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浪財經報道,在被中國航司接連退回兩架飛機后,波音公司CEO Kelly Ortberg威脅,將停止為中國生產客機。Ortberg表示,如果中方航司因中美貿易戰導致的高額關稅而不接收飛機,波音將另尋買家。“我們不會繼續為那些不愿接收飛機的客戶生產飛機。”長期以來,中國航空公司一直是波音737、777和787機型的大客戶。尤其是中國南方航空、中國國際航空和中國東方航空這“三大”國有航空公司,更是這家美國制造商的重要買家。
盡管這位波音公司的高管態度十分傲慢,而且還揚言“中國的違約不會影響波音公司的復蘇”,然而,現實情況可沒有這位波音高管的嘴那么硬。從2019年到2024年,波音公司連續6年公司財報呈現凈虧損狀態,尤其是2024年凈虧損達到了118億美元,波音公司的現金流現在僅能維持18個月運營 。直到現在,這種凈虧損的狀況依舊沒有得到逆轉,2025年前三個月,波音凈虧損依舊達到了3100萬美元。
波音公司CEO凱利·奧特伯格(資料圖)
面對波音公司如此的“威脅”,中國航空市場展現出較強的應變能力,國內航空公司也在積極配合國家政策,采取了暫停接收波音飛機的措施。不僅有之前廈航的兩架波音飛機退回美國,這兩天還有國航的一架波音737Max飛機從舟山波音完工中心飛往西雅圖,吉祥航空也推遲接收波音787飛機。這些舉措也展現出中國民航業在保障飛行安全和維護國家利益方面的責任感。此外中國空客市場份額在持續擴大,其產品性能和售后服務逐漸得到認可,為填補市場空缺提供了有力支撐。
另外,消息顯示,就在波音總裁話音剛落之際,中國國產大客機產能正大幅爬坡。中國商飛位于天津的生產基地加班加點生產C919,計劃將該型飛機的產能從之前的數十架提升至接近100架。另外,空客也在適應中國市場的變化,對其位于天津的工廠進行產能擴張。原本想掐中國的脖子,美國未曾想或因此失去中國市場,甚至“助力”中國商飛就進入歐洲空域和歐空局達成共識,如此特朗普豈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是妥妥的貿易戰輸家?
波音飛機(資料圖)
據了解,波音手中還握有不少中國航空公司的訂單,原計劃是今年向中國市場交付50架。可目前兩國貿易跌到前所未有的低點,這50架未來難以實現交付,除非特朗普那邊把關稅給降了。降了自然會正常接收,付尾款,否則波音造出來的飛機,就等著去尋找別的買家吧。現在來看,中國短時間內不會太缺飛機,可波音卻需要抓緊交付,收回尾款,維持運營。相比之下,波音受到美國關稅戰的危害更大,更多美國企業亦是如此,特朗普眼看著就要扛不住了。
波音的“底氣”從何而來?可能只是虛張聲勢。從表面看,波音的回應似乎強勢。但從實際來看,更像是一次“反向求和”的威懾策略——希望通過強硬語言促使中國回心轉意。而從更大的層面看,這背后反映的,是美國企業在當前中美貿易博弈中,逐漸失去優勢的焦慮。此前包括高通、特斯拉等企業均因中國市場政策調整感到不安。波音此番發聲,或許也是對國內投資者的“信心喊話”。
波音公司(資料圖)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民航市場,發展潛力巨大,但這不是波音可以傲慢對待的資本。若波音真想解決飛機交付問題,靠威脅和高高在上的姿態是行不通的。中國向來歡迎國際合作,但前提是平等、互利、共贏。波音若放不下身段,還妄圖以“給機會”的姿態來談判,那中國市場的大門,恐怕會對其越關越緊。在全球航空產業加速重構、技術自主成為核心戰略的當下,中國航空業有底氣、有實力穩步前行,波音是選擇適應新變化,還是繼續在錯誤的道路上漸行漸遠,答案不言而喻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