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延吉新村街道舉辦“青春挺膺擔當 強國復興有我”社區職工“青年頌”決賽暨版專·延吉思政育人實踐基地“吉·智”職業體驗計劃啟動儀式。來自街道機關、居民區、轄區單位及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的12組青年選手以詩歌朗誦形式展現新時代青年的使命擔當。活動同步啟動校社合作創新機制,組織高校學生參與“一日城管”“一日居委干部”等崗位體驗,推動青年實踐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
從歷史回響到基層故事,楊浦青年“誦”以詠志
決賽現場,12組選手通過朗誦、情景劇等多元形式展現青年風采。在“崢嶸印記”篇章中,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百年紅色記憶:中共四大的歷史回響》以“從1925到2025”的時空跨度,串聯起中共四大的歷史意義與新時代的傳承使命。
街道黨政辦的情景朗誦《跨越百年的青春對話》則通過《新青年》雜志與北斗衛星的意象碰撞,展現青年奮斗精神的百年傳承。
“青力共治”篇章則聚焦基層實踐。延吉七村居民區的《青春無悔強國有我》生動刻畫社區青年工作者的日常服務場景,控江七村居民區以《青春擔當逐夢啟航》講述社區治理中的“小矛盾”化解故事。敦化路居民區的情景朗誦《以敦化之名赴青春之約》通過“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集體宣誓,展現青年在社區治理中的責任擔當。
在“逐夢擔當”篇章中,綜合行政執法隊的《青春城管擔當有我》再現青年城管隊員維護城市秩序的日常;上海勘察設計研究院的《青春印記》以科技工作者的視角,講述團隊四十年參與城市建設的奮斗歷程。
此外,篇中特設“青年志愿說”分享環節,由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的馬于雯同學講述該校青年志愿者們在第七屆進博會志愿服務的奉獻故事與心得感想中,展現青年將個人成長融入國家發展的擔當精神。
專業評委、青年話劇演員劉柏辰點評稱:“作品以情感張力與專業表達,彰顯新時代青年的精神圖譜。”
校社聯動,和高校聯手打造思政育人實踐基地
活動現場,版專·延吉思政育人實踐基地——“吉·智”職業體驗計劃正式啟動,標志著延吉新村街道校社協同機制邁出新步伐,標志著延吉新村街道校社協同機制邁出新步伐。
記者了解到,該計劃依托“基層實踐”與“志愿服務”兩大平臺,組織高校學生參與“一日城管”“一日居委干部”等崗位體驗,旨在通過社區實踐錘煉青年能力。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黎衛表示,計劃將推動“高校智力資源轉化為基層治理創新動能”。延吉新村街道黨工委副書記、總工會主席奚燁認為:“這是青年觸摸社會、校社協同育人的重要嘗試。”未來將拓展至社區調解、民生服務等領域。
作為延吉新村街道青年思想引領品牌,“延吉青年說”通過三季活動,以“說、秀、頌”形式持續激發青年使命感。街道團工委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深化活動內涵,引導青年成為“黨的創新理論的信仰者、踐行者與傳播者”。
此次賽事與“吉·智”計劃的結合,不僅為青年搭建了展現舞臺,更通過校社聯動機制,為基層治理與城市發展培育新生力量,書寫“強國有我”的延吉答卷。
文字|沈瑩
圖片|沈瑩
視頻|王寅冬
編輯|陳露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