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大班,孩子們在以川大為主體的專家團隊指導下,進行科學的生涯規劃、數據采集,從而找到接近夢想的通路。”四川大學附屬中學川大班班主任陳奧在人才貫通培養實踐成果展示會上介紹道。作為大學與中學協同育人的創新實踐,川大班自成立以來,依托四川大學的雄厚資源,引導學生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在工程、設計、科研等領域深耕細作,構建起貫通式成長通道。
2024年,為貫徹落實《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意見》,四川大學與川大附中深化合作,簽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協議”,共同設立“川大附中·川大班”,開啟人才培養新篇章。近日,四川大學招生就業處副主任廖愛民受聘為川大附中“科技副校長”。“我們將持續推進大中銜接,助力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廖愛民表示。
大中人才貫通培養模式已初見成效。現就讀于川大華西臨床醫學八年制創新班的蘭奕同學深有體會:“附中的研究型氛圍培養了我的創新思維,讓我在大學面對科研訓練時不再像大多數同學那樣感到陌生與手足無措,從起跑線便遙遙領先。”
川大附中黨委書記米云林從教育理念層面闡釋了這一培養模式:“我們的學生之所以能快速適應大學學習,這得益于他們高中階段打下的堅實基礎。他們不僅全面發展,更長于研究。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他們具備‘研究’的眼光與素養。”
目前,四川大學與川大附中已建立起“選拔—培養—升學”全鏈條育人機制。通過引入《四川大學通識教育進中學課程指南》,將跨學科課程體系融入中學教育,共同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川大班的成功實踐不僅實現了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的有效銜接,更在學術能力與實踐能力并重的培養路徑上取得了顯著成效。這一育人共同體的建設,正為更多優秀學子搭建多元發展平臺,為國家培育更多拔尖創新人才貢獻智慧和力量。(圖/文 蔡佩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