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猛,2011年本科畢業于西安美術學院,油畫專業,獲學士學位;2014年研究生畢業于廣西藝術學院,水彩專業,獲碩士學位;現任教于青島大學(金家嶺校區)青島戰略新興產業學院。
創作,是每一位藝術家都繞不開的話題。古往今來,我們所了解的每一位藝術家都是從創作開始的,他們的作品也幾乎成為了自己的代言。以油畫為例,中世紀時代喬托的《哀悼基督》、文藝復興時代拉斐爾的《雅典學院》、威尼斯畫派時代提香的《酒神的狂歡》、巴洛克時代貝尼尼的《阿波羅和達芙妮》、洛可可時代弗拉戈納爾的《秋千》、學院派時代安格爾的《荷馬禮贊》、印象派時代莫奈的《日出印象》,波普藝術時代安迪·沃霍爾的《瑪麗·蓮夢露》都是藝術史上的經典創作。理念,是創作靈魂的根源。藝術家是帶著目的去創作的,哪怕即興的戶外風景寫生,作品都會受潛意識中理念的影響。以莫奈和梵高的風景寫生作品為例,莫奈屬于“印象派”,梵高屬于“后印象派”,他們有本質的不同。莫奈寫生是以現實物象為基礎,對形體和色彩進行了主觀處理,而梵高寫生是以主觀意識為基礎,現實物象僅僅是個載體并不圍繞它展開。藝術家的創作理念決定作品的呈現,并通過畫面傳導給觀眾,如同和觀眾進行了一場交流,青島大學金家嶺校區青島戰略新興產業學院的徐猛老師也闡述了他的創作理念。
201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九十周年到來之際,徐老師接到了位于北京天安門西面長安街沿線上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的創作任務:為軍博的兵器陳列大廳創作一幅長17米高6米的巨幅油畫。一接到任務,徐老師就對作品進行了縝密的構思,軍博內的展品主要是武器裝備,展示著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中國古近代軍事史和世界軍事史,創作主題要和戰爭相呼應。徐老師原計劃是用人物題材繪制戰爭場面,但抵達軍博現場后參觀了創作位置周邊的展品,發現是以坦克和重型榴彈炮這類攻擊范圍很大的武器為主,所以改變初始方案將人物題材轉換為風景題材,用更為宏大的自然景觀來表現主題,并將作品命名為《林海雪原》。
徐老師對《林海雪原》進行了精妙的設計,考慮到展廳內的武器裝備都是暖色調,所以整幅畫面選用偏冷的色調對展廳進行色彩制衡同時增加色彩層次;考慮到展廳內的武器裝備陳列密度比較大,所以整幅畫面設計了三層漸變,從靠近地面的近景到離開地面的中景再到遠離地面的遠景,依次由繁至簡拉開縱深關系同時增加造型層次;考慮到展廳內武器裝備給人們的第一感覺都是沖擊力十足的轟鳴和熱浪,所以整幅畫面用寧靜空曠的林海雪原來調控情緒同時增加氛圍層次。兵器陳列大廳展示的重型武器離作品最近的是一座四五式榴彈炮,這座榴彈炮參加過虎頭要塞的戰役,虎頭要塞位于中國東北部與蘇聯接壤的山區,而《林海雪原》描繪的就是這里的場景。
藝術家的創作理念受社會環境和文化底蘊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藝術觀。但這并不妨礙了解前人的經驗,啟發自己的感悟,可能這就是傳承的力量。
(附上《林海雪原》的創作歷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