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淮安市清江浦區“清”少年研學團走進文明實踐陣地,開展了一場浸潤文明新風的研學活動。
紅色童心踐文明——文明實踐陣地的道德浸潤
在清江浦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西安路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好人館、科普館、展示館、道德講堂等場所交相輝映,生動展現了“理論宣講”“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等五大平臺建設成果。
“原來燈泡可以懸浮在空中!”“風真的能發電!”在西安路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科普館,一個個奇妙的科學現象讓同學們驚嘆連連。先進的互動設備和趣味實驗,讓深奧的科學原理變得生動可感,激發了孩子們探索未知的強烈興趣。
在區好人館,濃厚的道德氛圍撲面而來。通過一幅幅生動的圖片、一段段感人的文字,同學們零距離學習好人事跡、聆聽好人故事。“身邊好人”“道德模范”等先進典型的感人事跡,展現了平凡人身上不平凡的精神力量。一位同學動情地說,“這些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們用行動告訴我們什么是真善美,他們就是我們追著的光!”這種沉浸式的道德教育,讓中華傳統美德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
金色花海映文明——油菜花田的美麗蝶變
春日的南苑路千畝油稻輪作基地,金色的油菜花海隨風起伏,宛如一幅流動的油畫。“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的詩意場景在這里生動再現,讓前來研學的同學們驚嘆不已。書本上的文字躍然眼前,與這片金色海洋完美交融,勾勒出一幅充滿生機的春日圖景。
誰能想到,這片令人陶醉的花海,曾經是散落著十多間簡易房和破舊大棚的閑置用地。清江浦區城鄉融合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輝介紹,“去年在省農科院和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專家的指導下,我們通過土壤改良,分批次種植了寧雜1818油菜品種。目前1期地塊的油菜已進入結籽期,2期花田正值盛放期。”通過科學的種植時間錯位設計,這里的油菜花期可持續至5月中旬,實現了“一地三用”的建設目標——既打造了自然風光盛景,又構建了生態農業場景,更展現了城鄉融合美景。
“文明城市建設讓我們的家鄉變得更美了!”同學們由衷贊嘆。這片金色花海不僅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更成為城市文明建設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的生動注腳。
綠色小苗種文明——博士農園的種植之旅
“老師快看!西瓜苗的葉子像小鴨掌一樣!”在淮安柴米河博士教育農園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內,同學們此起彼伏的驚嘆聲回蕩在現代化的溫室中。這座占地120畝的農園,集農業生產、科普教育、科研實踐、旅游觀光和貿易于一體,連棟溫室大棚整齊排列,擁有8萬平方米現代化智能溫室,包括1萬平方米智能育苗溫室和7個無土栽培溫室。
在專家指導下,學生們參觀了智能化育苗溫室,近距離觀察西瓜、茄子、黃瓜、藍莓等幼苗的生長狀態,了解了無土栽培技術的奧秘。最令同學們興奮的當屬種植體驗環節——每位同學都獲得了一株專屬幼苗,他們小心翼翼地將希望埋入土壤,期待著它們茁壯成長、開花結果。這種沉浸式的教育體驗,將現代農業的科技魅力轉化為生動實踐,讓農業知識在孩子們親手觸摸、親眼觀察、親身體驗的過程中悄然生根。這不僅為青少年打開了認識現代農業的窗口,更在他們心中播撒下了探索農業科學的種子。
高山不拒微塵,乃成其巍峨;江海不辭涓流,方顯其浩瀚。本次“清”少年研學活動以文明實踐陣地為依托,通過沉浸式、互動式的體驗教育,在青少年心中種下文明的種子。(王一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