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A0級純電市場,比亞迪海鷗(參數丨圖片)以單月4.2萬輛的戰績書寫神話。同為國民車定位的東風納米卻顯得格外落寞,2024年全年銷量僅為5萬輛左右。這個承載著東風集團新能源轉型厚望的子品牌,2025年第一季度,其累計銷量僅9514輛,月均不足3200輛,甚至不及海鷗單日銷量的八分之一。
產品競爭贏弱
在產品上,東風納米目前在售車型有納米01、納米BOX和東風納米EX1三款車型,主銷車型納米01占據了80%以上的品牌銷量,其價格區間為6.58萬-13.98萬元,正好介于比亞迪海鷗和海豚之間,與競品相比,東風納米的產品力呈現明顯無力狀態
對比來看,五菱繽果、比亞迪海鷗等競品標配的通風盤式前制動、LED大燈、Type-C接口,納米01全系缺席;標稱最高401km續航的車型,實際用戶反饋冬季續航縮水超30%;同價位車型普遍搭載的手機互聯、語音控制功能,在納米01上成為高配專屬。相比而言,納米01的配置表像是2020年的產物,拿什么和2024年的競品打?
遭遇質量黑洞
如果說產品力不足是慢性病,質量問題則成為引爆危機的導火索。在車質網,輸入“納米01”關鍵詞,跳出的是密密麻麻的投訴列表。
2025年,武漢車主王女士(化名)在長江大橋遭遇驚魂一幕,王女士表示,當時他們在大橋正常行駛,車輛較多時速不快,前方剎車后本能地踩下剎車,但剎車沒有任何作用。行車記錄儀顯示,從踩剎車到撞擊前的6秒內,車主車速始終沒有下降,直到撞上護欄的瞬間,安全氣囊都沒彈出。更讓王女士氣憤的是,當她要求廠家提供每秒的車速數據時,得到的回復卻是“數據無法篡改,車輛不存在問題”,這種推諉態度讓車主十分氣憤。
在社交平臺,更有上百位車主集中投訴納米01車身生銹、漆面起泡開裂等問題,其中不乏提車不足半年就出現底盤生銹、漆面鼓包的案例。浙江車主李先生提車僅3個月,就發現后備箱鉸鏈處出現銹跡,扒開密封條后,內側金屬件已出現大面積銹蝕?!斑@哪像新車?簡直像從報廢廠拉出來的?!?/p>
有業內人士指出,這種大面積早期銹蝕,很可能是電泳工藝厚度不足或鍍鋅層偷工減料導致,屬于典型的制造缺陷。
“導航黑屏、鑰匙失靈、遠程控車變擺設”也成為車主集體吐槽點。杭州車主陳先生講述了一次尷尬經歷:“下雨天想遠程啟動空調,結果APP顯示車輛離線,在雨中淋了10分鐘才打開車門?!睂Ρ韧瑑r位的五菱繽果、長安Lumin穩定的車機功能,而東風納米卻在基礎體驗上栽了跟頭。
還有車主對東風納米的售后服務進行無奈吐槽。2024年6月,車主購買車輛發現異響,去店里檢查發現是軸承有問題,車主被告知需要發配件更換,需要等一周左右,一等再等配件不是發錯就是不到位,給車主造成修車比買車還難的困擾。
從40萬豪言到10萬退守
2023年武漢國際車展的新聞發布會上,時任東風納米營銷事業部總經理的陳萌立下了2025年要實現40萬輛產銷目標的Flag,然而,2023年全年,東風納米月銷量始終在2000-3500輛區間徘徊,單店月均銷量不足15臺,瞬間遭到打臉。接任者余岳峰將2025年東風納米的銷量目標斬至10萬。然而2024年,東風納米全年銷量也僅為5萬輛左右,這意味著2025年東風納米銷量需要同比增長85.19%,才能達成下調至四分之一的10萬輛目標,完成起來也十分費力。
近日東風納米又官宣發布一款全新小型純電SUV——納米06。同時,在宣發文案中,納米06被稱為“開年王炸”,試圖以“開年王炸”的姿態扭轉頹勢。宣傳重點從“國民車”轉向“智能潮品”,宣稱搭載L2級智駕系統和光影座艙,但消費者卻在評論區留言:“連剎車和生銹問題都沒解決,誰敢相信你的智能駕駛?”
總結:
行業洗牌的大幕已經拉開,在這場A0級純電市場的生存競賽中,沒有中間地帶可言。東風納米若想從“銷量泥潭”中突圍,必須做出痛苦卻堅決的改變,要么在低價紅海中淪為邊緣品牌,要么破繭成蝶,真正成為國民車的新典范。而留給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