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4月2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春艷)在第85屆中國教育裝備展期間,天津市第一中學(以下簡稱為天津一中)舉辦了以“創新驅動,慧育未來”為主題的創新人才早期培養實踐展。來自全國各中學校長、教師代表400人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創新人才早期培養的前沿路徑。
天津一中深耕創新人才培養領域30余年,自設立理科實驗班、實施理科創新型人才培養項目以來,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本次活動也是天津市基礎教育在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領域積極探索的生動體現。天津市教育委員會中小學處處長龍祖勝說,創新人才培養對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意義重大。他期待更多學校為教育改革提供可借鑒的經驗,為國家培養更多優秀創新人才。
首都師范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心理學院教授師保國帶來了題為《創新人才早期培養的心理學研究與啟示》的主題報告,剖析了創新人才的關鍵特征和個體表現,從學校、家庭、個人三個層面,闡述了培養個體創造性、促進創新人才成長的有效策略。
“創新不是學霸的專屬,而是每個學生迎接未來職業需要具備的能力。”天津一中楊靜武說,我們要讓學生勝任未來。
他從課程體系建設、教學方法創新、師資隊伍培養到教育資源整合等多方面分享了學校在創新人才培養方面的實踐與思考。為了讓拔尖創新人才涌現出來,學校構建起多元且富有特色的課程體系,涵蓋高中與大學貫通培養的先修課程等,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推行探究式、項目式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打造“學為中心”的實踐課堂、情景課堂、合作課堂,推進教學評一體化。
本次活動向大家展示了十四門高中課程和一門大學先修課程,共計24節課,全方位展示創新人才培養的實踐探索。在課堂中,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貫穿始終,推動學科融合;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思維,呈現學科思維魅力;大學先修課程和創新資源展示課堂,拓展學生視野;實驗教學課堂和人工智能課堂觀察展,更是緊跟時代步伐,為教育教學注入科技活力。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