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加快完善國家儲備體系。完善戰略性礦產資源探產供儲銷統籌和銜接體系。”螢石在這兩個體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趪鴥韧饨y計數據的挖掘,自然資源部信息中心統計監測室團隊對螢石資源開發利用形勢形成如下認識和判斷。
一、全球螢石資源儲量及產量高度集中
儲量集中
全球螢石儲量約2.8億噸(2023年),主要集中在墨西哥(24.3%)、中國(23.9%)、南非(14.6%)和蒙古國(12.1%)四國。雖然我國的螢石資源儲量全球排名第二位,但我國螢石儲采比嚴重低于國際平均水平。2016—2023年,我國螢石儲采比平均僅有9.75 a,遠低于南非(平均144.96 a)、墨西哥(平均57.54 a)、蒙古國(平均53.78 a)等螢石資源豐富國家。
產量集中
全球螢石的主要生產國包括中國、墨西哥、蒙古國和南非。2023年,全球螢石產量共880萬t,上述四個國家的螢石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92.3%。其中,中國螢石產量達到570萬t,占全球總產量的65.4%,居世界第一位。2016年來,全球螢石礦年產量在593萬~880萬t之間波動,中國的螢石礦產量在350萬~570萬t之間(圖3),中國螢石產量增長趨勢與世界螢石產量趨勢一致,平均占全球螢石產量的63.7%,是世界螢石產量增長的主要來源。
二、中國螢石礦業權探采比偏低,國內螢石由供過于求轉向供不應求
螢石礦業權探采比明顯偏低。近年來,我國螢石礦業權數量先降后升,探礦權與采礦權比例從2016年的0.39波動上升至2023年0.48,但仍低于合理水平。偏低的探采比意味著我國螢石資源保障存風險,探礦權投入不足將制約資源儲量增長,影響長期供應能力。隨著氟化工、新能源等產業發展,我國螢石需求量急升。自2018年起,國內產量已無法滿足消費需求,我國從螢石凈出口國轉為凈進口國。2023年,螢石表觀消費量達846.5萬t,供需缺口擴大。更嚴峻的是,我國螢石進口近九成來自蒙古國,進口來源高度集中。一旦蒙古國供應波動,如政策調整、自然災害等導致出口減少,我國螢石供應將受嚴重影響,進而制約氟化工、新能源等產業發展。
三、全國螢石礦山產能利用率偏低
截至2023年,全國螢石礦山設計采礦能力3270.3萬噸/年,但產能利用率低。除2021年超40%外,其余年份多在20%左右。大型礦山年均利用率54.1%,中型30.0%,小型僅14.4%。中國螢石礦山還未實現產能的充分利用,小型礦山產能大量冗余無法達產。
四、結論
面對中國目前的形勢,團隊建議:一方面,要加強螢石勘查投入及礦業權投放力度。深化重點區域地質勘查工作,全面準確地掌握我國螢石資源的分布現狀與潛在儲量。在國家層面,應加大中央財政專項資金投入、提供政策保障。加大螢石探礦權投放力度。另一方面,要整合螢石礦山集約化規模化開發利用。淘汰落后產能,支持大型企業主導資源開發,提高集約化水平。
來源:自然資源部信息中心
會議推薦
2025第十八屆中國非金屬礦科技與市場交流大會暨展覽會
5月23-25日 |湖北 宜昌
01.
會議亮點
本次大會同期召開5大論壇,內容涵蓋石英及石英材料、黏土礦物及礦物材料、碳酸鈣、滑石、硅灰石等粉體材料。此次新增化工礦產及石墨論壇,將螢石、磷礦、重晶石、石墨等礦種列入研討范圍,內容更加豐富!
1
石英及石英材料論壇
2
黏土礦物及礦物材料論壇
3
功能粉體生產與應用論壇
4
化工礦產高效開發利用論壇
5
石墨產業技術創新發展論壇
02.
展覽會
本次展覽設計展位60+,展覽規模擴大,展覽范圍涵蓋磨礦、磁選、色選、篩分、分級、粉體改性、檢測等裝備及各類非金屬礦粉體。
03.
會議介紹
中國非金屬礦科技與市場交流大會始于2005年,現已走過了十七年的輝煌歷程,見證了我國非金屬礦行業的進步與發展?,F已發展成為非金屬礦行業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大的品牌會議。近年來會議規模達600+,吸引了來自國內外的科研機構、專家學者,以及企業代表的積極參與。
歷屆會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