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33年9月21日,南京的雨花臺刑場,鄧中夏被國民黨反動派押上了刑場,在鄧中夏同志的高呼著:“打到國民黨反動派!中國共產黨萬歲”中就義。當時鄧中夏39歲。
鄧中夏是1984年10月出生在湖南省宜章縣,是我們中國共產黨最早期的卓越的領導人和杰出的工人運動領袖,同時又是我黨重要的理論家和學者。
在1924年11月的時候,鄧中夏在《中國工人》第二期發表了《我們的力量》一文中,對于陳獨秀在《中國國民革命和社會各階級》一文中提到的中國工人階級的數量、質量都還處于非常的幼稚的觀點。
為了印證自己的觀點,鄧中夏還列舉出了很多的事實:當時產業工人人數已經達到了189.5萬人,有組織的工人已經達到了27萬人,這些足以可見當時國內的工人階級已經具有一定的規模了。
(鄧中夏年輕時候的照片)
同時對于中國無產階級的發展充滿了信心,堅信中國無產階級能夠成長壯大。
鄧中夏就是這樣一位充滿了思想和斗志的無產階級的革命斗士,他為我黨的建立奠定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為了紀念這位革命斗士,在紀念鄧中夏同志誕辰100周年的時候修建了中夏公園,公園整體占地50畝,整個陵園共計是139級,底部共計39級,寓意就是鄧中夏犧牲的時候的39歲,而10層的100級的臺階象征著鄧中夏同志誕辰的一百周年。
在陵園的紀念廣場的中央,鄧中夏的銅像屹立在中央,題名為江澤民親自為其題寫的“鄧中夏同志”的銅像題名。
一、 我不做官、我要做人民的公仆
新中國的解放,就是因為有很多人不計較個人的得失,在民族大義和個人利益面前,依然選擇了前者。
鄧中夏出生在湖南宜昌的一個封建地主家庭中,他的父親是晚清的一個舉人,在當地還是比較有影響力的,辛亥革命的時候當過參議院和縣長,可以說鄧中夏從小生活條件是非常的優越的。
但是優越的生活條件并沒有令鄧中夏沉迷其中,從小鄧中夏就開始關注國家大事,通過各種報刊和書籍鄧中夏了解到知道自己身處亂世,國家正在處于危難當中。
這令充滿了愛國情懷的鄧中夏心中自然是非常的憂患,對于正處于受苦受難的同胞表示非常的擔憂,所以追求新的出路,新的思想,成為了鄧中夏開始尋求的方向。
(鄧中夏參與組織的省港大罷工)
為了找到自己心中所求,鄧中夏對于宣傳進步新思想的書籍和報刊非常的感興趣,對于孫中山、黃興等革命領袖是非常的崇拜的。
這些新的思想和革命的領袖潛移默化的影響力鄧中夏,鄧中夏夢想著有著一日能夠成為孫中山、黃興這樣可以為全國人民謀福利的革命領袖。
在1920年鄧中夏大學畢業以后,鄧中夏和我們現在很多的普通的大學生一樣,面臨著人生的就業的選擇,前面我們說過鄧中夏的父親在他們當地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
畢竟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子有一個好的前程,所以鄧中夏的父親依靠自己的影響力在北洋政府為鄧中夏找了一份待遇優厚的差事。
但是當聘書送到的時候,鄧中夏做了一件令父親乃至當時的很多人都非常地震驚的事情。
那就是拒絕了這一份待遇非常的優厚的工作。
面對自己的父親不解和嚴厲的質問,鄧中夏只是非常的認真地回答:做官的人,都是對老百姓敲骨吸髓。我不做官,我要做人民的公仆,公仆就是大眾的長工,開創一個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的新天地。
鄧中夏等人參加會議
鄧中夏這句做官的人,都是對老百姓敲骨吸髓并不是無妄之嘆,當時的北洋政府確實是已經失去了最初成立的時候的初心,用對老百姓敲骨吸髓這句話實際上對于當時的北洋政府可以說是一點都不夸張,反而是非常的形象。
實際上按照鄧中夏的家庭條件,即使是鄧中夏不走革命這一條路,鄧中夏也可以依靠自己的學歷加上家庭背景,悠然地度過自己的一生。
但是鄧中夏為了民族的大業,為了探索中國的出路,毅然決然地放棄了這些優勢,開始為國家的出路奔波,為了自己的理想奔波,這就是我們的革命先輩。
二、 思想的啟蒙、無產階級的堅定革命者
先進的思想的啟蒙者是不論出身的,只要是你用心的追求,他不會看你出身的貴賤,唯一評判的準則就是你是不是誠心的追求。
鄧中夏從小的家庭條件比較優越,所以在鄧中夏七歲也就是1901年的時候,鄧中夏開始了進入私塾學習。
按照當時私塾的教育習慣,鄧中夏最初是在學習書經。
在1911年的時候鄧中夏開始進入宜章縣高等小學開始了系統的教育學習,鄧中夏由于從小就開始在家中讀報學些。
(影視中的鄧中夏進行演講)
所以在宜章縣小學的學習結束后,考入郴郡第七聯合中學,他是我們現在的郴州一中的前身。
在1915年的時候,考入了長沙湖南高等師范學校學習文史專修科,開始接觸到了高等教育,對于文史開始建立了自己思想和見解。
這一段時間的學習為鄧中夏后來接觸馬克思主義思想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1917年的時候,鄧中夏隨著自己的父親進入到了北京,考入了北京大學的國文系,也就是現在的中文系。
我們知道北京大學實際上一直都是一個思想非常的活躍的大學,很多的先進的思想都是從北大傳出來的。
在北京大學這段時間對于鄧中夏來說可以說是至關重要的,這一段時間鄧中夏開始正式接觸、學習馬克思主義了。
也是在這個時間,鄧中夏接觸到了正在北大任教的李大釗。
李大釗是中國共產黨的最早創始人之一,同時也是中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者,特別是在俄國的十月革命勝利后,李大釗同志更是備受鼓舞,更加堅定了中國需要走的路線。
因為他從十月革命的勝利找到了中國需要走的道路,看到了中國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希望。
鄧中夏在李大釗的引導和教育下,開始了探索馬克思主義,并積極地投入到了當時的反帝愛國主義的斗爭中,成為了學校中馬克思主義的積極分子。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鄧中夏開始對于馬克思主義有了更加的深刻的理解。
在1919年3月的時候,鄧中夏等人在北京大學組織了旨在” 增進平民知識,喚起平民之自覺心”的平民演講的活動,開始宣傳自己所學的知識,令很多的群眾開始對于反帝反封建的道理得到了初步的理解。
在1919年5月4日的時候,鄧中夏和北京大學的同學一起參加了一場具有歷史意義的活動,那就是五四愛國運動。
在1919年5月6日的時候,北京中等以上的學校學生組織聯合起來,鄧中夏由于在日常的活動中表現比較優異,所以被推選為了北京聯合會總務干事,開始進一步地了解接觸馬克思主義。
(省港大罷工時期的影像圖)
在1920年5月18日的時候,在李大釗的領導下,鄧中夏、何孟雄、黃日葵、高尚德、羅章龍等進步的同事,為了共同的探究新的思想和方向,秘密組織了馬克思學說研究會。
在1920年的時候,鄧中夏到了長沙,和毛澤東等人一起商量著成立湖南學生聯合會,參加到全國學生聯合會中。
鄧中夏從一個封建時候晚清舉人的少爺,逐步的成長為一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革命者,這和鄧中夏一直堅持以國家的利益為重是密可不分的。
所以對于我們當代的年輕人,要有集體利益為大的意識,要為自己國家的利益、集體的利益做出自己的貢獻。
三、骨縱然成灰,依然堅信勝利終究是屬于我們的
革命斗爭非常的殘酷的一點就是,永遠避免不了流血犧牲,雖然我們的革命先輩們無懼犧牲,但是每次看到我們的革命斗士在敵人的手中倒下的時候,心中還是無法避免的傷痛。
鄧中夏本身家境還是不錯的,但是鄧中夏最后還是放棄了自己的優越的生活,選擇了另外一條充滿危險和艱辛的道路。
(鄧中夏同志的雕像)
在1927年4月12日的時候,蔣介石發生了革命政變后,鄧中夏堅持在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并在同年的7月20日的時候,和李立山、葉挺、聶榮臻等人開會,分析當時的斗爭的局勢。
在漢口召開面對“”八七”會議,堅決擁護會議確定的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同時鑒于鄧中夏以往的特殊的表現,在此次會議上鄧中夏還被選為了中央臨時政治局的候補委員。
在1928年2月,鄧中夏在香港開展工作的時候,鄧中夏被捕入獄,在周恩來等人得知鄧中夏被捕后,心中也是異常的著急,就開戰了營救工作,經過各個方面的努力,鄧中夏終于脫離了危險,成功的被營救了。
隨后鄧中夏不顧各個出獄的辛勞,從香港回到上海后,立即前往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
(鄧中夏和賀龍、陳德清的合照)
在到達了莫斯科后,同周恩來、翟秋白等同志一起籌辦了中共六大會議,6月18日的時候出席了莫斯科舉行的中國共產黨的六大會議,同時當選了候補委員。
歷史的悲痛時刻開始了,在1933年5月15日的時候,鄧中夏在互濟總會援救長家研究和布置工作的時候,被法國租借的巡捕逮捕了。
鄧中夏為了保守自己的身份,化名為施義,據理力爭,還請了律師史良等人幫助自己辯護,不論敵人如何的嚴刑拷打,但是鄧中夏始終不暴露自己的身份,嚴守黨的秘密。
叛徒最令人厭惡的一點就是一個叛徒的產生總會令很多的優秀的同志犧牲,鄧中夏就是因為叛徒的出賣最后犧牲的。
雖然鄧中夏始終是閉口不言,但是和鄧中夏同期被捕的互濟總會援救部長林素琴在敵人的威逼利誘之下,妥協了,鄧中夏的真實的身份暴露了。
法國的巡捕房被國民黨中央黨部收買了,鄧中夏就被引渡到了南京的國民黨的憲兵司令部。
鄧中夏到了這種環境中仍然是嚴守黨的秘密,對于敵人的威逼利誘和嚴刑拷打嗤之以鼻,他以鋼鐵般的毅力和堅定的信念展現了一個共產黨人大無畏的犧牲精神。
最后敵人看到鄧中夏這般堅強,氣急敗壞,在1933年9月21日的時候,將鄧中夏處決了。
在鄧中夏臨終前的時候,他給黨中央留下來最后的一封信,他深情地寫到:“同志們,我快到雨花臺去了,你們繼續努力奮斗吧!最后勝利終究是我們的。”
四、結語
鄧中夏同志的一生實際上也是很多我們革命者一生的縮影,有點甚至沒有留下自己的姓名,就為了自己的信仰犧牲了,但是這些英雄才是我們新一代的青年應該崇拜的。
在1933年5月的時候,在敵人嚴刑逼供鄧中夏的時候,鄧中夏對獄中的支部負責人說:“”請告訴大家,就是把鄧中夏的骨頭燒成灰,鄧中夏還是共產黨員”。
這就是我們革命先輩的堅定的信仰。
(鄧中夏的故居)
鄧中夏是中共早期的時候,為期不多的理論家之一,他對于新民做主主義革命理論的行程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對于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的思想也是最早提出的。
不論是在自己的人生面臨選擇的時候,還是在敵人嚴刑逼供的時候,鄧中夏選擇的始終是堅持自己的共產主義的信仰,為人名服務的信仰,成為人名公仆的信仰。
此文獻給新中國奮斗的革命戰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