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一紙枕書
編輯|酒醬紫
懸疑劇是這些年最容易出爆款的題材之一。
而秦昊也繼《漫長的季節》、《三大隊》之后,又帶給觀眾一部新懸疑題材網劇——
《借命而生》。
只是沒想到觀眾對這部劇明顯高估了。
倒不是說它有爛得多么難以看下去,只不過達不到預期的出彩程度,豆瓣7.1分的評分,只能算是中規中矩,尤其是對比真正的封神懸疑劇,差距立馬就出來了。
不過,沒有人質疑秦昊的演技,也不否認題材的發揮空間。
要怪,就只能怪陸川能力不行,白白浪費了這么好的陣容。
本以為這是他繼《749局》后的逆襲之作,現在才發現陸川早已江郎才盡。
01 缺點大于優點,《借命而生》難成爆款
其實電影導演轉戰電視劇領域,還是有著一定優勢,因為他們明白如何拍出“質感”,又或者說是如何讓觀眾直觀地發現這種“質感”。
比如為畫面設計成符合年代的色調,借以燈光、場景和配樂營造的氛圍,再利用鏡頭的調度達到一種“你看我多會拍,技術就是權威”的目的。
然而陸川忽略了電影與電視劇的不同。
在電影有限的時間中,質感是抓人眼球的第一要素,即便是敘事差點意思,也能用技巧掩蓋缺點。
但電視劇恰恰相反,質感是必不可少的調味劑,可真正的主菜還得是故事本身。
因此,案件沒有推理感,全靠犯罪分子自爆,以及還沒講多少主要內容,就去拍男女主的感情線,這些問題依舊暴露出內容的不足。
不僅如此,懸疑題材需要的是邏輯性。
可徐文國并不是開槍的人,他根本不用冒險逃獄放大自己的罪行,光是這一點就讓角色的行為動機站不住腳了。
隨著劇情的不斷深入,劇本經不住推敲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徐文國忍辱負重20多年,回來手刃仇人都不做計劃,包括他回到地下舞廳自殺,也過于蒙太奇了,完全失去了現實性的呈現。
整體來看,《借命而生》的缺點大于優點,不能否認陸川是有一定創作能力的,只是手法忙著炫技,劇本不夠扎實,還是難以讓作品達到爆款的標準。
而且有時候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02 側重失衡,故事表達為商業化讓步
當下的國產懸疑劇既然是流量密碼,自然也有許多作品層出不窮,然而這些年真正出圈的好劇卻屈指可數,究竟是為什么?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創作者的初心變了,在利益至上的娛樂圈,故事表達似乎成為一種可有可無的東西,追逐商業性反倒是成為導演與編劇們的目標。
所以大部分劇作都喜歡利用懸疑氛圍和大尺度案件在前幾集先將觀眾留住,至于后面的內容就不管了。
比如張譯主演的《他是誰》,編劇到后期直接換人擺爛了,還有孫儷主演的《烏云之上》,也更多強調表層的東西,難以直達題材的精髓。
不僅如此,像《借命而生》這樣的劇作,其實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徐文國兩兄弟的案件是底層人學習科技,又因時代局限性而誤入歧途最好的例子。
還有男主杜湘東,代表著經濟改革時期不敢迎接改變,在守舊與創新中苦苦掙扎的個體,只要拍得夠深入,是很容易引起大眾共鳴的。
然而陸川卻只看中了題材背后的商業屬性,根本沒有深挖內核,這就是該劇與《漫長的季節》這種神作的最大區別。
80后導演辛爽,是一個極具態度的創作者,他表示:“完全的尊重與較真,表達自己真正想表達的理念,不會被任何東西所裹挾,不會被錢砸,對得起觀眾,不糊弄觀眾,這是我做導演的唯一標準。”
因此,在他的電影里每一個鮮活的小人物,都不是被故事裹挾的工具人,對故事的表達更有著高標準的要求,劇本都是經歷時間打磨后的產物,而這份態度也是陸川恰恰缺少的東西。
03 陸川:“杜湘東式”的時代囚徒
陸川有沒有能力當導演?我想還是有的,又或者說,至少曾經的他,有這個能力。
剛入行的時候,陸川也是導演圈的新人,處女作電影《尋槍》以大膽前衛的風格頗受好評。后來的?《可可西里》更是他的巔峰之作,獨特的影響風格彰顯出了他創作的個人追求。
那個時代的陸川,無疑是意氣風發的新生代導演,有著潛力與態度。
然而時代是變化的,陸川卻因為自負不愿意向前走,在《?九層妖塔》得到4.4分的口碑評分后,仍然沒有吸取教訓,變得自以為是,不愿意傾聽觀眾們的建議,甚至對同行的優秀作品不屑一顧。
比如他的賬號在某平臺發布了一條評論:開心麻花的低質強堿性搞笑片雄霸中國電影市場,是文化的悲哀。
盡管事后他甩鍋有人盜號,但平臺的聲明就像是一記耳光打在了他的臉上。
有沒有覺得陸川的言行很熟悉?
在《借命而生》中女主勸說去杜湘東去私企工作,可他卻非常抗拒這樣的改變,并且對此十分不屑。
本質上,陸川與杜湘東都是時代的囚徒,困在自己的世界中,走不出來,也不愿意走出來。
然而這樣的人,也將是時代拋棄的第一批人。
04 結語
在《749局》明顯翻車,甚至讓陸川成為金掃帚男導演獎的獲得者后,他沒能及時發現自身問題,還保持著高高在上的態度去看待這個風云變化的市場,注定要吃癟了。
從電影到電視劇領域之前,陸川也展現出盲目的自信,聲稱:“不就是寫劇本這點事兒”、“我要用劇集養電影。”
但他太高看自己了,也低估了這個市場的殘酷性。
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領域,與時俱進都是必然要走的方向。
同時,創作者要守好初心,以內容表達為前提進行拍攝,而不是一邊自視清高,一邊又淪為商業的“舔狗”,用不合格的作品敷衍大眾,又如何要得到觀眾的認可。
劇集和觀眾不是他借來的“命”,無法拯救他的電影,亦或者是他下滑的執導水平和封閉的創作眼界。
陸川想要“借命而生”,先要拋棄掉這個喪失靈魂的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