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劉賢沛 通訊員程惠 作為2025年中山讀書月的重頭戲,4月26日晚,中山紀念圖書館特別策劃了“圖書館之夜”活動,打造了一場集閱讀、藝術、科技與互動體驗于一體的文化盛宴,當晚中山紀念圖書館化身為一座流光溢彩的“文化樂園”。從詩詞歌賦到紅色經典,從親子共讀到音樂交響,現場氛圍熱烈,以多元形式點燃閱讀無限可能。本次活動亮點紛呈,打破傳統圖書館的靜謐印象,開啟夜間閱讀新體驗,通過燈光藝術、沉浸式閱讀、音樂互動、文化沙龍等形式,讓圖書館在夜晚煥發全新活力。
在圖書館東門舞臺,一曲《新白娘子傳奇》瞬間點燃現場熱情,拉開活動序幕。中山市博愛小學的孩子們用稚嫩的童聲吟唱《小雅·鹿鳴》,仿佛將觀眾帶回千年前的雅集;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博凱小學的小朋友帶來的《二十四節氣歌》以說唱形式“玩轉”傳統文化,引得臺下觀眾跟著節奏打拍。最令人動容的莫過于《將進酒》與《滿江紅》的激情碰撞——豪邁朗誦與蕩氣歌聲、瀟灑武術交相輝映,引得全場高呼“壯哉!”
少兒圖書館內,孩子們化身“小青蛙”,通過戲劇互動解鎖寓教于樂的閱讀體驗。親子共讀環節溫馨滿溢,《愛麗絲夢游仙境》《格列佛游記》的奇幻故事被家長與孩子聲情并茂地演繹,不少家庭笑稱“今晚的童話比電影更精彩!”
三樓紅色經典書房里,朗誦藝術家們用聲音喚醒歷史的溫度。張鵬誦讀《岳陽樓記》時,觀眾屏息凝神;李朦朗誦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輕柔的語調讓許多人紅了眼眶。當《永不消逝的電波》的臺詞在孔令淵等人鏗鏘有力的演繹中響起,全場掌聲雷動,致敬英雄的赤誠之心。
中山人才書房成為“文化追光者”的聚集地。青年作家慕容素衣以《我是人間謫仙客:十個李白》為引,揭秘詩仙的“凡人面”,幽默調侃“李白若在現代,大概是朋友圈最會喝酒的詩人!”本土女作家方嘉雯的《濠涌記憶》,則用鄉音與陶笛聲勾起了中山游子的無限鄉愁。現場觀眾感嘆:“原來家門口的故事,也能寫成史詩!”
活動尾聲,東門舞臺的集體朗誦將氣氛推向高潮。中山市東區柏苑中心小學的孩子們以《出塞》《滿江紅》展現少年豪情;中山市西灣外國語學校的《少年中國說》字字鏗鏘,梁啟超的吶喊穿越百年仍振聾發聵。最后,全場齊唱《送別》,悠揚歌聲為這場文化盛宴畫上圓滿句號。
“圖書館之夜”活動,讓圖書館不僅是書的殿堂,更成為連接古今、融匯藝術與生活的文化磁場。市民們或駐足聆聽,或沉浸互動,在閱讀中遇見詩意中山,在歡笑中點亮智慧未來。現場一位讀者表示,“圖書館之夜”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文化場景,平時工作忙,晚上能帶孩子來圖書館參加活動,既溫馨又有意義。
中山紀念圖書館相關負責人表示:“‘圖書館之夜’是我們探索夜間文化服務的一次創新嘗試,未來將結合市民需求,推出更多夜間閱讀活動,讓圖書館成為城市‘文化夜明珠’。”未來,中山紀念圖書館將繼續以創新為筆,為市民提供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書寫全民閱讀的華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