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紅墻黃瓦的宮廷到青瓦白墻的民居,從熱鬧喜慶的節日,到各種紅白大事,對聯始終是不可獲取的一部分。
對聯,是中國人最浪漫的文字游戲,能以寥寥數語道盡人間百態,一副好對聯能讓販夫走卒拍案叫絕,也能讓鴻儒雅士頷首沉吟。
即便是新時代的當下,對聯仍是社區文化活動中的“常客”,可見這種藝術的生命力有多么的強大。
老孫頭便是對聯發燒友之一,退休后的他,日子過得比上班還規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是他每日必打卡的地方。
在這里,他有一群和自己有著共同愛好的老伙計,每天相互的切磋對聯技藝,經常會為某一聯或者某一個字的對仗,爭得面紅耳赤。
老孫頭有名言:“柴米油鹽皆入對,酸甜苦辣自成聯’!”
可有很長一段時間,社區活動室卻再也見不到老孫頭的身影。
“老孫頭最近咋沒來?是不是生病了?”
“哎,都好幾個禮拜沒見著人了,怪想他的。” 聯友們在活動時,總會時不時提起他,你一句我一句地猜測著原因。
直到有一天,隔壁樓的王大爺碰見了老孫頭兒子,才知道原來老孫頭當爺爺了!這個消息像長了翅膀,迅速在聯友們中間傳開。
老孫頭盼這孫子可盼了好久,那可得去好好道喜!大家一拍即合,約好周末一起去老孫頭家看望。
周末那天,聯友們拎著嬰兒衣服、玩具、奶粉,熱熱鬧鬧地來到老孫頭家。
敲開門屋里滿是新生兒的氣息,墻上貼著可愛的卡通貼紙,嬰兒床里,小孫子正揮舞著小手,眼睛滴溜溜地轉。
老孫頭看著大家來了,也是笑得合不攏嘴,小心翼翼地抱著孫子,挨個給大家介紹:“快瞧瞧,這是我大孫子,小名叫樂樂!”
眾人圍坐在客廳,你一句 “孩子真俊”,我一句 “老孫頭這下得享清福了”,歡聲笑語不斷。
聊起這陣子的生活,老孫頭看著懷里的樂樂,不禁感慨:“以前沒孫子的時候,天天盼著兒子兒媳趕緊生,想著抱上孫子該多享福。現在好了,自從樂樂出生,我這一天忙得腳不沾地。沖奶粉、換尿布,白天陪他玩、哄他睡覺,比上班還累!”
說著,他輕輕刮了刮孫子的小鼻子,“不過看著這小家伙,再累也值了,我現在啊,簡直成了他的‘孫子’,天天圍著他轉!”
念及于此,老孫頭突然一拍大腿,順利的抓住了腦袋中一閃而過的靈感:“哎!眼下的生活,讓我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上聯!‘想孫子,盼孫子,有了孫子當孫子’,你們快給對對!”
聯友們聽到這個上聯先是一愣,隨即便哈哈大笑起來。“老孫頭,你這上聯絕了!既表達了對孫子無盡的疼愛,也把咱長輩為殫精竭慮為子孫的心情全寫進去了!”
大家紛紛稱贊,可真要對下聯,還要應時應景,一時又都皺起了眉頭。
這時坐在一旁的劉大媽托著下巴,陷入了沉思。她想起年輕時剛嫁進婆家,和自己的公婆因生活習慣、觀念和成長環境不同,沒少鬧矛盾。
心里煩、嘴上怨,總覺得公婆處處刁難自己,婆媳關系很緊張。可隨著時間流逝,自己公婆相繼離世,等自己的兒子娶了媳婦,她才驚覺不知不覺間,自己也成了兒媳眼中的 “公婆”。
“我對上了!” 劉大媽突然抬起頭,眼神里滿是興奮,“我的下聯便是‘煩公婆,怨公婆,走了公婆變公婆’!”
話音剛落,屋里先是一片安靜,緊接著響起熱烈的掌聲。
“太妙了!太妙了!” 眾人為這絕妙的上下聯激動地直拍大腿,“這副對聯,表面上埋怨,實則是疼惜,道盡了責任傳承,說的都是生活啊!”
劉大媽紅著臉解釋:“我這對聯寫的是我自己的經歷。以前不懂事,總覺得公婆不好,等自己也成了長輩,才明白其中的難處。生活就是這樣,兜兜轉轉,角色互換。”
劉大媽的話讓在場的人都感同身受,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紛紛說起自己的故事,感慨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小小的客廳里,因對聯而充滿了溫暖與歡樂。
屏幕前熱愛生活的你,看到老孫頭的上聯,心中有什么好下聯,不妨在評論區留言。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