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者 | 杜一用
已經對上市公司瑞爾特不具有實際控制權的羅遠良,可能又面臨失去話語權的危險。如果妻子謝桂琴的主張得到法院的支持,瑞爾特原來“四國演義”的平衡可能就要打破了。
羅遠良現在是瑞爾特董事長,謝桂琴是自由職業者,沒有在瑞爾特擔任任何職務。不過,羅遠良和謝桂琴都是瑞爾特的股東。
瑞爾特目前前十大股東中,羅遠良和王兵、張劍波、鄧光榮各持有12.5%股權,謝桂琴持有2.21%,兒子羅金輝持有2.57%,是瑞爾特的第9大和第8大股東。此外,還有一個兒子羅文輝也持有0.15%,一家人總共持有瑞爾特17.43%股份。
瑞爾特的前四大股東本來是一致行動人,羅遠良擔任董事長、王兵擔任副董事長、張劍波擔任總經理、鄧光榮擔任副總經理,投票權勢均力敵。然而,這種一致行動關系在2019年4月解除了。從那以后,瑞爾特變成無實際控制人。
一致行動關系解除后,羅遠良的投票權盡管達不到控制地位,在家族力量的支持下,瑞爾特前四大股東勢均力敵的天平還是會向他傾斜的。
然而,來自家族力量的支持可能隨著謝桂琴的一紙訴狀改變了。根據瑞爾特4月23日公告,謝桂琴向廈門思明法院提起離婚訴訟,并申請凍結羅遠良所持有的50%股份。這意味著,如果謝桂琴得到法院的支持,將分走羅遠良的一半資產,羅遠良的股份只剩下6.25%。
夫妻鬧到必須通過公堂分割財產的地步,羅遠良想再得到家族成員的支持怕是不容易了。這樣一來,羅遠良即便爭取到了兩個兒子的支持,在前四大股東的表決權中依然處于下風,這就很難維持在公司一言九鼎的地位。羅遠良首先就要面臨挑戰,瑞爾特董事長的職務還保得住嗎?
正所謂“創業容易守業難”。對創立了瑞爾特的羅遠良來說,似乎更是如此。
根據公開信息,羅遠良是龍巖連城人,1999年和另外三大股東一起創立了瑞爾特,這之前,他在中美合資的廈門威迪亞建材工業工作。威迪亞和瑞爾特都生產衛浴潔具,可見,羅遠良的創業靈感源自于威迪亞。
按照媒體公開報道,瑞爾特的翻身仗主要來自于智能馬桶。2008年,羅遠良去日本出差,被日本智能馬桶的普及率驚呆了。他看到,這玩意兒不僅能自動加熱,還能自動“洗屁屁”。羅遠良由此下定決心,瑞爾特一定要造出國產的智能馬桶。
但技術這東西就像便秘,看著容易做起來很難。瑞爾特用了10年時間,花了不下2個億,才在2019年憋出了800多項專利和第一款產品。好在,瑞爾特2016年成功上市,為瑞爾特的可持續發展打通了資本通道。
最新出爐的2024年報表明,目前智能座便器及蓋板是瑞爾特最賺錢的業務,營收和利潤占比都在60%左右,水箱及配件業務營收占比只有27%。
站在創業者的角度,瑞爾特應該就像羅遠良的“第三個孩子”,對于失控必定是萬分的不舍。但夫妻走到對簿公堂的地步,冰凍三尺想來不會是一日之寒。2015年6月的招股書顯示,羅遠良與謝桂琴在那個時候就已經兩地分居,羅遠良住在廈門洪蓮里,謝桂琴住在廈門體育路。
作為吃瓜群眾,還是希望倆口子假如真的過不下去,能夠友好分手。一個穩定的瑞爾特,無論對其他大小股東,還是對倆口子的財富保值增值來說,無疑都最為有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