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連斯基在視頻講話里說,烏第一副總理匯報了礦產協議談判情況,烏政府和美國在經濟伙伴協議合作上“成果顯著”,法律方面的事兒基本敲定了。可這看似不錯的背后,全是利益博弈和無奈妥協。
烏美礦產協議談判就像一場沒完沒了的拉鋸戰。2024年9月27號,特朗普和澤連斯基在紐約特朗普大廈會晤后,雙方就開啟了多輪激烈談判。
美國一開始提的條件特別苛刻,要烏克蘭出5000億美元,還把給烏的財政援助也算作出資額,還想獨占烏克蘭重建基金的利益。
烏克蘭官員堅決反對,經過漫長談判,美國才在新協議里做了一點“讓步”,但這些讓步都是為了更好地控制烏克蘭礦產資源。
新設的“烏克蘭重建投資基金”,說是美烏共同注資和管理,其實就是美國想進一步控制烏克蘭經濟。共同所有權按實際貢獻算,美國肯定想多占;基金由兩國政府代表管理,但美國肯定想說了算。
烏克蘭要把未來貨幣化收入的一半注入基金,這是把未來資源收益給了美國。美國說的長期財務支持,就是個空話,注不注資、啥時候注資都不確定。
基金投資領域看似多,但美國肯定先挑對自己有利的項目。 協議說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或替代性保障,就是美國給烏克蘭畫的大餅。
烏克蘭簽協議是想修復和美國的關系,在俄烏和平談判中占點便宜,但安全保障條款沒具體措施,烏克蘭還是不安全。
協議看似給烏克蘭帶來重建資金,其實是把資源開發權給了美國。烏克蘭資源收益一半要給基金,資源開發受限,經濟發展和政策制定都得聽美國的,安全也沒保障。
美國通過協議控制烏克蘭礦產資源,實現了戰略布局,減少了對外依賴,擴大了在歐洲的影響力。但逼烏克蘭簽協議的做法,讓美國國際形象受損。 澤連斯基說烏美礦產協議法律事搞定了,可這背后全是算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