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暖陽灑在上海日月星護理院頂樓露臺上,滬劇《看龍舟》的悠揚旋律與老人們熱烈的掌聲交織成一片。
近日,長白社區“文藝大篷車”載著30余名老年志愿者駛入護理院,為280余名高齡老人帶來了一場五一勞動節主題慰問演出。這場活動不僅是社區文化服務的縮影,更是楊浦區長白新村街道“老年志愿者賦能項目”的生動實踐,通過搭建老年群體互助平臺,讓低齡老人服務高齡老人,既回應“老有所為”的價值追求,又滿足“老有所樂”的情感需求,為老齡化社會注入溫暖活力。
“老幫老”
退休后在志愿演出中找到新舞臺
“看到臺下老人跟著音樂打拍子開心得不得了,我們就覺得值了!”退休后羊偉蘭作為“文藝大篷車”的骨干成員,她所在的團隊每月穿梭于楊浦區各養老機構,用歌聲與舞蹈為高齡老人送去歡樂。這支平均年齡68歲的隊伍,正是長白新村街道“老年志愿者賦能項目”孵化的成果之一。
記者了解到,自去年8月上海楊浦區長白新村街道社會組織服務中心中標“楊浦區長白新村街道老年志愿者賦能項目”以來,開啟為期一年的社區老年志愿者賦能服務。項目由“中國福利彩票公益金資助”,以“益身、益智、益心、益行”四大模塊重構老年志愿服務生態。在“益行篇”框架下,“大篷車”巡演成為明星品牌。
“街道整合社區內12支文藝團隊,通過專業培訓提升節目質量,定期為駐養機構定制文藝服務?!遍L白新村街道社會組織服務中心項目負責人施瑤珺透露,僅過去8個月,“大篷車”已由400余名志愿者完成12場演出,觀演老人600余人次。
在露臺臨時搭建的后臺,滬劇班成員正仔細整理水袖。一名老年志愿者坦言:“年輕時忙著工作,退休后反而在志愿演出中找到了新舞臺?!?strong>賦能項目不僅提供排練場地和演出機會,更為退休的老年志愿者們帶來了有意義的新生活。正如羊偉蘭所說:“我們傳遞快樂,也從老人的笑容里獲得力量——這就是‘老幫老’的魔力?!?/p>
每月一次文藝演出
是他們最期盼的“精神盛宴”
“滬劇一響,阿婆們的眼睛都亮了!”護理院客服管家朱向微指著臺下專注的老人們感慨。這座住滿失能、半失能老人的護理院,90%以上住戶超過80歲,日?;顒影霃絻H限于病房與露臺。護理院每周定期舉辦的演出等活動,成為他們最期盼的“精神盛宴”。
此刻,隨著滬劇《夜色深沉》的唱腔響起,80多歲的李阿婆緊握扶手,輕聲跟唱,布滿皺紋的臉龐泛起紅光。
這樣的場景印證著項目的深層價值。參與“大篷車”巡演的老年志愿者中,均表示“自我價值感顯著提升”,而觀看演出的高齡老人更是豐富了晚年精神生活。90歲的王爺爺已在此居住9年,他告訴記者:“每月都有新節目,比電視里的還好看!”護理院近300平方米的頂樓露臺,成為老人們的“快樂驛站”。
賦能效應正從舞臺向內滲透。項目組在“益智篇”中開發的突發事件應對課程,讓志愿者化身安全宣傳員;而“益身篇”推廣的八段錦活動,已吸引500余名社區老人參與。正如施瑤珺所言:“當低齡老人帶著技能走進護理院,高齡老人獲得的不僅是娛樂,更是與社會聯結的希望?!?br/>
文字丨沈瑩
圖片丨沈瑩
編輯丨文茜婷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