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是世界飛行員日。這一天,致敬全球飛行員做出的卓越貢獻。他們憑借專業與勇氣,保障著無數乘客安全抵達世界各地。從萊特兄弟和他們半正式的飛行服開始,飛行員風格逐漸延伸到飛行員夾克、飛行服、手表和太陽鏡。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尋飛行員引領的那些時尚潮流。
精準時間掌控:飛行員腕表
1904年,巴西飛行員阿爾貝托·桑托斯·杜蒙特 (Alberto Santos-Dumont) 在駕駛雙翼飛機時遇到了讀取時間困難的問題。他無法在控制飛機的同時,取出懷表查看時間。因此他向朋友鐘表匠和珠寶商路易·卡地亞(Louis Cartier)求助。卡地亞將懷表微型化設計成可戴在手腕的時計,現代腕表由此誕生。
飛亞達推出的運20鴻運款飛行員手表
此后,腕表與飛行聯系愈發緊密。百年靈腕表以精準可靠的計時功能,打造專業航空計時系列,滿足飛行嚴苛需求;萬國表的飛行員系列腕表,將經典設計與工藝結合,成為航空腕表標桿。而在中國,飛亞達與中國航空事業、中國飛行員淵源已久。2001開始飛亞達為中國飛行員提供專業航空計時裝備;2003年,飛亞達為中國空軍飛行員研發的計時腕表成為空軍飛行員標準制式用表。
時尚界寵兒:連體服
連體服誕生于20世紀初。1917年,澳大利亞飛行員弗雷德里克·西德尼·科頓(Frederick Sidney Cotton)憑借其在高空低溫飛行的經驗,發明了“西德科特”連體飛行服,解決了飛行員的保暖問題。“西德科特”飛行服直到20世紀50年代都是英國皇家空軍的標準裝備。
20世紀30年代末,意大利時裝設計師艾爾莎·夏帕瑞麗(Elsa Schiaparelli)將連體服帶入了時尚界。從此,連體服的流行在軍用和民用都有體現。20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是連體褲的黃金時期。幾乎每位設計師都推出了各自版本的連體褲,從奧斯卡·德拉倫塔(Oscar De La Renta)和迪奧(Christian Dior),到André Courrèges和圣羅蘭(Yves Saint Laurent)。如今,連體褲已成為現代衣櫥的潮流單品。
經典永流傳:飛行員夾克
飛行員夾克(或飛行夾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戰。當時大多數飛機采用露天駕駛艙,飛行員暴露在嚴寒的環境中。為了應對這一挑戰,軍隊開發了注重保暖和機動性的飛行夾克。早期的軍用飛行員夾克大多采用皮革、毛皮等材料制成,并配有隔熱內襯。
湯姆·克魯斯和凱莉·麥吉利斯在《壯志凌云》 (1986年)拍攝期間。
隨著時間的推移,飛行員夾克逐漸超越了其軍裝根源,成為休閑服飾中的時尚單品。20世紀80年代,湯姆·克魯斯在電影《壯志凌云》中身著飛行員夾克出鏡,鞏固了它作為酷炫陽剛象征的地位,也進一步提升了它的流行度。如今街頭品牌紛紛擁抱飛行員夾克,并經常采用緞面、尼龍和絨面革等材質打造,以彰顯都市美感。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古馳(Gucci)和博柏利(Burberry)等奢侈品牌也推出了高端飛行員夾克,其刺繡、字母印花和優質面料令人眼前一亮。
魅力點睛之筆:飛行員太陽鏡
基于在高空對抗強烈陽光的需求,1936年,美國著名光學公司博士倫設計了第一副飛行員太陽鏡。采用綠色鏡片設計的原型被證明可以消除眩光而不會遮擋飛行員的視線。這種新型防眩光眼鏡可以“ 阻擋”美國飛行員眼睛的干擾光線,因此得名“雷朋”(Ray-Ban)。
出于模仿飛行員的心理,普通人在1937年就能夠購買和佩戴這種眼鏡。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是第一個真正普及墨鏡的人,當他在菲律賓海灘登陸時,戴著一副雷朋太陽鏡,擺出各種夸張的姿勢,在當時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今,飛行員太陽鏡款式琳瑯滿目,從明亮活潑到棱角分明,各種風格應有盡有。在Celine的AW19秀場上,模特們穿著及膝皮靴,戴著深色鏡片亮相;Miu Miu則提升了太陽鏡的比例,將鏡腿抬高到高于常規的高度,緊貼著佩戴者的眉毛;Emilio Pucci、Emporio Armani、Eudon Choi 和Givenchy等品牌也對這款經典設計進行了巧妙的詮釋。
航空服飾擁有悠久的歷史。從結實的飛行員夾克到經典的飛行員墨鏡,它們至今仍是勇氣、冒險和精致的象征,這些深受飛行員和時尚達人喜愛的標志性單品,從云端到地面,至今仍在時尚界占有一席之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