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坊路甲15號院位于北京西城區陶然亭街道的核心地帶,如今,這座建于上世紀80年代的老舊小區,正因“加裝電梯”這一民生工程陷入前所未有的矛盾漩渦。這里居住著大量行動不便的高齡老人,對他們來說,每天上下樓梯就是一場艱難的“生存挑戰”——“這幾節臺階就像天塹一樣”。但是,當西城區首個平層入戶電梯加裝計劃提上日程時,期待中的“福音”卻演變成了鄰里關系的導火索——“我們不需要電梯”。
主管區長調研、現場辦公,溝通團成員和國際觀察員實地走訪、出謀劃策,居民代表和屬地政府坦誠交流、真誠思考,當這些力量齊聚《向前一步》平臺,能否打破高樓層住戶對電梯的迫切期盼與低樓層居民對權益的合理訴求之間的僵局,為這場關于公平與生存的較量,找到溫情的平衡砝碼?
最大的擔憂:老樓加梯安全嗎?
“臺階就是一座大山”“四年沒下過樓,兩次下樓是背我下去的”,聽到病弱老人的心聲,沒人能不動容。“我們一樓推出去也交三萬二,我們有用么”“我們不需要電梯”,一樓業主的態度,也是合情合理。西城區副區長朱海斌入戶調研多家居民,聽到了不同立場的意見。在錄制現場,也有居民直接質疑,40多年的老樓加裝電梯,安全嗎?那這次平層入戶電梯的設計方案是什么,施工之后是否會出現居民擔憂的情況,有沒有相關技術保證樓體安全?
最多的疑慮:光 聲 錢怎么辦?
節目錄制前,溝通團嘉賓和國際觀察員都去虎坊路甲15號院走了一遭,爬樓上下后每個人都氣喘吁吁,幾乎一下子就站在了贊同加梯的一方。然而,一樓居民對于電梯產生的噪音、擋光的擔憂,讓大家的表態更加謹慎。有人提議對一樓住戶進行補償,對此一樓住戶和其他樓層居民是什么看法?對于補償經費、補償方式,是否有相關規定,這一做法又能否推動加裝電梯的進程?國外存在加裝電梯的難題以及高層居民與一樓居民的矛盾么,國際觀察員將帶來怎樣的建議呢?記者走訪發現,因為后續繳費問題,有的小區在電梯安裝之后遲遲沒有投入使用,這也讓15號院的電梯是否會出現類似的維修困境畫上了問號。為了找到這一難題的突破口,西城區副區長朱海斌決定與一樓居民直接溝通,這次面對面會有收獲嗎?
最強的不解:車棚挪移合理嗎?
隨著溝通的深入,不管是贊成聲音還是反對聲音都得到了充分的表達。因為加裝電梯而面臨挪移的車棚很快成為新的討論焦點。車棚的新位置在小區南側,然而溝通團前期調研時發現,這一區域已經被人用鐵柵欄鎖起占用了,到場的居民代表表示,車棚搬過來會出現影響自己生活的噪音和隱私問題。針對居民對車棚挪移到南側的顧慮,副區長朱海斌實地考察,能否找出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案?
城市發展中,多數人集體福祉與少數派個人權益發生沖突的情況,并不鮮見,社會公平的天平該如何傾斜?在錄制現場,急需電梯的肢殘居民、諸多疑慮的一樓居民、想要辦好實事的社區書記先后落淚,這些淚水又會將電梯加裝推向何方?敬請關注本周日晚21:05播出的《向前一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