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你的對手才最了解你,才能對你做出最客觀的評價”。
我認為這話十分中肯,一場戰爭的輸贏并不是由雙方死傷人數的多少比較而來的,抗美援朝戰爭也是如此。這場戰爭對于無論中國,美國還是朝鮮,甚至于全世界,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也重塑了中國軍人的形象,中國志愿軍都是"最可愛的人”。
一、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估計很多人都聽過這首歌,但是有多少人明白"一戰功成萬骨枯",英勇無畏的中國抗美援朝軍隊這一跨喪失了幾近20萬軍人,"黃繼光","邱少云","孫占元"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烈士就是在此次戰爭中犧牲,但還有數以萬計的,沒有留下姓名的烈士。
"上甘嶺戰役"作為抗美援朝的第二階段中的一個重要的戰役,發生在1952年10月8日的美軍帶領的"聯合國軍"單方面終止"板門店談判"的過程中。美軍趾高氣昂地說,讓飛機大炮同他們談判去吧,接下來就是一陣腥風血雨:美軍兵力多達6萬,大炮就有300多,坦克170多輛,出動飛機3000多架次。志愿軍所在地上空每天戰斗機轟鳴,炸彈以每天4萬顆的速率降落,而每公里的炮彈密度極高,約一平方公里有40多萬,由此可見這場戰役的慘烈程度。
而我國志愿軍僅美軍的一半多點4萬人左右,別說飛機坦克,最基本的軍備力量都少得可憐。在如此懸殊的差距,中方志愿軍不得不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填補差距。而僅僅上甘嶺戰役就持續了40多天,可想而知在軍備實力差距如此懸殊的情況下志愿軍是如何度過這43天的,軍事力量拼不過就只能與敵人同歸于盡!僅上甘嶺一次戰役中,拉響手中榴彈、爆破筒,炸毀敵人碉堡、堵住敵人的烈士留下姓名的就有38位之多!這還只是留下名字的烈士,有更多犧牲后無法辨認的烈士也通過這種方式拼盡全力力挽狂瀾,最終獲得了上甘嶺戰役的勝利。
其實起初的朝鮮戰爭規模并不算得上很大,一直到美國參加以后才成為了大規模戰爭。當時的美國靠著二戰大發"戰爭財",讓世界"改頭換面"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不僅沒有怎么影響到美國,反而促使美國在當時各個元氣大傷的國家之中脫穎而出,為后來成為"世界霸主"之位奠定了基礎。反觀中國,朝鮮戰爭發生前,剛剛結束了曠日持久的抗日戰爭,處在國家已傷痕累累,軍隊疲于戰爭,國內百廢待興之時。很多人直言"中國就不應該參與朝鮮戰爭,對中國的經濟和軍事都百害而無一利",但是事實上,朝鮮戰爭我國關系到我國的"生死存亡"——朝鮮戰爭本身就是想要通過朝鮮作為跳板侵略中國!
我國同朝鮮接壤,美國加入朝鮮戰爭后戰爭規模擴大,我國的國土也受到威脅,美軍的司馬昭之心已經人盡皆知了。
對于中國自身來說,抗美援朝保住了我國東北領土,保衛了中國領土的完整,同時也鞏固了剛成立的新中國政權,一定程度上平息了國內的戰亂。抗美援朝是剛成立的新中國向全世界的宣言書,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節點。抗美援朝后徹底清除了"東亞病夫"的帽子,也向世界發出"中國已經開始崛起了"的振聾發聵的聲音。
二、"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抗美援朝的意義不僅停留在中國自身,對美國的影響也極大。二戰后的美國一度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可謂是"鷸蚌相爭漁人得利":二戰前羅斯福當政時期,美國經濟進入了黑暗時代,長達4年左右的經濟大蕭條,1933年經濟甚至倒退20年。美國政府面對國內經濟危機,將矛盾轉移到國外。美國同英法的"綏靖政策"促使了二戰的開始,而二戰中的美國將"孤立主義”發揚光大,并大肆地向有需求的國家銷售軍火武器。
據統計,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開始一直到該年12月底,不到3個月的時間,美國向日本出售了價值1.81億美元的軍火。就這樣,在戰火紛飛的世界中,美國"出淤泥而不染",成為了這場戰爭中最大的受益者:戰后美國經濟全球第一,而美國的GDP竟然高達全世界的一半以上,換言之就是所有戰后國家的GDP加和也沒有美國的多。同時戰后美國的工業產值占到了世界的一小半,黃金儲存量更是高達全世界的3/4……
這一場戰爭真正地"引領"美國走向"世界霸主"之位。
二戰后的美國嘗到了甜頭,西方世界已經沒有力氣再同美國抗衡,美國就將目光轉向了古老的亞洲,被人稱為"太平洋警察"。而"太平洋警察"眼中最肥美的一塊肉就是中國。美國也是瞅準了時機,在中國剛剛得到了抗日戰爭勝利之后趁人之危,迂回婉轉地對中國進行進攻:美國政府站在"世界霸主"的立場上,出于"冷戰思維"的思維定式,生出加入朝鮮戰爭的念頭。誠然美國的野心可不止于此,派遣艦隊入侵中國臺灣海峽,并于1950年10月初,中國一再警告美軍不要越界,不要進入中國領土,停止對中朝接壤的東北邊境進行襲擊。
而美國卻置之不理,將警告當成耳旁風,一點一點蠶食中朝邊境,也將戰火燒到中國境內,加入朝鮮內戰的美軍飛機多次越界,故意轟炸中國東北邊境地區,給當地的人民帶來了生命和財產造成嚴重損失,我國安全面臨嚴重威脅。
當時的美國正值風頭,想用壓倒性的軍事力量擊潰朝鮮,然后也一舉拿下中國。但是估計美軍也沒有想到中國這塊"硬骨頭"這么難啃,"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美國不僅沒有討到好處,更是在中國援軍的浴血奮戰中節節敗退,最終打破了美軍的"不敗神話"。
抗美援朝對于美國來講,是一個"不光彩的失敗",趾高氣昂的美國敗給了"看似不起眼"的中國,并且頭頂的"永遠不敗"的光環也被狠狠地摔碎。挫了美國囂張的銳氣,也打消了美國想要以朝鮮為跳板侵略中國的念頭。
三、"最可愛的人"
抗美援朝不僅是一場冰冷無情的戰爭,其中也蘊藏著無盡的人性的光輝:首先對于全世界來講,中國抵御住了美國侵略,維護了地區的和平,同時牽制住了美國的兵力,防止美國開始另一輪侵略擴張的戰爭。不僅穩定了朝鮮半島的局勢,還維護了亞洲乃至世界的和平!抗美援朝是中國為"世界和平"做出的偉大的貢獻,中國志愿軍都是"最可愛的人"!
他們的可愛在于赤誠的愛國之心:他們勇敢,千千萬萬的戰士像黃繼光一樣的用血肉之軀同敵人同歸于盡;他們吃苦耐勞,美軍軍糧是火雞,餅干和面包,而志愿軍就是"一口炒面,一口雪";他們堅持,在冰天雪地里為了偽裝不被敵人發現,一動不動身上結滿了冰霜……勇敢,吃苦耐勞,堅持,這些都是出于對國家赤誠的愛!
他們的可愛在于戰爭中的人道精神:戰爭是殘酷的,而戰爭中的人都是無辜的,無論是戰爭中流離失所的百姓,還是參與戰爭的士兵,沒有人是喜歡戰爭討厭和平的。而上了戰場,不是你死就是我活,這是無法改變的既定事實。然而中國志愿軍的人道精神卻在殘忍的戰爭中燁燁發光:一個排的同志戰友,他們情同手足地分享僅有的一個紅蘋果,一人一口不敢多吃,讓傷員多吃點補充營養;對于美軍的戰俘,他們不吝嗇拿出自己的軍糧……志愿軍們身上體現出的,已經超越戰爭的人道主義精神是可歌可泣的,戰爭無情人有情,中國志愿軍是"兇狠又有素質"的勇士!
抗美援朝的勝利意義是無可取代,也是前所未有的:對于中國來說,抗美援朝保住了我國東北邊境的領土,維護了我國領土的完整,鞏固了新成立的政權。對于美國來說,挫了美國囂張的氣焰,打消了侵略中國的癡心妄想,也打破了美軍的"不敗神話"。對于世界來說,維護了朝鮮半島地區的和平,維護了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對二戰后世界的恢復和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不僅如此,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也讓世界重新認識中國軍人,他們是最可愛的人,他們為保護國家沖鋒陷陣,為維護世界和平赴湯蹈火。摘掉了"東亞病夫"的帽子,顛覆了世界上對中國軍人的錯誤認識:他們最勇敢,最兇猛,用血肉之軀換來國家和平,他們又最溫良,人道主義精神和人性光輝散發光芒。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