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短視頻單元榮譽盛典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行。山東省民政廳、農村大眾報與濱州市聯合制作的以惠民縣地名文化保護為內容背景的微紀錄片《黃河岸邊是我家》榮獲短視頻單元“民政中國”板塊二等獎。
《黃河岸邊是我家》微紀錄片時長5分16秒,講述了濱州市惠民縣的地名文化志愿者,懷揣對家鄉、對黃河的熱愛,主動參與黃河岸邊地名文化挖掘和傳承保護的故事。特別是年近八旬的退休干部李向陽,利用畫筆,耗時三年,把惠民縣消失的古地名,以畫卷的形式實現了重現;退休教師高秀亭,克服自身殘疾不便,堅持走訪沿黃村莊,挖掘整理了大量村名故事。該作品創作嚴謹,視角客觀,感情真摯,展現了濱州大地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
地名是歷史的見證、文化的記憶、情感的寄托。近年來,濱州市民政局持續加強地名文化挖掘、保護和傳承,賡續濱州地名文脈,傳承優秀地名文化,加強黃河沿岸古村古鎮地名文化挖掘宣傳,高質量完成了全省社會力量參與地名文化保護試點任務、評選公布了第一批市級地名文化保護遺產名錄、市縣兩級分別出版了《濱州地名故事》及縣級地名故事等地名文化成果。惠民縣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地名文化保護,開展了豐富多樣的地名文化志愿服務活動,全縣地名工作志愿者憑借對家鄉的情感和熱愛,在地名文化傳承保護中,讓一個個地名,成為人們抹不去的鄉愁記憶,持續綻放著時代光芒。
下一步,濱州市民政局將進一步加強地名文化研究與挖掘,完善地名文化保護機制,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整合多方資源力量,推動地名文化傳承與創新,為品質濱州建設和鄉村振興注入持久地名文化動能。
記者 劉萍 通訊員 趙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