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劉瀾昌
在白宮爆發災難性沖突后,美國總統特朗普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終于在梵蒂岡進行了“首次”碰面。當地時間4月26日,在教皇方濟各葬禮期間,兩人僅用短短15分鐘完成了一場充滿尷尬意味的對話。盡管白宮宣稱此次交流“富有成效”,烏方也稱其具有“標志性意義”,但透過浮夸辭藻背后,真實的氛圍卻是寒意刺骨。美烏關系,在這場短暫會面后,并未彌合,反而更加暴露出雙方在俄烏沖突走向上的巨大裂痕。
特朗普在《時代》周刊的專訪中赤裸裸地表露了自己的立場。他將俄烏戰爭的爆發歸咎于烏克蘭試圖加入北約,明確表示正在推動一項和平協議,其中包括承認克里米亞歸屬俄羅斯,默認烏克蘭失去約20%的領土。更令人震驚的是,特朗普公然宣稱烏克蘭未來永無可能加入北約。這種姿態不僅是對烏克蘭獨立主權的踐踏,也是對整個戰后國際秩序的赤裸裸挑釁。與其說特朗普在推動和平,不如說他正急于將烏克蘭推向屈辱的和談桌前,以便為自己的政治履歷添上一筆“結束戰爭”的虛假榮耀。
澤連斯基的回應強硬而決絕。他在梵蒂岡短暫會晤后重申,烏克蘭絕不會在法律上承認任何一寸被占領土屬于俄羅斯。雖然烏克蘭當前確實缺乏收復克里米亞的軍事力量,但澤連斯基呼吁國際社會繼續對俄施加經濟與外交壓力。這種堅持并非孤注一擲的盲目,而是對國家尊嚴與未來安全的最后堅守。對于烏克蘭而言,割讓領土不僅意味著戰敗,更意味著國家合法性的根本性崩潰。澤連斯基清楚地認識到,一旦接受特朗普版“和平協議”,烏克蘭將永遠淪為一個被分割、被背叛的失敗國家。
事實上,美烏之間關于和平協議草案的巨大分歧早已昭然若揭。美方提案要求烏克蘭在法律上承認克里米亞歸屬俄羅斯,并默認俄軍占領烏東大片地區;而烏方與歐洲國家擬定的提案則堅決推遲領土問題討論,拒絕在任何停火協議中包含領土讓步內容。在安全保障方面,美方草案同樣模糊回避,只承諾由歐洲國家作為安全保證者,缺乏實質性承諾;而烏方堅持要求全面而明確的安全保障,包括不限制烏克蘭擴軍與盟軍駐扎。這些根本矛盾,注定了所謂“快速達成協議”只是一廂情愿的政治幻想。
俄方此時在戰場上加大攻勢,宣布“完全解放”庫爾斯克地區,意圖進一步打擊烏克蘭的士氣。而在外交前線,普京與美國特使威特科夫的三小時會談,釋放出俄方愿與烏直接對話的信息。特朗普隨即在社交平臺上興奮宣稱俄烏已“非常接近達成協議”,似乎急于將俄烏戰爭的終結作為自己的外交成就。但現實遠比他想象的要復雜得多。烏克蘭拒絕屈服,歐洲盟友對美方的單邊施壓同樣充滿疑慮,俄方雖然表面配合,實則更希望坐收漁翁之利,讓烏克蘭在缺乏國際支持中自我瓦解。
然而,就在俄美密談期間,俄軍總參謀部作戰總局副局長莫斯卡利克在莫斯科遭遇爆炸身亡。俄方迅速指控烏克蘭情報部門主導暗殺,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直斥基輔政權“野蠻背信”,破壞和平談判氛圍。這一事件,不僅讓俄烏之間的互信降至冰點,也令本已搖搖欲墜的外交談判蒙上一層血色陰影。特朗普宣稱的“和平將近”,在現實中卻充滿了更多的不確定與暴力因子。
今日的俄烏局勢下,特朗普試圖用極限施壓的方式迫使澤連斯基讓步,幾乎注定徒勞。烏克蘭國內強烈的民意反對領土割讓,歐洲國家對美國孤立施壓的不滿情緒高漲,俄羅斯在軍事上雖占上風,但也無力在短期內實現徹底勝利。真正可能到來的,不是和平協議,而是戰爭的另一階段,一個烏克蘭更加絕望、俄羅斯更加冒進、國際局勢更加混亂的階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