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一架中國拒收的波音737 MAX客機,正式從舟山飛往西雅圖。而據彭博社4月21日消息,印度航空計劃購買被中國航司拒收的波音飛機,他們希望未來能獲得波音飛機好的交付順位。同一天,印度財政部宣布對中國進口鋼鐵加征12%臨時關稅,兩項看似無關的決策,實則是中美貿易戰延伸。4月21日,美國副總統萬斯結束了對印度的四天訪問。這場被白宮稱為"經濟與戰略優先事項"的會談,核心議題之一便是如何在中美貿易戰中形成合力。
根據《衛報》披露,雙方就加速推進美印貿易協議達成共識,其中隱含著對中國的雙重算計:一方面,印度承諾擴大對美農產品進口,以換取美國在波音飛機采購上的支持;另一方面,美國默許印度在關稅政策上對華施壓,為"印太經濟框架"鋪路。就在萬斯與莫迪會談的同時,兩架波音737 MAX客機正從中國舟山工廠飛往美國關島和西雅圖。這兩架被中國拒收的飛機,成為美印"聯合作業"的首個實物成果。印度航空計劃在未來三個月內接收至少15架類似飛機,這些原本屬于中國航空公司的訂單,將被重新噴涂上印度航空的涂裝,投入到德里-新加坡、孟買-迪拜等熱門航線。
當地時間19日,一架波音737 Max飛機降落在西雅圖
對于印度航空來說,接收中國拒收的波音飛機并非單純的"撿漏"。作為塔塔集團復興計劃的核心,印度航空在2023年曾創下470架飛機的采購紀錄,其中包括220架波音客機。此次"轉場"交易,既是對原有訂單的補充,也是爭奪國際航空市場份額的關鍵布局。然而,這場看似雙贏的交易背后暗藏玄機。首先,中國拒收的波音飛機大多已完成定制化配置,印度航空需要投入額外資金進行改裝。
例如,廈門航空那架737 MAX原本配備了中文客艙服務系統,改裝成本高達每架200萬美元。其次,馬來西亞航空等競爭對手正在與波音洽談類似交易,印度航空不得不通過提高采購價格來確保交付優先級。更棘手的是,美國政府要求印度航空在采購波音飛機的同時,必須增加對美農產品進口,這給印度農業部門帶來了巨大壓力。而就在波音飛機轉場的同一天,印度財政部宣布對中國進口鋼鐵加征12%臨時關稅。這一決策看似突然,實則是印度鋼鐵產業長期游說的結果。
根據印度鋼鐵部數據,2024/25年度中國對印鋼鐵出口同比增長18%,占印度進口總量的34%,其中高端鋼材占比超過60%。印度塔塔鋼鐵等企業抱怨,中國鋼鐵的"傾銷"導致本土企業利潤率下降至3%以下。這一系列動作折射出中美印三角關系的微妙變化。對美國而言,扶持印度是"印太戰略"的重要一環。萬斯訪印期間,雙方簽署了價值340億美元的波音采購協議,這既是對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回應,也是對中國大飛機C919的圍堵。
對印度來說,在中美之間"左右逢源"是其傳統策略,但此次同時接收波音飛機和加征關稅,顯然是在向美國示好。然而,印度的"騎墻"策略暗藏風險。中國外交部已明確表示,將對印度的關稅措施采取反制措施。更重要的是,印度制造業的短板可能使其難以承接中國轉移的產業鏈。
2024年印度制造業占GDP比重僅為11.6%,遠低于中國的27%。盡管莫迪政府推出"生產掛鉤激勵計劃",但750家簽約企業中僅有50%投產,暴露了官僚主義的深層積弊。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真正的贏家是那些專注于技術創新和產業鏈韌性的國家,而不是在大國博弈中投機取巧的"機會主義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