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在河南省洛陽市汝陽縣柏樹鎮棗林村現代化脫毒紅薯苗育苗基地內,10余名工人手持剪刀穿梭于綠浪翻滾的大棚間。隨著"咔嚓"一聲脆響,莖葉粗壯的紅薯苗應聲而落,短短半小時,數百株帶著露珠的薯苗已整裝待發。棚外停滿的農用三輪車旁,來自周邊縣市的種植戶們正仔細比對紅瑤、哈密、洛薯13等品種特性,搶購聲此起彼伏。
“每天五萬株起步,高峰期能出二十萬株。”基地負責人抹了把額頭的汗水,指著身后連片的智能溫室介紹。作為柏樹鎮規模最大的脫毒薯苗繁育中心,這里與河南科技大學、省農林科學院建立的產學研聯盟,讓實驗室里的脫毒試管苗在恒溫恒濕環境中完成“科技變身”。相比傳統薯苗,脫毒苗可使畝產提升30%,商品率提高40%,病蟲害發生率降低60%。長期在基地務工的胡善軍說:“我在大棚干活三、四年了,就近務工掙錢,還能照看到家里。”
科技賦能讓小薯苗身價倍增。正在裝車的種植大戶李玉文算著經濟賬:“雖然脫毒苗貴一點,但每畝增收兩千斤,多賣八百塊不是問題。”目前該基地已帶動周邊12個行政村發展訂單種植,形成從脫毒苗擴繁 、優質基質育苗到標準化種植的完整產業鏈。今年首批2400萬株薯苗剛上市就被預訂一空,預計全年可為農戶增收超千萬元。(王康回 劉修正 張書敏)
【編輯 瀅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