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落實山東省社會化助殘試點城市及全國孤獨癥兒童關愛先行先試任務,濰坊市殘聯與山東第二醫科大學于4月25日召開專題座談會,共商“社會化助殘+科技助殘”協同創新路徑,探索高校與殘聯合作助力殘疾人服務的新模式。
聚焦”雙試點“使命,校政協同發力
作為全省社會化助殘試點和全國孤獨癥兒童關愛先行先試城市,濰坊市亟需整合多方資源破解助殘服務痛點。座談會上,山東第二醫科大學副校長、臨床醫學院黨委書記王承高指出,高校在醫學研究、康復技術及人才培養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可通過學科賦能與社會服務結合,為殘疾人提供全鏈條支持。市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王妍妮強調,此次合作旨在構建“政策引領、科技驅動、服務落地”三位一體助殘體系,打造具有示范意義的“濰坊模式”。
五大共識擎畫合作藍圖
雙方圍繞助殘服務效能提升達成五大核心合作方向。一是實踐融合機制,將高校社會實踐項目與助殘服務對接,建立學生志愿服務常態化平臺。二是科技防治網絡,依托醫學學科優勢,搭建覆蓋篩查、干預、康復的孤獨癥三級防治體系。三是心理支持創新,聯合開設學科賦能的24小時心理援助熱線,強化殘疾人及家庭心理健康服務。四是勵志教育聯動,推動殘疾人勵志宣講團進校園,促進殘健融合教育。五是醫療普惠落地,優化附屬醫院康復診療政策,擴大殘疾人醫療救助覆蓋面。
三維聯動打造可持續模式
王妍妮指出,通過“政策銜接+科技創新+精準服務”的聯動機制,重點突破三大領域,一是政策設計,將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為助殘政策工具包。二是技術攻關,研發孤獨癥早期篩查AI工具及智能康復輔具。三是服務閉環,構建“高校培訓-社區實踐-醫院支撐”的服務生態鏈。
強化實施保障,錨定品牌建設
為確保項目落地,雙方將成立聯合工作組,實行調度評估”機制。王承高副校長表示,學校將整合臨床醫學、康復治療學等多個個重點學科資源,設立助殘專項研究課題,并盡快推動附屬醫院康復門診費用按比例減免等惠民措施。
此次合作開創了高校深度參與殘疾人社會治理的新范式,其“學科資源社會化轉換”經驗有望為全省提供參考,特別是在科技助殘與孤獨癥防治領域或形成突破性成果。
(來源:濰坊市殘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