺得你好欺負。
因此,對于印度政府的步步緊逼,巴基斯坦軍方已經發出了可能將爆發全面戰爭的預警。
甚至對于如今的莫迪而言,他已經摩拳擦掌,迫不及待了。
因為就在日前,俄羅斯總統普京,美國總統特朗普以及以色列的內塔尼亞胡,都紛紛表態支持印度。
有這三位撐腰,再加上印度確實遠超巴基斯坦的實力,也難怪莫迪這一次這么有種啊!
那么話又說回來,已經折騰了大半個世紀的印巴之間,此次又是為何而戰呢?
三,真正黑手
首先可以明確一點,這場圍繞著印巴之間的沖突,絕對不是單純的水源之爭,甚至不是單純的印巴之爭。
因為正如前文中所說的,哪怕在印巴全面開戰時,印度都沒有敢拿印度河的水源做威脅,又何況是這一次,不過20多人的恐怖襲擊事件呢?
莫迪的行為雖然有些抽象,但基本智商還是在線的,也知道什么叫作輕重緩急。
那背后的黑手是誰呢?
當然是四處敲鑼,九處有他的美國了。
對此,4月25日巴基斯坦國防部長阿西夫,就說得很明白:
“早在(20世紀)80年代,當我們站在他們一邊對抗蘇聯時,如今所有這些恐怖分子,他們都曾在華盛頓吃喝玩樂……在那個年代,他們受到了貴賓般的接待。”
是啊,別看美國一直打著反恐的名義發動戰爭,但又有多少臭名昭著的恐怖分子是美國人一手提拔的呢?
比如讓美國恨得牙根癢癢的本拉登,曾也是美國人的忠實朋友。
而由于巴基斯坦國家在東亞,印度與中亞之間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得這里更是一度成為美國恐怖分子的培養池!
那有沒有一種可能?其實這一次搞出恐怖襲擊的人就是美國人指使的那?
這還真不是憑空猜測,而是有據可查。
先不說特朗普在事發后對印度的全力支持,只說今年2月份,美國一反常態,答應向印度出售五代機F—35等先進武器在內的200億美元軍火,而2024年印度的軍費總額也才743億美元。
在2025年才開年就買這么多軍火,印度想要干什么?反正應該不是為了維護和平。
以上種種不得不讓人懷疑,也許這場沖突本身就是印度和美國聯手組織下的一個局。
其目的嘛,也很明顯,對于印度而言,近幾年雖然看上去在莫迪的帶領下,印度經濟高速發展,可極端的貧富差距以及依舊拉垮的制造業,使得印度社會矛盾越發尖銳。
在莫迪的第二個任期開始,就經常有十數萬印度農民沖擊新德里,甚至就連美國副總統萬斯訪問新德里時,也有十數萬印度農民也正在鬧抗議呢。
可對莫迪而言,改革內政的難度實在太大了,因此還是通過發動對外戰爭來轉移社會矛盾吧。
而堪稱印度世仇,又確定自己能打得過的巴基斯坦無疑是最佳選擇。
至于美國嘛,他們的想法就更簡單了,就是不想讓東大太安生,想要通過挑起印巴沖突,擾亂南亞局勢,惡化東大的周邊環境。
二來,美國人應該是想要破壞掉中巴經濟走廊,從而打亂東大“一帶一路”的戰略布局。
比如,作為中巴經濟走廊海上起點的巴基斯坦瓜達爾港,不僅是東大在中東,中亞和南亞的交通樞紐,而且還縮短了東大石油運輸路程的85%。
可以想象,一旦印巴爆發全面沖突,那么,該港口絕對會成為重點攻擊目標,從而影響東大的“一帶一路”戰略。
如果說能把東大拉下水,那就再好不過了。
畢竟,如果現在的東大因南亞局勢而參與其中,那么,好不容易重新推動的中日韓三國自貿區協定,怕是又要橫生波折。
結語:
我們從來都沒有生活在一個和平的世界,也從來沒有所謂的和平時代,只是有幸生長在了一個和平的國家里。
這是我等的幸運,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盡其所能,讓這份和平能夠繼續維持,而不被任何野心家所打破。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東大就要卑躬屈膝,而是要始終牢記:“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