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國乒黃金時代的“轟炸機”,扣殺如電。
他是兒子口中“最帥老爸”,83歲仍精神矍鑠。
而他的演員兒子,卻在巔峰時突然隱退。
從弄堂少年到體壇傳奇,李富榮的傳奇人生還在書寫……
從弄堂到世界冠軍
1950年代的上海弄堂里,一塊水泥乒乓臺是少年李富榮的“戰場”。
15歲考入體校時,他連專業球拍都買不起,用零花錢淘來廉價海綿拍,縫布套當寶貝般護著。
這份赤誠,讓他在一年內從業余體校“三級跳”到國家隊。
1960年,中國乒壇正值憋著勁要掀翻日本隊的時刻,18歲的李富榮來得恰逢其時。
就在1961年北京世乒賽,19歲的他一戰封神。
面對日本隊的五連冠神話,他正手扣殺如炮彈炸裂,助中國隊首奪斯韋思林杯。
外國記者鏡頭下的他,汗水浸透白衫卻眉眼如畫,頭版標題炸出“美男子加轟炸機”。
此后十年,他四奪世乒賽團體冠軍,獨創的“正手打回頭”絕技讓對手膽寒。
隊友徐寅生笑嘆:“他連下棋都要爭輸贏,好勝心刻進骨子里!”
1972年,30歲的李富榮退役轉教練,開啟更狠的“鐵血時代”。
訓練館里,他拿小本記隊員失誤,改不完不準吃飯。
蔡振華回憶:“他嗓子喊啞了還在比劃動作,我們背后叫他‘活體教科書’。”
這份嚴苛換來1981年世乒賽包攬七冠的輝煌,親手締造國乒“黃金二代”!
從賽場到官場,這位乒壇美男子如何書寫人生下半場?
家族隱秘往事也緩緩揭曉……
光環下的家族秘辛
賽場外,他的柔情全給了妻子張予懿。
這位《白毛女》舞蹈演員,曾挺著孕肚下鄉插秧,為支持丈夫放棄舞臺。
聚少離多的歲月,李富榮歸國行李箱里總塞滿巧克力:“她教舞蹈累暈過,得補體力。”
如今老兩口遛公園,聊起年輕時跨國戀的18頁長信,仍會臉紅:“那會兒電話費貴,寫信比打球還費勁……”
兩個兒子繼承父母基因卻走上殊途:長子李競成網球教練,幼子李樂卻成“最帥霍去病”。
1997年,李樂從中戲畢業,在《漢武大帝》中策馬彎弓,劍眉星目與父親年輕時如復刻。
觀眾驚嘆“冠軍侯再世”,他卻突然在2011年息影轉行廣告業,連父親都困惑:“他說要活出自己的人生劇本。”
李樂10歲拍《兩宮皇太后》入行,父母卻強送他赴瑞典留學6年。
母親在餐廳端盤子供他讀書,他凌晨背臺詞被房東罵“瘋子”。
回國后更是執意考中戲,沒有再順從父母的安排,父母并不看好他的選擇。
考上中戲后,他沒有一味沉浸在課堂之中,而是經常去參加一些話劇演出。
畢業后也是在喜歡的行業里閃閃發光。
《漢武大帝》里飾演霍去病,劍眉星目被贊“冠軍侯再世”;《父輩的榮耀》中沉穩演技圈粉無數。
后來李樂也在訪談節目上透露,李富榮一直是李樂的忠實影迷!
那段時間中央一套一播放《漢武大帝》,李富榮就是最忠實的觀眾。
看完還會幫李樂分析哪里很好,哪里演得過了。
李樂也說過去演戲的原因之一是他父親在這里給他的影響最小。
而如今83歲的李富榮也是頤養天年過上悠閑的退休生活……
永不謝幕的傳奇
如今的李富榮把自己的晚年生活安排得十分恬靜。
一瓶老干媽辣醬,加上一盤蔬菜、一盤烤麩、一碗肉湯,幾只包子就是他簡簡單單的午飯。
一周會鍛煉四五次,慢跑偶爾再打打高爾夫。
還在老伴的帶動下,有時候也會搓幾圈“衛生麻將”。
2024年上海青訓營,拄拐的他也進場,看著孩子們訓練,偶爾指點幾句。
而他的體育人生有過3個階段:運動員階段、教練員階段和官員階段。
回首從前,李富榮稱對他的三個階段沒有留下遺憾。
在采訪中他說“作為中國體育飛速發展的見證者,我很幸運,也很滿足。”
在退休后閑不住的他仍操心著退役運動員生計。
他對乒乓球的熱愛也始終沒有停過,即使是已經淡出了公眾的視線。
如今弄堂里的乒乓球聲依舊清脆,只是當年那個追風少年,已活成了傳奇的模樣……
參考信息源:
[1].官方媒體新民晚報《小球大乾坤丨李富榮:我這輩子,就是好勝》2019.05.28
[2].官方媒體澎湃新聞《蔡振華、李富榮的兒子都是演員,文體果然不分家》2014.10.22
[3].官方媒體新民晚報《我不當慈禧太后--李富榮退出一線之后(組圖)》2005.02.2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