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李經理,這份績效考核根本不符合事實!”林曉冉雙手顫抖,聲音里滿是壓抑的憤怒。
李經理推了推金絲眼鏡,面無表情地看著她:“公司決定已定,今日內請收拾好你的物品離開。”
窗外的陽光灑進辦公室,映照出空氣中浮動的塵埃,如同林曉冉此刻破碎的心情。
她把積攢三年的回憶裝進紙箱,抬頭看見李經理得意的冷笑。
踏出公司大門的那一刻,身后忽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林曉冉,你先別走!”
她回頭,愕然看到公司老板陳總站在臺階上……
01
清晨的陽光穿過百葉窗,灑在林曉冉的辦公桌上,映出一道道細碎的光影。
這個季節的北京,天空湛藍如洗,遠處的高樓在晨光中熠熠生輝,一如林曉冉初來天睿科技時的憧憬與期待。
林曉冉是天睿科技市場部的一名普通員工,二十八歲的年紀,臉上還帶著些許青春的痕跡,眉眼間卻已透著職場女性的沉穩與銳利。
她今日穿了一身簡約的藏青色套裝,發髻高挽,顯得干練而精神。
從前端詳她的容貌,并無驚艷之處,只在那雙杏眼中藏著一股子倔強與敏銳。
三年前,她從天津大學市場營銷專業畢業,在幾家知名企業實習后,憑借出色的表現進入了天睿科技。
初入職場,她滿懷熱情,將這份工作視作事業的起點,從不吝嗇自己的時間與精力。
林曉冉一早便到了公司,為上午的項目會議做最后的準備。
桌上的咖啡已經涼了,她顧不上喝,全神貫注地修改著演示文稿,力求完美。
同事們陸續到崗,向她打著招呼,她抬頭微笑回應,又低頭繼續工作。
市場部的氣氛向來融洽,同事間互相扶持,一起度過了許多加班的夜晚與緊張的項目截止日。
“林姐,這是我整理的客戶反饋,可能對你的報告有幫助。”小王,一個剛入職不久的新人,將一份文件放在她桌上。
林曉冉抬頭,向他投去感激的目光,“謝謝,你的工作總是這么細致。”
小王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都是林姐帶得好,我只是學著你的方法做而已。”
這樣的對話在天睿科技的市場部并不少見。
林曉冉雖非管理層,卻因其專業能力與樂于分享的態度,成為了新人們的非官方導師。
她細心指導,從不藏私,常常在項目的關鍵時刻提出獨到見解,為團隊化解危機。
正當林曉冉埋頭整理資料時,市場部的氣氛忽然變得微妙起來。
她感覺到一股冷意從身后襲來,不必回頭,也知道是誰。
“林曉冉,十點的會議,你準備好了嗎?”李經理的聲音從身后傳來,不冷不熱。
李經理,四十出頭,戴著金絲邊眼鏡,是市場部的直屬上司。
他穿著一絲不茍的灰色西裝,皮鞋锃亮,站姿筆直。
林曉冉轉過身,保持著職業的微笑,“李經理早,資料已經準備好了,剛剛在做最后的檢查。”
李經理略微點頭,目光在她的電腦屏幕上掃過,沒有多說什么,只是轉身離去,留下一句,“希望這次的報告能有些實質性的內容。”
這話聽在林曉冉耳中,分明帶著一絲嘲諷與不屑。
自從一個月前的項目會議上,她指出了李經理提案中的數據錯誤和邏輯漏洞后,兩人之間的關系就變得微妙起來。
那是一次關鍵的客戶項目會議,李經理主持,公司高層及重要客戶都在場。
李經理提出的市場策略看似完美,實則存在明顯的數據分析偏差。
林曉冉發現后,本想私下提醒,但會議進程太快,眼看決策就要基于錯誤數據做出,她不得不當場舉手發言。
“李經理,抱歉打斷,”她記得自己當時是這樣說的,聲音鎮定而專業,“我注意到第七頁的數據分析存在一處偏差,用戶增長率的計算沒有考慮到季節性波動因素,這可能會導致我們對市場反應的預估過于樂觀。”
會議室一時安靜,所有目光都轉向她。
李經理的表情僵在臉上,眼中閃過一絲惱怒,但很快被職業性的微笑所掩蓋。
“林曉冉,你確定你的分析是正確的嗎?”他反問道,語氣中帶著明顯的質疑。
林曉冉沒有退縮,她打開自己準備的補充資料,投影到屏幕上,“我做了一些獨立分析,這是考慮季節性因素后的數據模型,您可以看到差異有多顯著。”
客戶代表們湊近屏幕,細細查看數據,隨后點頭表示認同。
公司的技術總監也確認了林曉冉的分析更為準確。
最終,會議采納了她的建議,修改了市場策略。
表面上看,這是一次成功的專業貢獻。李經理也在會議結束時公開感謝了她的“細心”。
但從那天起,林曉冉明顯感覺到李經理對她的態度發生了變化。
先是被排除在幾個重要會議之外,接著是工作安排上的刻意刁難,分配給她的任務要么毫無挑戰性,要么幾乎不可能按期完成。
每當她試圖與李經理溝通,對方總是以“工作安排由我決定”為由,拒絕任何調整。
林曉冉并非沒有想過申訴,但市場部直接向李經理匯報,而公司高層日理萬機,她不愿為一己之私打擾他們,只能默默承受,希望時間能沖淡這段不快。
正如往常一樣,十點整,林曉冉抱著準備好的資料,來到會議室。
會議主題是季度市場策略評估,參與者包括市場部全體成員和幾位其他部門的負責人。
林曉冉選擇了一個靠后的位置坐下,打開筆記本電腦,準備記錄會議要點。
李經理站在投影屏幕前,開始他的發言。
他侃侃而談,語調自信,不時引用一些行業數據和專業術語,贏得了在座多數人的頻頻點頭。
當討論進行到林曉冉負責的項目時,李經理的語氣忽然變得嚴肅,“接下來,我們來看林曉冉負責的社交媒體營銷項目。”
他點擊切換到下一張幻燈片,屏幕上顯示出一組數據,紅色的下降箭頭格外醒目。
“如你們所見,這個項目在用戶參與度和轉化率上均未達到預期目標,比上季度下降了15%。”李經理的目光直視林曉冉,語氣中帶著明顯的責備,“林曉冉,你有什么解釋嗎?”
林曉冉心中一凜,她清楚地知道,這些數據與她上周提交的報告完全不符。
她的項目雖然沒有大幅增長,但總體表現穩定,用戶參與度甚至有小幅上升。
02
她站起身,聲音平靜但堅定,“李經理,我注意到這些數據與我上周提交的報告有較大出入。根據我的分析,項目的用戶參與度實際上比上季度增長了3%,轉化率保持穩定,沒有出現下滑。”
李經理冷笑一聲,“林曉冉,我想提醒你,作為部門負責人,我掌握的數據來源比你更全面。你確定要質疑我的分析嗎?”
會議室的空氣瞬間凝固,同事們不安地交換著眼神,沒有人敢出聲。
林曉冉感到一陣窒息,她知道李經理是在公開刁難她,但在這種場合下,她別無選擇,只能退讓。
“我沒有質疑您的分析,只是提供我所了解的情況。”她努力保持語氣平和,“如果有任何不足,我會積極改進。”
李經理滿意地點點頭,仿佛贏得了一場勝利,“很好,希望下季度能看到實質性的提升。否則,公司可能需要重新評估這個項目的負責人。”
這句話無異于一個公開的警告。
林曉冉默默坐下,胸口堵著一股悶氣,但職業素養讓她保持著表面的平靜。
會議繼續進行,她機械地記著筆記,腦海中卻回響著李經理的威脅。
會議結束后,同事們快速散去,沒有人愿意在這種氛圍下多留。
林曉冉收拾好電腦和文件,正準備離開,卻被李經理叫住。
“林曉冉,到我辦公室來一下。”他的語氣不容拒絕。
林曉冉跟隨李經理來到他的辦公室,玻璃隔斷讓這個空間既私密又透明。
李經理坐到寬大的辦公桌后,示意她坐在對面的訪客椅上。
“林曉冉,你在今天的會議上的表現讓我很失望。”李經理開門見山,眼中帶著明顯的不悅,“作為一個團隊成員,你應該支持而非挑戰你的上級。”
林曉冉深吸一口氣,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李經理,我尊重您的領導地位,但我認為專業上的溝通和討論對項目有益。如果我的數據分析有誤,我很樂意接受指正。”
李經理搖搖頭,露出一絲嘲諷的笑容,“林曉冉,你總是如此自信,確信自己永遠是對的。這正是你的問題所在。”
他從抽屜里拿出一份文件,推到她面前,“公司最新的績效評估結果出來了,你的表現不盡如人意,特別是在團隊協作方面。”
林曉冉接過文件,難以置信地看著上面的評分:整體績效C-,遠低于她以往的A和A+。
各項指標中,專業能力和工作質量尚可,但團隊協作一項被打了最低分,附帶評語是“不尊重團隊決策,頻繁質疑項目負責人”。
“這不公平,”林曉冉抬起頭,聲音微微顫抖,“我一直盡力配合團隊工作,從不因個人意見影響項目進展。”
李經理靠在椅背上,雙手交叉放在胸前,“評估結果是由多位同事匿名打分得出的,客觀公正。而且,”他停頓了一下,語氣變得更加冷硬,“根據公司規定,連續兩個季度績效不達標的員工將面臨調崗或解雇。”
林曉冉感到一陣眩暈,她明白李經理話中的暗示——只要他想,下個季度她的績效依然會是不合格的。
“李經理,我想了解具體的評分標準和過程,這關系到我的職業發展。”她試圖尋求更多信息,希望找到申訴的空間。
李經理輕輕搖頭,“這屬于公司機密,無可奉告。不過,”他的眼中閃過一絲狡黠,“如果你能在團隊中展現更多的...合作精神,或許下季度的評估會有所改善。”
林曉冉明白他話中的含義——屈服于他的權威,放棄專業堅持,換取一個安穩的位置。
這種妥協對她來說無異于職業尊嚴的自我背叛。
“我明白了,謝謝李經理的反饋。”她平靜地說,內心卻已下定決心,不會向不公低頭,哪怕代價是失去這份工作。
接下來的日子里,林曉冉依然專注于自己的工作,盡管李經理給她安排了越來越多瑣碎且沒有挑戰性的任務。
她每天早到晚走,確保每一項工作都完成得無可挑剔,同時私下記錄下李經理的不當行為,希望找到合適的時機向高層反映。
同事們注意到了林曉冉的處境,但大多選擇了沉默。
在職場中,沒有人愿意冒險站在權力的對立面。
只有張敏和小王偶爾會私下表達支持,給她帶來一絲溫暖。
“林姐,你還好嗎?”一天下班后,張敏在電梯口攔住了她,眼中滿是關切,“最近李經理對你...”
林曉冉微笑著打斷她,“我沒事,職場起伏,正常。”她不想讓自己的困境成為同事的負擔。
張敏欲言又止,最終還是沒能說出那句“大家都知道李經理針對你”。
在職場的現實面前,道德勇氣往往顯得如此奢侈。
又是一個周五的下午,林曉冉正在整理一份客戶反饋報告,辦公室的氣氛異常安靜。
不時有同事向她投來復雜的目光,又迅速轉開視線。她隱約感到有什么事情即將發生。
果然,不到四點,人事部的趙晴帶著一臉為難,來到了她的工位旁。
“林曉冉,能談一下嗎?”趙晴的聲音很輕,似乎不想引起太多注意。
林曉冉點點頭,跟隨趙晴來到一個小會議室。
房間里,李經理已經坐在那里,臉上帶著難以捉摸的表情。
趙晴示意林曉冉坐下,輕咳一聲,開始了她顯然已經排練過的話語,“林曉冉,首先感謝你過去三年為天睿所做的貢獻。”
這樣的開場白無疑是個不祥之兆。林曉冉的心沉了下去,但她的臉上沒有顯露任何情緒,只是靜靜地等待趙晴繼續。
“根據公司最新的人員優化計劃,加上你近期的績效評估結果,”趙晴避開林曉冉的目光,聲音越來越小,“公司決定與你解除勞動合同。”
盡管預料到會有這一天,真正聽到這個消息時,林曉冉還是感到一陣眩暈,如同被人迎面打了一拳。
03
“理由是?”她的聲音異常冷靜,甚至連她自己都感到驚訝。
趙晴遞給她一份文件,“具體請看這份解雇通知,主要原因是績效不達標和團隊不和諧因素。”
林曉冉接過文件,掃了一眼,上面密密麻麻的法律術語無非是為這次不公正的解雇披上一層合法的外衣。
“這份績效評估報告明顯不符合事實。”林曉冉的目光從文件轉向李經理,語氣堅定,“李經理,我想知道,這是您個人的決定,還是公司高層的共識?”
李經理推了推眼鏡,嘴角掛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林曉冉,公司的評估系統是客觀公正的。你本季度的工作表現確實不盡如人意,特別是在團隊協作方面,多次與同事發生工作理念沖突。”
這番話堂而皇之地回避了她的直接提問,顯然這一切都是李經理一手策劃的。
林曉冉心中的憤怒如火般燃燒,但她知道,此時的抗議不會改變任何結果。
“李經理,我想我有權利知道具體的評分細則,以及是誰做出的評估。”她強壓著怒火,試圖尋找任何可能的申訴空間。
李經理輕輕搖頭,像是對一個無理取鬧的孩子感到失望,“這是公司機密,無可奉告。”
他瞥了一眼手表,“離職手續已經準備好了,你今天內收拾好個人物品離開,公司會按照勞動法給予相應的補償。”
趙晴在一旁補充道,“你的補償金會在下周打到你的賬戶,如有任何問題,可以隨時聯系我。”
林曉冉張了張嘴,想要反駁,想要爭辯,想要告訴他們這一切有多么不公,但最終,她只是深吸一口氣,默默接過了文件,“我明白了。”
離開會議室的瞬間,一滴淚水幾乎奪眶而出,但她倔強地眨了眨眼,將它逼了回去。
不,她不會在這里崩潰,不會給那些盼著看她笑話的人這個機會。
回到自己的工位,周圍的空氣仿佛凝固了,同事們都低著頭,裝作專注于電腦屏幕,沒人敢正眼看她。
這一切顯然已經不是秘密,或許在她被叫去人事部的那一刻,就已經傳遍了整個辦公室。
只有小王,一個剛入職不久的新人,悄悄地遞過來一張紙巾,“林姐,沒事吧?”
林曉冉接過紙巾,勉強笑了笑,“沒事,職場起伏,正常。”她不想讓自己的情緒影響這個善良的年輕人。
她拉開抽屜,開始整理自己的物品,三年的時光,竟只堆積了這么點東西:幾本專業書籍,一個陶瓷杯,墻上釘著的幾張市場分析圖表,還有桌邊一株已經開始枯萎的綠蘿。
這株綠蘿是她剛入職時買的,本想為冰冷的辦公桌增添一絲生機。
三年來,它見證了她的成長與努力,如今卻要與她一同離開這個地方。
隔壁工位的張敏欲言又止,最終還是走過來,小聲道:“曉冉,不如我們給你申訴一下?大家都知道李經理針對你。”
林曉冉搖搖頭,“算了,魚死網破對誰都沒好處,你們還要在這兒繼續工作。”
她將最后一件物品——一個曾獲得公司最佳員工獎的獎杯放進紙箱,突然感到一陣荒謬,那時的自己,怎么會想到會有今天?
她將獎杯隨手丟進紙箱,發出一聲沉悶的響聲,仿佛也在為這個荒謬的結局嘆息。
收拾完畢,林曉冉環顧四周,這個她待了三年的地方突然變得如此陌生。
曾經的熱情和夢想,如今只剩下一片冰冷與疏離。
她的目光不經意間瞥向了李經理的辦公室,透過玻璃窗,看到李經理正翹著二郎腿,臉上掛著得意的笑容,與人事部的趙晴愉快地交談著,不時發出笑聲,仿佛在慶祝一場勝利。
那一刻,一股無名火從心底升起,林曉冉取出手機,打開公司群,開始輸入一條告別信息。
“各位同事,今天是我在天睿科技的最后一天。三年來,感謝大家的幫助與支持。”她的手指在屏幕上飛舞,“在這里,我學到了很多,也付出了很多。”
她停頓了一下,又接著寫道:“職場如戰場,有時候能力再強也敵不過人為的評判標準。祝愿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順利,也希望公司管理層能更加重視真才實干,而非只看關系與順從。”
她的手指懸停在發送鍵上方,猶豫了一秒,最終還是按了下去。
這是她能做的最后一點抗議,一種無聲的宣言。
信息發出的瞬間,她感到一種莫名的釋然,仿佛卸下了一副重擔。
至少,她沒有默默離去,至少,她讓真相有了一個出口,就算微不足道。
她抱起紙箱,挺直腰桿,一步步向公司大門走去。
身后,同事們的竊竊私語如影隨形,但她沒有回頭,只是稍稍加快了步伐。
有人對她的遭遇表示同情,有人對李經理的行為感到不滿,還有人已經開始盤算著如何在她離開后分割她的工作資源。
職場如此,人心亦如此。林曉冉不再為這些感到憤怒或傷心,只是平靜地接受這個現實。
走廊盡頭,林曉冉不可避免地要經過李經理的辦公室,她刻意放慢腳步,想要讓對方看清楚自己離去時的倔強身影。
04
李經理確實抬頭看了她一眼,眼中閃過一絲輕蔑,隨即又低頭繼續與趙晴交談。
這一瞬,林曉冉只覺得心口一陣刺痛,三年的努力,就這樣被輕易抹殺,連一聲道別都不值得嗎?
三年來的加班熬夜,為項目絞盡腦汁,放棄周末與假期,到頭來,在李經理眼中竟如此輕賤?
她強忍住涌到喉嚨的酸楚,繼續向前走去。
走到電梯口,她按下下行鍵。
“叮”的一聲,電梯門緩緩打開,林曉冉深吸一口氣,邁步走了進去。
隨著電梯門的關閉,她感到一種奇怪的超脫感。
電梯平穩下行,她看著數字一層層減少,忽然想起了曾經的夢想和目標。
電梯到達一層,門緩緩打開,露出寬敞明亮的大堂。
林曉冉調整了一下懷中的紙箱,邁步走出電梯,向公司大門走去。
大堂里人來人往,有剛進門的員工,有正要外出的訪客,還有在前臺等候的快遞員。
沒有人注意到這個抱著紙箱離去的女子,沒有人知道她的故事,沒有人關心她接下來要去哪里。
可在她即將走出大門的瞬間,身后突然傳來一個焦急的聲音:“林曉冉!等一下!”
她疑惑地轉身,看到公司的人事部主管趙晴正快步向她走來,臉上帶著一絲緊張與局促。
“林曉冉,你先別急著走,”趙晴努力調整著呼吸,似乎是一路小跑過來的,“陳總要見你。”
林曉冉一時有些恍惚,不確定自己是否聽錯了,“陳總?”
趙晴點點頭,神色復雜,“是的,陳總剛才看到你在公司群里發的信息,問起了你的情況,得知你被裁員后,立即要求見你。”
林曉冉驚訝地瞪大了眼睛,她沒想到自己隨手發的一條告別信息會引起公司創始人兼總裁的注意。
陳總平日里日理萬機,很少過問部門的具體人事變動,更不用說親自見一個被裁的員工了。
“是關于我的離職補償嗎?”她試探性地問,語氣中帶著一絲警惕。
趙晴搖搖頭,表情更加糾結了,“我…我也不清楚具體是什么事。陳總只是讓我立刻把你帶上去。”
林曉冉猶豫了,她本不想在公司多待一秒,但陳總親自要見她,這實在是一個難以拒絕的意外轉折。或許,這是一個澄清真相的機會?
“好吧,”她最終點點頭,抱緊懷中的紙箱,“帶路吧。”
趙晴松了一口氣,似乎擔心林曉冉會拒絕,“跟我來。”
重新回到電梯中,林曉冉的心跳不自覺地加快了。
電梯上升到頂層,那里是公司高管的辦公區,她只在公司大型會議時來過幾次,對這里并不熟悉。
電梯門打開,趙晴帶著林曉冉穿過安靜的走廊,來到盡頭一扇寬大的實木門前。
門上掛著一個低調的銘牌:陳霖,總裁。
趙晴輕輕敲了敲門,里面傳來一個低沉而有力的男聲:“請進。”
趙晴推開門,示意林曉冉進去,自己則悄然退下,輕輕帶上了門。
林曉冉深吸一口氣,抱緊懷中的紙箱,走了進去。
總裁辦公室寬敞明亮,一整面落地窗讓北京的城市景觀一覽無余。
陳霖,四十五歲左右,身材挺拔,一身剪裁合體的深灰色西裝,正站在落地窗前俯瞰城市的景色。
聽到腳步聲,他轉過身來,臉上沒有林曉冉想象中的威嚴和距離感,反而帶著一絲親切的微笑。
“林曉冉,請坐,”他指了指辦公桌前的訪客椅,“不必緊張。”
林曉冉輕輕點頭,放下紙箱,坐在了椅子上,雙手規矩地放在膝蓋上,像個等待訓話的學生。
“聽說你今天離職?”陳總倒了一杯水遞給她,語氣平靜,沒有一絲斥責或審問的意味。
林曉冉接過水杯,不知該如何回答這個顯而易見的問題,只能點點頭,“是的,剛剛收到了解雇通知。”
“我看過你的資料,”陳總回到自己的座位,目光炯炯地看著她,“天津大學市場營銷專業,畢業后在幾家知名企業實習,三年前加入天睿,一直表現優秀。”
他翻開面前的一份文件,“你主導的幾個營銷項目,效果都相當不錯,特別是去年底的那個線上推廣活動,為公司帶來了顯著的用戶增長。”
林曉冉握緊了水杯,不明白陳總的意圖,是想告訴她,即使業績好也會被裁員嗎?
“謝謝陳總的肯定,”她盡量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平穩,“不過現在說這些已經沒有意義了,李經理認為我不適合繼續在天睿工作。”
05
陳總臉上閃過一絲若有所思的神情,“你知道為什么我會找你嗎?”
林曉冉搖搖頭,內心迷茫與警惕并存。這個問題太過開放,她不確定陳總期待什么樣的回答。
陳總站起身,走到辦公室的門口,輕輕關上了門,又回到她面前,語氣變得更加鄭重,“這里不太方便說,能否借一步說話?”
林曉冉更加困惑了,但還是跟著陳總起身,心中的疑問越來越多。
一個公司的總裁,為什么會對一個普通員工的離職如此關注?為什么要帶她去一個更私密的地方談話?
陳總帶著她離開辦公室,穿過幾個走廊,來到了一處偏僻的安全樓梯間。
這里人跡罕至,安靜得能聽見彼此的呼吸聲。
“陳總,”林曉冉終于忍不住問道,“您究竟要說什么?”
陳總環顧四周,確定沒有其他人在場,才湊近她,壓低聲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