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為了進一步扎實推進信息技術與司輔服務融合創新,構建數字司輔新生態,4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學智慧司法研究院(以下簡稱“智研院”)與廣東漢普法務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漢普法務”)在上海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扎根中國司法實踐需求,增強司法輔助事務外包業務相關信息化產品和政法資源共享水平,共同推動司法輔助事務行業信息化轉型升級,為構建中國特色智慧司法體系注入新動能。
儀式伊始,智研院常務副院長楊力表示,新時代背景下,智慧司法已成為推動法治社會建設的重要力量,司法智能化既是新時代法治建設的必然趨勢,也是提升司法效率、服務人民群眾的重要抓手。我們期待與漢普法務攜手,共同探索大模型技術在司法輔助事務外包場景的創新應用,推動智慧司法向更高水平邁進。
漢普法務總經理宋潤發在致辭中表示,漢普法務作為中國司法輔助事務外包行業的開創者和領跑者,深耕司法輔助事務外包領域十余年,深度參與司法改革探索和創新實踐,一直致力于為政法單位提供先進的案件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我們將以此次合作為契機,以“人+技術”驅動模式,將充分發揮市場化、場景化的優勢,與智研院的學術底蘊、技術儲備形成強互補,開放合作、互利共贏,加速推進合作項目示范落地,共同為新時代智慧司法建設貢獻自身力量。
隨后,漢普法務總經理宋潤發與智研院常務副院長楊力代表雙方正式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這一刻,標志著雙方的合作正式進入實質性階段,合作將聚焦“數字司法”產品戰略布局,以“法學理論+信息技術”雙輪驅動,瞄準技術賦能司輔場景應用、人才培養生態共建、產學研協同共創、市場化模式創新探索等核心目標,攜手推進司輔智能化縱深發展。簽約儀式后,雙方進行了深入的座談交流。與會人員圍繞智慧司法的發展趨勢、技術瓶頸、應用場景等話題展開了熱烈討論,并深入溝通和探討了未來的業務合作方向、示范落地項目等事宜。
此次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不僅為漢普法務和智研院的未來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是智慧司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里程碑。雙方表示將以此次合作為新的起點,持續深化在資源搭建、技術研發、標準制定、人才培養等領域的協作,共同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合力促進智慧司法建設實現新突破。
上海交通大學智慧司法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學智慧司法研究院(簡稱“智研院”)成立于2021年6月,在最高人民法院指導下建設,主要依托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機構共同建設,是采取實體化運營的校級研究機構。
智研院以“源于工程、理論提升、回到工程”為指導思想,以“小規模、高水平、跨學科”為出發點,凝聚形成領域性強、特色鮮明、實力雄厚的學術和研發團隊,聚焦于智慧司法建設的重大關鍵問題,致力推動該領域的引領性、創新性、體系性的科學理論和應用基礎研究。
廣東漢普法務服務有限公司:
廣東漢普法務服務有限公司(簡稱“漢普法務”)成立于2018年3月,總部設在廣東省中山市,是中央企業中智經濟技術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參股的全國性專業公司。自2014年起,漢普法務積極響應黨的十八大以來關于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精神,以人+技術創新驅動、為客戶創造最大價值為使命,在全國率先探索“法官聚焦核心業務,輔助事務社會化”的司法改革路徑,助力全國多地法院提質增效成果顯著,改革實踐案例相繼入選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選編。
目前在業內已率先形成法院訴訟服務中心事務、(兩級)集約12368熱線服務、(全域)集約送達服務、庭審事務服務、執行事務服務、無紙化與檔案管理服務、審判全流程事務服務、非訴調解服務和仲裁事務服務外包的九大產品體系,為服務單位提供案件全生命周期輔助事務外包專業解決方案。服務范圍覆蓋全國15個省份逾兩百家法院,累計服務案件量超1397萬件、累計服務當事人超3544萬人次。(漢法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