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由重慶大學、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聯合主辦的“國土空間規劃實踐”杯重慶市大學生建造科普大賽暨第12屆重慶大學建造季在磁器口后街舉行。來自重慶大學、重慶交通大學、重慶工商大學等9所院校、27支代表隊和300余名師生參加此次活動。
4月26日,第12屆重慶大學建造季活動現場。賀一凡 攝
重慶大學“建造季”始于2013年,是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結合“建筑設計基礎”課程教學中“空間、材料與建造”教學環節而舉辦的創新性實踐活動。本屆建造季鼓勵學生們結合國家“城市更新”與“鄉村振興”的發展導向擬定主題,以城鄉微空間更新為切入點,探索兼具文化內涵與實用功能的建筑小品創新方案。活動著力推動非遺活態傳承與創新轉化,鼓勵參賽者將傳統技藝與現代設計理念融合,通過創意設計展現非遺文化魅力,為城鄉人居環境提升注入文化活力。
4月26日,第12屆重慶大學建造季活動現場。賀一凡 攝
本次活動分為五個搭建區域,隨形就勢分布在磁器口后街。截至26日下午5點,經過8小時緊張的搭建工作,各組已順利完成1:1實體模型建造,活動進入評委打分環節。
現場每個建造團隊圍繞主題、結構、構思等對模型建構作品進行逐一介紹,并簡要闡述團隊從方案設計到建造實施的整個過程。評委打分結束后,決出本屆建造季的獲獎作品。
4月26日,第12屆重慶大學建造季活動現場。賀一凡 攝
此次活動依托重慶大學建筑科普教育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通過設計建造與實踐探索,為學生打造融合科普性、互動性、探索性的建構體驗,并將非遺文化融入空間建造,提升作品文化內涵。活動成果將面向公眾展示,既促進學校教育與社會公眾的交流,又實現科普教育、社會服務和實踐教學的多重價值。(中國日報重慶記者站 譚英姿|賀一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