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參考消息網(wǎng)消息,中方因日程沖突無法出席英國“國際能源安全峰會”,這一事件引發(fā)國際輿論強烈震動。
這場原計劃4月24日、25日召開的峰會,涵蓋氣候轉型、能源安全和地緣政治風險等議題,超75國收到邀請,最終預計60多國參會。從受邀名單就能看出端倪,有強大石油和天然氣利益的國家、開始開發(fā)化石燃料或有大量未開發(fā)儲量的國家在列,而那些最易受氣候危機影響的國家卻被排除在外。俄羅斯也因為俄烏沖突沒收到邀請函,這種“雙標”做法,讓峰會從一開始就充滿爭議。
特朗普(資料圖)
要說爭議最大的,還得是美國的參會人員安排。特朗普政府派出一名否認氣候變化的官員參會,這操作直接把峰會推向輿論風口浪尖。大家都知道,特朗普一上臺就再次退出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xié)定》,對清潔能源政策進行大清算。這次派這樣的官員來,擺明了是想借著峰會的機會,攪亂全球能源轉型的節(jié)奏。
中國在全球能源領域的地位,那可不是說說而已。作為世界最大的清潔能源技術生產(chǎn)國,中國在可再生能源和電動汽車領域走在世界前列。國際能源署的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在全球太陽能電池板、風力渦輪機的產(chǎn)量占比都超過半數(shù),電動汽車保有量更是遙遙領先。不少國家都盼著能借著這次峰會,和中國展開能源合作。中方缺席,60多國的期待直接落空。
英國財政部長里弗斯(資料圖)
英國作為東道主,這次臉可丟大了。英國一直想通過主辦這場峰會,提升自己在國際能源領域的影響力。原本指望著中國參會給自己撐場面,結果竹籃打水一場空。英國財長忍不住痛斥,說特朗普政府的做法太愚蠢。為啥這么說?因為美國的這些舉動,徹底破壞了國際能源合作的氛圍。
美國這么干,目的其實很明確。一方面,美國是化石能源出口大國,想煽動與會各國加強對美國油氣資源的依賴。有分析指出,美國的頁巖油產(chǎn)量近年來大幅增長,出口量也逐年攀升,去年美國原油出口量已經(jīng)位居全球前列,特朗普政府就是想通過這種方式,給美國能源企業(yè)謀取更大利益。另一方面,美國就是想借機打壓中國。中國在清潔能源領域發(fā)展勢頭迅猛,威脅到美國的“霸主”地位,所以美國想在峰會上抹黑中國,渲染“中國威脅論”,阻礙中國在國際能源領域的發(fā)展。
但美國沒料到,自己的如意算盤打錯了,還把英國給坑慘了。英國政府消息人士就放話,不會為了和美國恢復經(jīng)濟正常化,犧牲和中國的經(jīng)濟往來。這相當于直接給美國表態(tài),別想讓英國在中美之間選邊站。其他國家也都看明白了,美國就是想把峰會變成自己的“一言堂”,為美國利益服務,根本不是真心想推動全球能源合作。
特朗普(資料圖)
這次中方缺席,釋放出一個強烈信號。在國際能源合作中,中國不會屈服于任何外部壓力。中國一直堅持走自己的清潔能源發(fā)展道路,推動全球能源轉型。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持續(xù)增加,國內已經(jīng)建成多個大型風電、光伏基地,為全球能源轉型提供了“中國方案”。而且中國還積極和其他國家開展清潔能源合作,幫助發(fā)展中國家建設清潔能源項目,在國際上贏得廣泛認可。
反觀美國,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做法,讓美國在國際能源領域越來越孤立。美國退出《巴黎協(xié)定》,否認氣候變化,阻礙能源轉型,這些行為不僅遭到國際社會批評,也讓美國在國際能源合作中失去信任。這次峰會,美國派否認氣候變化的官員參會,更是讓其他國家看清美國的真面目。
這場峰會還沒開始,就因為美國的一系列操作變了味。原本是國際能源合作的平臺,現(xiàn)在卻成了美國謀取私利、打壓他國的工具。中方缺席,看似是一個遺憾,但從長遠來看,這恰恰是明智之舉。中國不會參與這種被政治操弄、失去公正性的會議,而是會繼續(xù)堅定地走自己的能源發(fā)展道路,推動全球能源轉型,為世界能源安全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貢獻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