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夜幕降臨時,湖南武岡市水浸坪鄉仁堂村道路旁的太陽能路燈準時“綻放”,許多村民領著一家老少,在這柔和的燈光下悠閑地散步,感受農村和美生活。“以前一入夜,這里就黑燈瞎火的,現在有了太陽能路燈,到處亮堂堂的,夜里外出也不用打手電筒了。”4月25日晚,面對前來回訪的鄉紀委工作人員,該村的村民們紛紛豎起大拇指說道。
此前,水浸坪鄉紀委在開展“帶著板凳進村”接訪活動時,有群眾反映部分村民集中居住院落一直未安裝架設太陽能路燈,晚上一片漆黑,給群眾出行帶來極大不便,也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
民有所呼,政有所應。水浸坪鄉黨委、政府、紀委等相關單位,堅持“整村推進”“民生屬性”建設原則,積極整合資金,及時勘測摸底,科學謀劃、合理布局,在仁堂、大山、賀東、巒山等行政村多次召開群眾代表會、院落會,組織村民討論路燈“安在哪”“亮多久”,廣泛征求村民意見。同時通過多輪宣傳發動,讓群眾實地參與安裝選址、定點放線等,讓群眾共同做決定,最大限度激發參與熱情,確保項目發揮最大效益,真正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水浸坪鄉以“小路燈”照亮“大民生”,創新構建“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科技賦能”四位一體建設模式和“群眾自籌+鄉賢反哺”多元結合投入機制,形成“籌資多元化、能源清潔化、運維長效化、效益綜合化”的鄉村智慧照明體系。在實施“點亮鄉村路 靚麗水浸坪”行動中,一張亮化工程規劃圖點燃反哺熱情。截至目前,全鄉15個村(社區)已安裝太陽能路燈1462盞,32.6公里的鄉村主干道、自然院落道路被“點亮”,村民的夜間出行安全需求得到保障。
創新建立“分段認領+GPS定位”長效管護機制,充分發揮“村清廉觀察員+村民監理員”貼心監督作用,實行查資質、查工藝、查效果“三查三驗”制度,嚴把燈具質量關。同時,依托太陽能路燈建設項目,釋放民生改善、產業升級、治理增效多重紅利。仁堂村149盞太陽能路燈照亮湖南湘絲眾鑫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大蠶養殖基地生產運輸“黃金通道”;賀東村小賣部因路燈照明延長營業時間;巒山村柔和路燈照明下廣場舞隊伍擴容三倍,返鄉青年開起“夜校”教直播,帶動土特產月銷增長5萬元。
路燈亮了,民心暖了。武岡市水浸坪鄉紀委將持續從民生“小切口”審題破題解題,借助“互聯網+監督”、村級監督服務微信群等平臺,做好民生監督,守好民生民利,抓好辦成一批可感可及的民生實事,以有力有效監督執紀及時回應群眾期盼、增進民生福祉,為推動鄉村振興、清廉鄉村建設增“光”添彩。(周維標 王洪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