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由最高人民檢察院新聞辦公室、中央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聯合主辦,安徽省人民檢察院、蚌埠市人民檢察院、亳州市人民檢察院承辦的2025年“高質量發展中國行·新媒體走基層看檢察”網評品牌活動在安徽蚌埠正式啟動。此次活動旨在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充分挖掘安徽檢察機關聚焦法律監督主責主業、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亮點機制、典型案事例和履職成效,生動展現“忠誠、為民、擔當、公正、廉潔”的新時代檢察精神,為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4月24日至25日,采訪團在亳州開展了為期兩天的采訪,本期跟隨最高檢微博一起直擊現場。
4月24日上午
#新媒體走近一線檢察#【安徽蒙城:“專業化監督+恢復性司法+社會化治理”守護“生態綠”】結束了蚌埠龍子湖區、五河縣的采訪,4月24日一早,采訪團一行乘車前往位于安徽省蒙城縣的公益訴訟生態修復基地。蒙城縣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部門員額檢察官丁延卿介紹,該基地由蒙城縣檢察院、蒙城縣林長制辦公室、蒙城縣國有白楊林場三方共建,已完成140畝的樹苗栽種工作,樹苗總數9000棵。基地融合生態環境修復、以勞代償實踐、公益訴訟檢察宣傳等多重功能,是對“專業化監督+恢復性司法+社會化治理”生態檢察模式的一次積極探索。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基地所需樹苗以及種植、管護產生的費用,均來自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中違法行為人支付的生態修復費用。蒙城縣白楊國有林場場長趙明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公益訴訟生態修復基地建成后,法治副校長會定期帶領學生來到基地參觀學習,在普法長廊了解濫伐林木、非法捕撈、非法狩獵等不法行為的危害。
4月24日下午
#新媒體走近一線檢察#【安徽蒙城: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促進小額訴訟案件審理“簡快準”】4月24日下午,采訪團一行來到安徽省蒙城縣檢察院,了解數字檢察工作,參觀試聽技術室、文件檢驗室、電子取證室、法醫檢驗室等。檢察院工作人員現場介紹了“小額訴訟程序適用不當民事審判違法監督模型”,該模型系檢察院在辦理的小額訴訟程序個案監督中創建,通過調取法院2018年以來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理案件的電子數據,以審理天數、案涉金額、案由等關鍵詞進行數據檢索,分析出異常數據,縮小審查范圍后進行閱卷審查,發現法院違反法律規定適用小額訴訟程序中的普遍性問題及其他需要監督的情形,開展類案監督,促進小額訴訟案件審理“簡、快、準”的良性規范。
4月24日下午
#新媒體走近一線檢察#【安徽蒙城:“七彩觀護藍娃”保護少年的你】4月24日下午,采訪團一行來到安徽省蒙城縣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服務中心,參觀綜合辦公區、職業技能培訓區、心理疏導室等。檢察工作人員特別介紹,心理疏導室共有11名心理咨詢師,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疏導服務,危機心理干預等服務。心理測評和心理疏導工作記錄等資料會單獨建檔,妥善保存,嚴格執行保密制度。
此外,為了提升未成年人幫教效果,服務中心還專門設置了微閱讀、微觀影、微公益活動,讓涉案未成年人參加一些公益活動,讓他們從小事中獲得社會認同感,有助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心理疏導工作室不僅為涉案未成年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幫助,也面向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做親子教育輔導,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為孩子健康成長提供更多的幫助。在實踐中,我們會遇到向家長反饋孩子需要心理幫助但被家長拒絕的情況,這種情況下,由檢察院向不當監護的家長發出家庭教育督促令,會讓家長更深刻的意識地孩子可能存在的問題。”心理健康輔導站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了解,蒙城縣檢察院以“七彩觀護”“藍娃”兩大品牌冠名,開發具有蒙城特色的未成年人司法保護一體化云平臺——“七彩觀護藍娃”云平臺,通過大數據賦能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平臺面向社會公眾,輻射覆蓋轄區內294所中小學以及17個鄉鎮,對象包括教師、醫生、家長、社工、學生等,集強制報告、線索舉報、家庭教育、法治教育、觀護幫教等九大板塊功能為一體,精準對接對象需求,為保護未成年人構筑起一道安全的防火墻。
4月25日上午
#新媒體走近一線檢察#【安徽亳州:“益護藥都”擦亮千年藥都金字招牌】4月25日一早,采訪團來到“世界中醫藥之都”亳州,作為全球最大的中藥材集散中心和中醫藥文化傳承基地,一幅“業興企旺”的畫卷正在亳州中藥材專業市場交易大廳徐徐展開……亳州市檢察院檢察官李周向記者介紹,檢察官會定期來市場進行普法宣傳,明天是世界知識產權日,今天他們過來向商戶普及知識產權相關知識。
近年來,多地出現實體店或互聯網平臺在銷售過程中違規使用、冒用“亳白芍”“亳菊”地理標志產品的情形,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對此,亳州市兩級檢察機關履行#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督促轄區內的行政機關依法履行監管職責,整治違法使用“亳白芍”“亳菊”地理標志的行為,守護本地特色藥材質量安全。同時,還會通過行政公益訴訟,督促行政機關加大對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力度,依法維護注冊登記企業的知識產權。“檢察官時常過來蹲點,為企司法體檢。他們會公開手機號碼,隨時接聽企業來電,化解訴求。”藥業工作人員向記者說道。
4月25日上午
#新媒體走近一線檢察#【安徽亳州: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揪出中藥“李鬼”】4月25日上午,結束中藥材市場的采訪,采訪團一行來到中藥材種植基地。“亳白芍”“亳菊”等先后獲批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其中,“亳白芍”“亳菊”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同時也是安徽四大名藥之一。“十方九藥,近兩年亳白芍價格增幅較大,大概一畝地亳白芍能產出8萬元左右,因此出現了不少仿冒‘亳白芍′標志的行為。”藥業工作人員介紹。
按照規定,只有亳白芍、亳菊區域保護范圍內的中藥材生產者,才可以申請使用該國家地理標志。然而現實中,存在“李鬼”冒充“李逵”的情形,一些實體店及互聯網平臺在銷售過程中存在違規使用、冒用“亳白芍”“亳菊”等地理標志產品的情形,不僅侵害了消費者權益,損害食品藥品安全,同時也侵害了依法使用地理標志企業的合法權益。
亳州市譙城區檢察院檢察官詹路明向記者介紹,檢察院部署開展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公益訴訟專項監督,在線索排查中初步發現辦案線索后,研發“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通過篩查互聯網平臺使用“亳白芍”“亳菊”地理標志數據,發現案件線索850余條。通過向相關部門制發檢察建議,建議其依法履行知識產權監管職責,對網絡平臺商家未經批準擅自使用“亳白芍”“亳菊”地理標志的行為進行處理,同時積極引導、推動中藥材生產企業規范使用地理標志,進一步建立健全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制度機制。
4月25日下午
#新媒體走近一線檢察#【安徽亳州:檢察建議助推修繕千年花戲樓】4月25日下午,采訪團一行來到了位于安徽亳州的花戲樓及北關歷史街區。這座原名“大關帝廟”的建筑,是清朝初期晉、陜商賈為紀念關羽而建,也被稱為“山陜會館”,會館內有一座裝飾華美的歌臺,磚雕、木雕、彩繪等生動鮮艷、栩栩如生,當地人稱之為“花戲樓”。花戲樓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建筑布局和整體設計及裝飾藝術上,都堪稱中國古代建筑的杰作,對研究中國清代早起、中期建筑藝術和戲劇的發展、雕繪藝術的精華都具有很重要的價值。
亳州市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部副主任魏海玉在現場介紹,檢察機關通過調查發現花戲樓存在墻體開裂傾斜、磚雕木雕腐蝕、彩繪脫色等問題,因未及時得到修繕,致使多處建筑遺跡存在毀損和滅失的風險,遂向亳州市文化旅游體育局制發檢察建議,督促該局依法履行文物保護監督管理職責。亳州市文化旅游體育局收到檢察建議后,高度重視,多次就花戲樓磚雕修復、木雕彩繪修復和文物本體建筑安全、消防安全等工作進展及存在的問題、困難等進行會商。經過兩家單位的共同努力,共爭取上級文保專項資金和市政府撥付資金1250萬元,并由省檢察院協調省文旅廳指派4名文保專家、3家古建公司對花戲樓彩繪修復和墻體修繕等進行設計、指導。目前檢察建議涉及的墻體開裂、傾斜和消防安全等問題已經整改完畢,磚雕、彩繪修復項目正在進行中。
4月25日下午
#新媒體走近一線檢察#【安徽亳州:構建知識產權檢察綜合保護格局,助力企業創新發展】4月25日下午,采訪團來到本次采訪活動的最后一站,了解檢察履職助力企業創新發展的具體實踐。亳州市檢察院立足檢察職能,以案件辦理為抓手,積極打造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合一”檢察監督模式,不斷推進知識產權檢察綜合履職工作走深走實。記者了解到,該院建立知識產權檢察保護聯系點,完善日常聯系、會商辦理、聯席會議等機制,點對點為企業提供法律咨詢等方式,切實提高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此外,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和維護食藥安全法治宣傳活動,向廣大群眾普及識別假冒產品、依法維權等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
第8676期
安徽檢察新媒體出品
終審丨吳貽伙 二審 丨吳熒
來源丨最高人民檢察院官方微博
編輯丨李昂
投稿郵箱丨ahjc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