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9月初,東北行轅主任陳誠親臨駐地視察第52軍,對這支關麟征帶出來的部隊,那是橫挑鼻子豎挑眼,當年那句“陳矮子也好不到哪去”,著實讓陳大主任記恨終生,至于關麟征的陜西小老鄉小迷弟、副軍長兼第2師師長劉玉章,陳誠更是毫不客氣,揚言要將其當場拿下!
(第52軍劉玉章)
陳誠簡單看看部隊表態說:“52軍簡直是一團糟,軍紀渙散,我看就是東北最差勁的一支部隊”,代理軍長梁愷老奸巨猾只是裝傻,虎糙糙的劉玉章不干了,梗著脖子爭辨說:“52軍再不濟,也算不上最差的,僅憑這短暫的視察,就下如此定論,實在是有失公允“!
陳總長兼陳主任大怒,當場喝斥:“我看你這個副軍長,也不用當了”!回到辦公室提筆寫奏折,請求將第52軍正副軍長一體拿下,虧得副主任羅卓英還算厚道,進言說黃埔一期的梁愷,早就不想干了,換了也無妨。
至于四期的劉玉章,羅卓英表示還算能打仗,給個“撤職留任”的處分,略作薄懲也就是了,土木系靈魂人物的話,陳誠還是給面子的,于是調覃異之接任52軍軍長,并沒有真踢走劉玉章,不料劉副軍長感覺受辱,反而來了脾氣!
劉玉章當即請了長假,跑到南京躲起清閑來,直到半年后陳誠逃離東北,衛立煌接手爛攤子,而覃異之經過一番活動,也跟著溜了,臨走前保舉劉玉章代理軍長職務,衛立煌正要拉攏人心,便順水推舟答應下來。
1948年3月,劉玉章出任第52軍軍長,軍部駐于遼陽,該軍前身是中央軍校教導第2師,妥妥的中央軍嫡系,號稱“第六大主力”,也是陜西籍黃埔將領的自留地:關麟征、杜聿明、張耀明、劉玉章先后在這支部隊任職。
第52軍在東北戰場多次損兵折將,被揍得鼻青臉腫,其中第25師兩遭全殲,不過老底子還算可以,加之補充較為得力,因此遼沈戰前,仍下轄第2師和第25師20000余人,裝備較好,整體戰斗力不弱。
(營口的位置)
一、營口驟然間成為一座空城
當年的營口,是僅次于大連的東北第二大港口,北距沈陽180公里,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尤其是錦州被東北野戰軍攻克以后,營口成為敵建制兵團,逃出東北的唯一出口,東野當時可沒有海軍吶!
早在10月18日,錦州剛剛解放,軍委即向“東總”通報了重要情況:“敵在天津征集了五萬噸船只,似是準備11月從營口撤退”!同時要求東北野戰軍,立即調動遼北作戰集團一部,置于沈陽、營口之間,防敵逃跑。
兩天后西柏坡再電強調:“敵在天津集中五萬噸船只,準備從營口撤兵的情報,是相當確實的”,要求東野給予重視:“須以一個縱隊控制營口,構筑堅固陣地,阻絕海上與陸地的聯系,使蔣、衛不敢走營口”!
(黃埔四期劉玉章)
遼沈戰役之前,營口已經解放,早在1948年2月間,在我軍的強大攻勢下,駐營口的第52軍暫編第58師8000余人,在師長王家善的率領下起義,之后被改編為東北軍區獨立第5師,3月間調往吉林東部整訓。
也就是說,營口當時的警備力量,基本處于真空狀態,為了貫徹軍委的指示精神,“東總”也確實進行了相應部署:1、電令鐘偉十二縱進至鐵嶺地區,以隨時插向營口;2、以遼南獨立2師配屬一個重炮連,由野司作戰處長蘇靜指揮,火速前往營口加強海防。
我軍主要是防止沈陽之敵逃營口,頭號目標自然是已經開出來的“西進兵團”,所以東野上上下下,都盯著該兵團的一舉一動,廖耀湘也確實有這個企圖,一旦攻擊黑山得手,廖兵團11萬人即將逃向營口。
(蘇靜)
就在蘇靜率領重炮連從錦州出發、獨立2師從臺安南下之際,10月22日下午,“東總”突然改變了原定計劃,此時對西進兵團的合圍已經開始,既然決心把廖兵團消滅在黑山周圍,所有能調動的部隊,都得壓上去。
當天13時30分,東總急電匯報說:“遼南獨2師已無去營口之必要,已令其回頭至新民以西地區,鉗制敵人”!于是蘇靜率領的獨2師掉頭向北,也加入到遼西圍殲戰中,并于行進間,配合八縱堵住了廖兵團的前鋒第49軍。
按說這個部署沒什么問題,頭號目標既然是廖兵團,那么消滅了廖兵團,就等于打斷了衛立煌集團的脊梁,敵人哪還有什么力量逃往營口?可惜東總漏算了戰力較強的一股敵人:也屬廖兵團的第52軍。
(紅色為獨2師路線)
二、劉玉章奔襲營口得手
廖耀湘第九兵團序列內,其實只轄兩個軍:新3軍和新6軍,其他新1軍、第49軍、第52軍、第71軍和207師,均屬東北剿總直轄,不過在編組“西進兵團”時,把七個軍的番號都塞進去了,又稱“攻擊兵團”,其他剩余部隊編為“守備兵團”。
換言之,第52軍確曾劃歸廖耀湘指揮,應自遼陽向新民實施集結,不過由于路遠,當廖耀湘率兵團主力西進彰武時,第52軍先頭部隊剛剛抵達新民,遂就地負責維護西進兵團的后方,由此與廖兵團主力形成事實上的分離狀態。
至10月21日,獲悉廖兵團將秘密撤往營口后,劉玉章活動起了心眼,跑回沈陽面見衛立煌,主動請求打通營口的前鋒任務,衛總司令也想留條后路,當即表示同意,劉玉章如同撈了根救命稻草,為了逃離東北戰場,動作出奇地迅速。
(抗戰時期的劉玉章)
1948年10月23日拂曉,在遼陽、鞍山地區完成集結的第52軍,火速向西南方向躍進,由于南滿地區我軍兵力抽調一空,第52軍只在海城附近,遭我地方武裝輕微抵抗,兩萬多人旋于10月24日黃昏,輕取營口。
東總得知營口被52軍襲占的消息時,黑山阻擊戰正酣,各路大軍全都正向遼西平原奔襲,實在無兵可派,只好一邊向軍委報告,一邊電令鐘偉十二縱經鐵嶺南下追擊,然而由于鐵路遭到破壞,十二縱經六天急行軍,還沒有趕到遼陽呢!
西柏坡對此大為不滿,來電批評東總:“在我們數電指出后,又根據52軍西進的不確實消息,忽視對營口的控制,致使52軍于24日占領營口,是一個不小的失著”!顯然,東總之前對52軍的位置,有所誤判!
直到10月26日廖兵團被全殲之后,東總才終于騰出手來,電令七縱、八縱、九縱和獨立2師,由九縱司令員詹才芳統一指揮,自黑山戰場兼程南下,這些部隊從錦州趕到黑山、再從黑山奔向營口,戰士們實在太疲勞了。
九縱先頭部隊10月30日接近營口,確實有點晚了,就在我三個縱隊動身南下的當天,敵海軍混合艦隊已靠近營口海面,同時開始清理遼河河道,而劉玉章也爭取到近一周的時間,在城市外圍加固陣地,以逸待勞。
至10月31日下午,東野九縱以兩個師迫進營口郊區,狡猾的劉玉章為掩護撤退行動,乘九縱立足未穩,突然展開五個團實施全線逆襲,在主要地段連續猛攻七次之多,九縱猝不及防且重武器尚未到達,接戰不利被迫后撤。
詹司令員立即組織部隊反擊,同時要求七縱和八縱加快速度,擬于次日發起總攻,然而就在11月1日上午,劉玉章僅以軍輜重團加強全部炮兵,死守太平山要點,軍主力火速開始登船,玩了個金蟬脫殼!
三、小小一根蠟燭干掉兩個團
遼河的河道清理,其實10月31日夜里已經完成,然而當天海水落潮,大船無法靠港,第52軍因此才做垂死一搏。11月1日晨開始漲潮,劉玉章下令各部隊拋棄騾馬、炸毀物資、打破建制,人員全部塞上船。
劉玉章安排軍、師直屬部隊優先登船,各步兵團只留一個排,控制外圍若干要點,一旦船只有空,各排可乘卡車直接開上碼頭。由于七縱、八縱尚未趕到,九縱和獨立2師判明敵人要跑后,立即發起進攻。
經11月1日全天激戰,九縱突破外圍陣地突入城區,不料又遭敵拼命反突擊,原來當夜又是落潮,第52軍次日黎明才能出海,如果碼頭失守,那么塞滿官兵的輪船,將成為解放軍的活靶子,劉玉章只能困獸猶斗。
午夜過后,九縱26師率先攻入海關碼頭,架炮向逃離的敵船猛烈開火,擱淺在遼河岸邊的“渤海號”輪船,被炮火擊中引發爆炸,船上的第2師直屬部隊和一個團,共有2000余人當場喪生,余部棄船登岸,基本被俘。
另外一艘“宣懷號”輪船,滿載著第2師師部和兩個團開航,還沒有到達入海口,突燃大火,進而船身傾覆,兩個團3000多人燒死淹死大半。事后查明,該船之前曾運輸過汽油,甲板多被汽油浸濕,部隊登船時曾嚴禁煙火。
然而為了隱蔽目標,以免遭到炮轟,船上當時不許開燈,有幾個兵看不到艙內情況,點了根蠟燭取亮,結果在混亂中落地起火,曾經有“汽車兵張昆等人”用大衣撲救,已然無效,火勢迅速蔓延開來,數千人只能各自逃命。
如此劉玉章的老部隊第2師在逃離期間,基本都損失掉了,此時岸邊仍有上千人未能登船,前面是大河,后面是追兵,這些被拋棄的52軍官兵,憤怒地向遠去的船只開火,上演了自相殘殺的鬧劇,最終全部投降。
九縱和獨立2師在追殲過程中斃傷俘虜的,連同淹死燒死的,以及被海上艦炮誤殺之敵,合計11000余人(14800的數字不準確),繳獲汽車66輛和火炮88門,期間還有運輸艦一艘和征用的商船22艘,被東野的炮火摧毀。
號稱“千里駒師”的第25師首次被殲時,不過8900余人,重建以后很難恢復到這個數,因此兩個師加軍直屬部隊,第52軍不過20000余人,至于杜聿明宣稱逃出“15000人”是根本不可能的,主因是另外一艘登陸艦,不敢駛進河道。
最終第52軍跨海逃到葫蘆島的,只剩軍直屬隊一部和第25師的大部,另有第2師第五團、第六團的千余殘兵,稍后搶奪木船逃來,合計10000人冒頭,杜聿明只好將新六軍的暫62師,撥歸劉玉章指揮。
可見第52軍逃離營口是非常狼狽的,甚至被一根蠟燭“消滅”了兩個團,真正撤出來的部隊不及總兵力的半數,加強暫62師后才勉強恢復建制,之后海運上海,雖經大力補充,逃臺時也不過20500余人。
1948年11月2日上午10時,隨著殘敵基本肅清,營口宣告徹底解放,同一天沈陽也告解放,遼沈戰役勝利落下帷幕!
(詹才芳中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