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湖南長沙的短視頻博主@吳新發布了一條“漁獲展示”視頻,瞬間引爆全網。
畫面中,一輛破舊的三輪車上堆滿了體型驚人的大魚——鱤魚、鯰魚、鰱鳙……
最大的一條鱤魚目測超過五六十斤,魚身足有成年人的半身高。
這樣的收獲就算是放眼全國,那也是能排進前十的吧,要知道現在很多人出門釣魚都是空手回家!
“這魚多到爆炸了吧!”評論區里有人驚嘆。
本以為這條視頻會收獲大量的贊美,同時贏得其他釣魚人的羨慕,但很快,眼尖的網友發現了不對勁!
幾乎所有魚的側腹部都有一個拇指大小的血窟窿,有的傷口外翻,有的仍在滲血。
這些傷口既不像是釣鉤的刺穿傷,也不像電擊的焦黑痕跡,反而像是被某種利器硬生生撕裂的。
“又是錨魚的!”一條高贊評論道出了真相。
江西一位網友這樣說道:看輪子都多余,魚獲越大越雜,除了錨魚,沒有哪一樣可以做到!
咱們這些釣魚人可謂是心知肚明,想要一次性釣到如此多的大魚實在是太困難了,唯有其他方式才能做到!
廣東一位網友則艾特了當地的有關部門并說道:有個錨魚的,并且數量巨大,嚴重破壞公共漁業資源!
然而卻有湖南本地網友表示:鳡魚多搞掉點,以前還有小魚。十年禁魚,現在河里小魚都少了,肉食性魚類大得很。
錨魚,這個聽起來充滿江湖氣的詞匯,實則是漁業生態的“毒瘤”。
與普通垂釣不同,錨魚的工具是一根綁著三到六個鋒利錨鉤的鋼線,鉤子形似船錨,尖銳如匕首。
操作者將錨鉤拋入水中后,依靠蠻力快速拖拽,鉤子像犁地一樣刮過水底,一旦觸碰到魚身,便直接刺穿魚體,硬生生將魚拖出水面。
不過也有網友對此不以為然,河南一網友這樣說道:別人都是來釣魚的,你個老六是來進貨的!
盡管這位網友的語氣顯得很輕松,但是錨魚對漁業生態的破壞可不容忽視!
湖北一位網友則有些憤怒地說道:這哪里是釣魚,這就是在殺魚,被錨鉤傷到的魚,就沒有活下來的機會!
被錨鉤刺中的魚,輕則鱗片脫落、內臟受損,重則當場死亡。即使僥幸逃脫,傷口也會感染潰爛,最終難逃一死。
更可怕的是,錨魚的目標往往是大體型魚類——這些魚通常是水域生態鏈的“頂梁柱”,它們的消失會導致小魚泛濫、藻類失控,最終引發“死水危機”。
但錨魚的代價遠不止于此。
既然錨魚這種行為已經涉嫌生產性捕撈,對水里的魚類有著極大的危害,同時還有傷到自己和別人的風險,為啥還是有人去錨呢?
答案藏在人性的貪婪與僥幸中。
錨魚的“高效率”令人上癮,傳統垂釣可能一天只能釣到幾條魚,而錨魚高手一小時內就能錨起幾十斤的“戰利品”。
對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和想法呢?
你們覺得錨魚這種方式可行嗎,你們有見過錨魚的嗎?
歡迎大家留言探討,各抒己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