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敵1.1萬余人,繳獲坦克14輛,大炮200余門,汽車300余輛,這是38軍在朝鮮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的巨大戰果,一舉扭轉了整個戰局。
彭德懷總司令電報嘉獎道“中國人民志愿軍萬歲!第三十八軍萬歲!”,從此,38軍有“萬歲軍”的稱號。
驍勇善戰,鐵打的38軍
這支軍隊的主力112師是以彭德懷1928年發動平江起義創建的工農紅軍第5軍為班底。解放戰爭中其名稱為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
遼沈戰役結束后,1948年11月,第一縱隊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8軍。
在平型關戰役中,38軍前身部隊均作為主力投入戰斗。隨后,轉戰晉冀魯豫。1939年后,戰斗在蘇北、魯南、濱海戰場。整個抗日戰爭期間,38軍的前身部隊共經歷了大小戰斗700余次,殲敵4萬余人。
之后,38軍前身部隊又先后參加了四平保衛戰,新站、拉法戰斗,三下江南、公懷路殲滅敵71軍戰斗、第一次和第二次四平攻堅戰等數十次著名的戰役,且戰功卓著。整個解放戰爭期間,38軍從祖國最北邊的松花江邊,轉戰黑、吉、遼、熱、冀、津、魯、豫、鄂、湘、桂、黔、滇等13省,最后一直打到中越邊境的紅河橋頭,先后進行主要戰斗170余次,殲敵14.3萬余人,解放大小城市100余座,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四野第一主力部隊。
抗美援朝,成就“萬歲軍”的威名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38軍奉命入朝,跨過了“鴨綠江”。在朝鮮戰爭中,38軍擔負穿插重任,雖然第一次戰役中沒有占到便宜,但是38軍并沒有因失敗喪失信心。
第二次戰役中,38軍戰功赫赫,先是和42軍分別在德川、寧遠迂回包圍,將韓偽7師、8師主力大部殲滅,而后38軍113師以14個小時急進70多公里,在28日進至三所里,全殲三所里地區南朝鮮軍1個治安連及美軍騎兵1師5團先遣分隊,占領了三所里及其附近高地。再有圍追堵截美2師和美第8集團軍的炮兵部隊。
二次戰役最終的勝利,38軍起了關鍵性作用。戰役中,38軍共斃傷敵7485名、俘敵3616名(其中美軍1042名),擊毀、繳獲坦克114輛,繳獲各種炮389門,汽車1500余輛,電臺51部等,殲敵總數占全軍殲敵總數的33%。
由于38軍表現突出,彭德懷總司令電報嘉獎道“中國人民志愿軍萬歲!第三十八軍萬歲!”,從此,38軍有“萬歲軍”的稱號。
隨著38軍由東北調防保定,38軍的112師成為了全軍第一支機械化部隊。
如此卓著的戰功,難怪有人說,中國有18支集團軍,公認實力最強的,是這支“萬歲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