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兩三年,國產自主品牌汽車的競爭段位已經到了豪華/超豪華。仰望U7(參數丨圖片)、小米SU7 Ultra、蔚來ET9以及鴻蒙智行旗下的尊界S800,新品牌、新技術不斷沖擊觀眾的眼球。
2025上海車展之后,極氪9X等更多的豪華新車又開始涌現。
“拳打BBA,腳踢勞賓邁”只是產品層面上的,中國自主品牌樹立“中國新豪車”的目的是為了不做傳統豪車跟隨者,也可以說是用科技和新造車理念重新定義旗艦的概念,直接跳出了原來豪車的競爭圈子。
正如小通強調的那樣,豪華汽車之間的競爭絕非只有產品一個維度,傳統豪華汽車品牌守擂上百年,早就打下了堅實的口碑,擁有一大批忠實粉絲,品牌底蘊、價值,很多時候比產品本身更重要。
從這個角度去看,“中國新豪車”無疑還很年輕,中國新能源造車歷史不過20余年,要改變市場對國產汽車的認知,不能光靠PPT“虛空吊打”。
作為“中國新豪車”之一,蔚來ET9是近期一大熱門。交付首日,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成為首位ET9車主。2025年4月,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在體驗ET9之后非常滿意,當場下單,李斌將會親自交付。
李斌帶著比亞迪王傳福體驗之后,后者也給過蔚來ET9很高的評價。
但“假如我有80萬,我干嘛不買BBA”的聲音依舊很大,外界充滿對國產豪車的質疑。于是蔚來ET9上市之初,李斌歡迎大家到店體驗ET9,他自己還下場給看車的客戶耐心講解。
那么,豪車消費群體對國產豪車的態度如何,借著蔚來首批ET9展車到店的機會,小通去線下了解了一番。同時,經過簡單的試乘試駕體驗,小通還想通過蔚來ET9討論一下,國產豪車是否只是“價格高”而已。
緊鄰奔馳寶馬,蔚來選了個“好舞臺”
位于棠下智匯Park的NIO Home,位置可以說“得天獨厚”。
為什么是“得天獨厚”?NIO“牛屋”旁邊就是奔馳、寶馬、特斯拉和理想的門店,一定程度上可以吸引到看寶馬、奔馳的客戶,或者是為特斯拉、理想等潛在客群提供另一個對比對象。
(圖片來自電車通攝制)
根據小通的觀察,似乎就是這樣,部分抽空來看車的客戶看完寶馬、奔馳之后不會立即離開,而是帶著“來都來了”的心態,走去隔壁的NIO Home、特斯拉看一看試一試,給新能源品牌提供了一些機會,客流相對稀少的工作日,亦是如此。
這一天,絕大部分到店的客戶,沒有在展廳內停留太久,或者說展廳只是一個洽談的地方。
原因在于,展廳內的蔚來車型,基本上都是上市很長一段時間的款式,傳聞中基于NT2.5平臺打造的迭代新車還未進入宣發階段,店內的展車“沒啥好看”。市內大部分NIO Home展廳面積并不大,包括棠下智匯Park里的這家,都容不下ET9。
于是ET9走到哪,看車的客戶就跟到哪。
(圖片來自電車通攝制)
“今天的確有不少客戶來看車,但看的都是ET9,試駕車第一天到店,再加上店里放不下這款車,就算天氣很熱,只能辛苦一下他們在店外邊看了。”負責接待的工作人員說完,給小通遞了一瓶水,并表示預約ET9體驗的人還有一兩撥,讓我耐心等待一下。
以及他還透露,新車螢火蟲即將在NIO Home展出,也歡迎小通來體驗。
外形設計爭議大,但“科技新貴”直呼喜歡
很快,上一撥試乘試駕的客戶坐著ET9展車回來了,小通得以近距離觀察它。
拋開傳統豪華燃油車設計思路的蔚來ET9,很難找到類似的先例,既沒有大排量傳統豪華轎車的長前艙,堪比SUV的離地間隙,尾部造型也是行政轎車中十分不常見的,要說行業內有什么如此大膽的設計,小通認為應該是法拉第未來的FF 91。
極具辨識度的設計語言又能讓你看出來,這臺車出自蔚來之手。
(圖片來自電車通攝制)
沒有了發動機,電驅系統集成度高,新能源汽車不僅有了前備箱,座艙空間也不用為其讓步
對了,作為行政級豪華轎車,ET9尾部的電動升降尾翼,和“行政”二字也格格不入。如果你習慣傳統豪華轎車,對ET9這樣的設計語言,一時間難以接受很正常。
和同為行政定位的ET7相比,ET9的飛航設計更有張力和氣場。它的張力也反映在尺寸上,車長超5.2米,寬超2米,車高超1.6米,尤其是高度,很難想象這是一輛轎車會有的參數。
ET9長得高有很多好處,容得下換電結構,高個子坐到后排也不會感到頭頂空間不足,這是小通頭一回覺得轎車后排的頭部空間可以用充裕來形容。
(圖片來自電車通攝制)
說起內飾,用料高級是豪華車型的基本操作,但ET9的高級科技感還藏在細節里。比如車內的各種屏幕都很強調R角設計,儀表屏、后排屏幕,甚至是后排中島的控制屏,都有著高度接近的圓角設計和類似平板電腦一樣的窄邊框。
頂部的天空橋很有意思,和下方的行政橋形成呼應,視覺上加強了兩邊座椅的獨立感,物理遮陽簾也支持單獨控制。
還有一個細節是,像可升降的中控面板等一切可活動的裝置,運作的過程中都不會傳出廉價的電機轉動聲音,高級感就這么來了。
(圖片來自電車通攝制)
“和剛剛看的S級比起來,我是更喜歡這一套內飾設計的。奔馳S那種是‘穿金戴銀’,都是做給別人看的,這是出去談客戶的自信,自己用得舒不舒服,別人可不會在意。(ET9)各方面都很不錯,我沒什么(奔馳/寶馬)情懷,不介意車上少幾個按鍵,人前顯得新潮一些,平時也可以用來帶帶家人。”
上一撥完成試駕體驗的老李(化名)給了ET9很高的評價,他并不是我們想象中的“老錢”,更像是積極擁抱新能源的“科技新貴”,在他眼中,科技感拉滿的ET9比在奔馳店看的S級更能和他產生共鳴。
“各項配置我都很喜歡,開起來坐起來都很舒服。”他還建議我有機會一定要試試。
另一撥試乘試駕的則是一對夫妻,他們比上一撥試駕的老李年輕得多,不同的是,他們不是從寶馬、奔馳的門店過來的,更認為他們所處的年齡段,應該嘗試一些“新的東西”。
滿足高水平商務出行之余,他們還希望ET9能充當家用車。
(圖片來自電車通攝制)
“科技歸科技,但它和BBA那些(旗艦轎車)實在太不一樣了,我們是比較喜歡新科技,聽不懂配置也覺得體驗很好,但大幾十萬不可能只考慮車,也不可能用用就換。”坐在后排的女士話中有話,一方面是新造車理念帶來的沖擊需要時間消化,另一方面,也對這些年輕的新勢力能否擁有持續長久的生命力感到疑惑。
雖然和那些發表極端言論的鍵盤俠差別很大,但他們對國產豪車的態度也很謹慎。我想,蔚來ET9只是一個縮影,無論是尊界S800還是仰望U7,絕大部分客戶在考慮大幾十萬的新能源豪車時,應該也不會像買個玩具一樣,出于單純的本能和沖動付錢。
不與“小米超跑”較高下,ET9也能從容
說罷,小通走進了蔚來ET9,開始了簡短的體驗。
豪華行政轎車的上下車的確不是一般車型能比的,手指劃過門把手之后,電動門慢慢開啟。內部扶手的位置也配備了電動門開關按鍵,開關車門的整個過程十分優雅。
不對,細想一下行政轎車的使用場景,大多都有專人開關車門,還是小通格局小了。
后排的老板位體驗堪稱頂級,面料和各種縫線做工基本上沒得挑,座椅幾乎可以做到躺平,坐上去只有“享受”二字。后排只有行政島表面采用了一點木材覆蓋,更多的是Nappa真皮軟包,內飾氛圍其實很克制,看不出來很貴。
(圖片來自電車通攝制)
但前面也說了,蔚來ET9的思路和“穿金戴銀”的傳統豪車不同,這種貴氣,更多是科技感營造出來的,比如后排娛樂屏幕和行政島的控制面板都做了類似的圓角和包邊處理,后排屏的角度支持電動調節,投屏、地圖等基礎功能都不在話下。
乘坐感受可以簡單分為避震和NVH兩個方面討論,電驅系統安靜平順是人盡皆知,剔除內燃機這個最可能傳出噪音的因素,基本上只有胎噪、周邊車輛的鳴笛聲音能夠傳進車內。
蔚來很用力宣傳的天行底盤和主動懸架,并不是為了讓車內的乘客擁有絕對懸浮的乘坐感受,小通感受下來,基本的路面信息依舊會扎實地傳進車內,而主動懸架存在的意義更像是在遇到拋跳、高頻顛簸等情況時,主動調節車身姿態,讓ET9始終保持平穩。
(圖片來自電車通攝制)
從駕駛感受來說,這套天行底盤也是一樣,路感依舊有,只是開車的過程能夠感覺到和其它車型不一樣的從容和穩定。
“ET9不是用來跟跑車比加速的,我們的客戶基本不在乎它的馬力有沒有小米的大,邁巴赫搞V12也不是為了和保時捷比加速。”
工作人員似乎知道小通要問什么,707馬力在這個價位當中的確有些不夠看,仰望U7、尊界S800高配版的動力都是800匹往上,ET9輸了一些參數,前后雙電機布局也有些吃虧。
以及看起來比較怪異的方向盤,小通用了一下,習慣左右握持方向盤的用戶可以很快上手,長途巡航時,雙手搭在方向盤下方也比較適合。
(圖片來自電車通攝制)
因為是線控轉向,ET9沒有傳統的轉向柱硬連接,一方面它的方向盤調節空間很大,另一方面就是它具備可變轉向比的能力,大約130°就可以打滿方向,加上有后輪獨立轉向這項配置,掉頭之類的不成問題,也不至于像網上說的那樣會“打手”。
開了一圈小通發現,除了能感受到和其它常規車型不太一樣的駕乘反饋、頂級的內飾用料和更精致的細節修飾,頂級行政轎車的尖端科技,顯然需要通過更長的體驗周期,才能發掘到真正與眾不同的地方。
可能只有真正身處這個消費層級,閱車無數的大老板,才更能感受到科技豪華與傳統豪華之間的體驗差異了。
國產新豪車,不應只做“包子里的肉”
說起來,蔚來ET9的路人緣比較一般,沒什么回頭率。
在路上,它沒有花哨的配色,也沒有十分夸張的造型,穩重且流線的姿態很難刺激到路人的眼球,大概除了蔚來車主之外,就很少能有路人發出“哇,蔚來ET9”這樣的驚嘆。對比仰望U7、尊界S800這樣攜帶品牌光環的同級別產品,ET9確實有些被動。
畢竟現階段絕大多數NIO Home展廳沒有擺放ET9的位置,僅靠試駕旗艦的短期接觸,很難建立起對一輛新車的具體認知,普通人可能只會覺得“挺好”“很舒服”,但看起來不會是很尊貴的那種。
(圖片來自電車通攝制)
讓小通去評價蔚來ET9,就像是“包子里的肉”,表皮之下藏著的硬技術很難被感知到。想要讓普通人記住奔馳很簡單,但讓他們記住奔馳在背后用了哪些科技,具體是什么技術原理,幾乎做不到。如果蔚來要用ET9和技術樹立招牌,需要更長的滲透周期。
但科技標簽打響之后,對品牌的影響力是長期且積極的,行業當中的成功案例也有許多,除了剛剛說到的奔馳,奧迪也是通過quattro四驅系統名震天下。ET9之前,蔚來并非沒有技術底蘊,EP9曾用6分45秒征服紐北賽道創下歷史圈速記錄,這已經是小米SU7 Ultra之前的事情了。
要打響技術牌,就要讓普通人也能看得到、摸得到,首批ET9展車到店時,李斌就歡迎大家到店體驗。在以往,許多車企考慮到展車維護,頂級旗艦車型要么預約體驗,要么直接攔起來,和普通群眾形成距離感。
而今年的上海車展蔚來展臺,更是一口氣擺出7臺ET9展車,目的已經很明確了,就是讓到展臺的觀眾,都能更快地接觸ET9,甚至還上演了寶馬高管組團打卡ET9的戲碼。小通在現場觀察過,他們的感受似乎還挺滿意。
硬要說國產新豪車是踩著傳統豪華的“肩膀”崛起,這樣的說法并不準確,旗艦轎車是品牌理念、本土文化底蘊的載體,不應該只是因為“長得像”去下“抄襲”的言論。更何況蔚來ET9、仰望U7還在旗艦行政轎車上大量采用運動、流線元素,技術路線天差地別。國產新豪車短期內難免會遭到非議,小通認為這是新興產品崛起的必經之路。
(圖片來自電車通攝制)
好消息是,蔚來ET9等國產新豪車正在被慢慢接受,企業老板掏錢支持,知名車企高管的高度關注,無疑是最有力的證明。
又或許,中國新豪車更需要像小米、華為這樣的品牌影響力,以及“你盡管踩油門,剩下的交給quattro”這樣容易令人記住的標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