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3月的一天,蔣介石正在南京官邸里對著下屬大發雷霆。
原來,由于叛徒出賣,陳賡遭捕被關押南昌,為了穩妥起見,在蔣介石的再三授意下,陳賡被押解南京看管。就是在押解南京途中陳賡竟然逃脫了。
當時,負責押解的是蔣介石的行營調查科長鄧文儀,聞聽消息,蔣介石大發雷霆,對著鄧文儀就是一頓訓斥:“你怎么搞的?這點事情都辦不好。”
鄧文儀自知理虧,任憑蔣介石如何罵人,耷拉著腦袋一句話都不說。
見鄧文儀把事情辦砸了,一旁的戴笠立功心切,他急忙對蔣介石說道:“校長不要氣餒,陳賡一定還沒有離開南京,我只需派特務加緊攔截,無論陳賡會躲到哪里,我定能將他抓捕。”
說完,還對著鄧文儀笑了笑。那表情既有嘲笑又有挑釁。
戴笠說的不無道理,陳賡逃脫后,必定急于離開南京,最快的交通工具就是坐火車了。戴笠手下的特務遍布南京大街小巷,真的發動起來,將陳賡“緝捕歸案”并不是多難的事。
聽了戴笠的話,蔣介石沒有絲毫的喜悅,他對著戴笠鋪天蓋地又一番怒罵:“你這是逞匹夫一時之勇,你想害我啊。”
只罵的戴笠一頭霧水:“校長今天是怎么了?我是在替他解憂,哪里逞匹夫之勇了?”
的確,戴笠說的確實沒有錯,陳賡還沒有逃出南京,要緝捕陳賡是分分鐘的事,蔣介石為什么罵他逞匹夫之勇,并說出“你想害我”這樣的話呢?
話還要從陳賡“東征救蔣”說起。
1924年冬,蝸居在閩東的軍閥陳炯明,糾集洪兆麟、林虎等部三萬余眾發動叛亂。迫于此,以孫中山為首的廣東國民政府決定東征,討伐陳炯明。
中間由于滇軍楊希閔和桂軍劉震寰在廣州反水,東征分成1925年2月一次東征和1925年10月二次東征。陳賡救蔣就發生在二次東征期間。
當時,身在前線的蔣介石身陷叛軍三面包圍之中,眼見突圍不成,蔣介石正打算以身殉國,就在他舉槍要自盡的時候,被陳賡出手攔住了。
“都是我無能,你不要攔我,我要以死謝罪。”蔣介石說。
陳賡知道蔣介石這是自尊心作祟。陳賡是何等的聰明,他說:“校長,這次東征失敗主要原因并不在你,你想想,你帶領的是一支雜牌部隊,雜牌部隊作戰不力,失敗不足為奇。再者軍中不能一日無主,你要想辦法帶領弟兄突圍出去,以圖東山再起。”
寥寥數言把失敗的原因和老蔣撇的一干二凈。
見蔣介石放棄了自殺,陳賡急忙蹲下身子,讓蔣介石趴到自己背上,背起老蔣就跑,直到安全脫險。
陳賡這一背,背出來一個后來的“蔣委員”,也背出了老蔣一輩子放不下的情。
如今,陳賡犯到蔣介石手上,蔣介石開始本想勸降,他先后派出陳賡在黃埔時最要好的同窗如:宋希濂、胡宗南、鄭洞國、鄧文儀等人,盡管這些人說的口干舌燥,偏偏陳賡油鹽不進:“要殺要剮隨個便,要我歸降萬萬不能。”
陳賡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大家都沒了轍。
這邊,蔣介石對陳賡勸降無果,那邊,宋慶齡正聯合社會各界力量向蔣介石施壓放陳。蔣介石一時間左右為難了:放了陳賡,不是自己想要的結果。不放,承受不住各方壓力。殺了陳賡,不但要受到譴責,還要背上忘恩負義的罵名。囚著吧,陳賡就是個“燙手山芋”。
這時候,蔣介石就有了放陳賡的想法。
還是行營調查科長鄧文儀看透了蔣介石的心思,他就有意“幫”蔣介石這個忙。
鄧文儀就對蔣介石說:“陳賡押在南昌不妥,萬一逃跑了可不好說,不如把他押解南京。”
“好,這事就有你來辦。”蔣介石授意道。
陳賡在押解南京途中趁看守不備果然逃脫了。
聽說陳賡半道逃脫,蔣介石就來個逢場作戲。他抓住鄧文儀就是一頓訓斥。偏偏不明就里的戴笠立功心切,自告奮勇要捉拿陳賡,被蔣介石抓住一頓臭罵。
這就出現了本文開頭的一幕。
其實,蔣介石有意放陳,黃埔系將領都心知肚明。以至于后來,淞滬警備司令錢大鈞,在上海開往天津的一列火車上無意中和陳賡相遇了,兩個副官正要抓人,錢大鈞擺了擺手讓副官把陳賡放了。
副官不解道:“司令,怎么放他走了?”
錢大鈞解釋道:“他是個麻煩,誰愿意抓他。”
再說,陳賡南京脫險后,迅速回到了革命根據地,后來參加了長征,開啟了革命新征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