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嫁閨女不圖彩禮,只盼小兩口把日子過紅火!”4月25日,在銀川市金鳳區黃河東路街道雙渠口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里,村民李建軍以“零彩禮”嫁女的親身經歷贏得滿堂掌聲。當天,該村黨員、村干部、村民小組長簽署了65份《移風易俗承諾書》,帶頭抵制高價彩禮、簡辦紅白事。
李建軍嫁女兒時,主動提出“分文不收彩禮”。“我提出免彩禮時,在村里還引起了熱議。”李建軍說,隨著女兒出嫁,小夫妻恩愛和睦的生活狀態讓一些曾經質疑的村民轉變了想法,越來越多村民開始效仿。對此,村里的紅娘楊鳳芹深有感觸,“這兩年,村里大多數嫁閨女的人家,都不再攀比彩禮了,有的還倒貼支持新人創業,風氣大變樣!”
“喜事簡辦既‘減負’又‘增福’,省下票子攢家底。”村民馬桂林為兒子操辦婚禮時,主動選擇了“簡約版”流程,取消高價婚車車隊、縮減宴席規模。一場婚禮辦下來,花費不到傳統婚事的一半。“省下的錢,我都給孩子們了,減輕了家庭負擔,這才是實實在在的‘里子’!”馬桂林的務實選擇引發村民共鳴。
雙渠口村黨員、村干部、村民小組長共同簽署《移風易俗承諾書》
如何讓新風尚扎根鄉土?雙渠口村打出“組合拳”,引導紅娘轉型成為“新風向導”,吸納農村紅娘加入紅白理事會,利用其人脈資源,在說媒時同步宣傳“重情輕禮”理念;志愿隊伍“入戶破冰”,成立移風易俗志愿服務隊,通過微信群分享、文藝快板、交流談心等方式,將“抵制高價彩禮”編成順口溜,讓政策入腦入心;承諾書“亮身份”,黨員干部帶頭簽約,承諾“婚事新辦、喪事簡辦”,接受群眾監督。
“當簡辦喜事成為新時尚,不僅省下了金錢,還減少了人情負擔,換來的是鄉村的和諧與活力。”雙渠口村黨支部副書記李濤告訴記者,今年以來該村已經開展了5場移風易俗主題講座,舉辦了3場文藝表演,發放倡議書500余份,惠及群眾超千人。“我們還在積極探索將踐行文明婚俗、簡辦紅白事等納入村里‘文明家庭’評選標準等,通過多種方式鼓勵村民,激發大家的參與熱情。”李濤說。(記者 陶濤 文/圖)
內容來源:寧夏日報客戶端
技術編輯:曾杰
責任編輯:于蕓霞
審核:馬學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